李家榮
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公司馬生福等11位職工再次來到羅平縣總工會時,說出了一句發(fā)至肺腑的、讓工會維權工作者感到十分欣慰的話“總工會無愧為職工之家”,并送來“情系工會苑”錦旗一面,感謝工會給予的真情維護,感謝縣委、政府各部門對這一案件的關心和支持。
馬生福等11名職工與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公司的勞動爭議案,經(jīng)羅平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馬生福等11名職工的合法權益終得到了維護,羅平縣總工會的這一維權行為為勞動者在類似情況下依法維權提供了樣本。
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公司屬改制企業(yè)。2005年4月,公司以銀行不給予貸款,公司生產(chǎn)暫時有困難為由,要求公司職工每人集資20000元,解決公司生產(chǎn)問題,不集資的職工不予安排工作。公司馬生福等11名職工認為公司的做法不合理,不愿意集資,于5月22日被公司通知回家,不予安排工作,并停發(fā)工資。羅平縣總工會接到情況報告后,深入到糧食局工會、公司工會、公司中層干部及職工中進行調查了解,認為這是一起嚴重剝奪職工勞動權利,違反勞動法、工會法和集體勞動合同的違法行為,必須嚴肅對待。在調查的基礎上,總工會與公司主管部門共同對此事進行調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教育,但公司一直堅持自己的錯誤觀點。堅持不安排工作、停發(fā)工資的錯誤仍在延續(xù)。2005年6月1日,11名職工代表到羅平縣信訪局反映,尋求信訪解決未果。為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經(jīng)濟的發(fā)展、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羅平縣總工會于2005年7月19日會同羅平縣糧食局、羅平縣經(jīng)貿局、羅平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共同組織召開了有公司法人朱建國及部分職工代表參加的協(xié)調會議,并形成會議紀要。該紀要明確,無法集資或不愿意集資的,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未安排工作期間,應按有關規(guī)定發(fā)給最低工資350元,并且妥善安排工作。11位職工同意了該會議紀要,公司法定代表人朱建國不同意,調解再度失效。2005年8月10日,11位職工向羅平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05年8月15日,羅平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仲裁委已提前介入并作了處理意見及申請仲裁已超過法定時限為由,作出了羅勞仲[2005]字第1號不予受理通知書。
馬生福等11名職工平時就靠微薄的工資收入養(yǎng)家糊口,出于無耐,只有將公司告上法庭,爭取法律的支持。但面對高昂的律師代理費,他們猶豫了,已經(jīng)好幾個月沒發(fā)工資,連生活費都在發(fā)愁,哪還有能力湊足打官司所需的費用。在這個時候,他們再次找到了縣總工會。馬生福等11名職工屬于城市弱勢群體的一部分,解決他們的困難是工會組織承擔“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之一。馬生福等11名職工執(zhí)著的維權行為引起了縣委、政府、人大領導的重視,并組織參與相關的調解會議。羅平縣總工會研究認為,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公司侵犯職工合法權益事實清楚,馬生福等職工維權理由充足,應給予支持。于是,縣總工會與司法部門協(xié)調,得到司法部門支持,簽訂了法律援助協(xié)議書,為他們提供了無償?shù)姆稍?h總工會為他們提供了有關的資料和法律方面相關的知識,為他們打贏這場官司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2005年9月30日,馬生福等11名職工向羅平縣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人民法院判令公司繼續(xù)履行原公司改制時的整體出讓協(xié)議和勞動合同,安排原告上班并承擔不履行合同給職工造成的工資損失。
羅平縣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于2005年11月18日以(2005)羅民初字第660號判決:
一、被告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責任公司,除原告鄭才英外,繼續(xù)履行與10原告所簽訂的勞動合同。安排11位原告的工作,但原告鄭才英應與被告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二、被告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支付11位原告從爭議發(fā)生之日起(2005年5月22日)至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止每月按500元的標準支付給原告。
案件受理費2937元,由被告承擔的民事判決書。
被告不服判決,上訴于云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年3月15日以(2006)曲中民終字第7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
一、撤銷羅平縣人民法院(2005)羅民初字第660號判決。
二、由上訴人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安排被上訴人朱建有、馬生福、李和芳、羅永紅、劉艷、雷勇、梁瑛、張澤、陳其忠、鄭才英、羅樸貞的工作。
三、由上訴人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支付被上訴人朱建有、馬生福、李和芳、羅永紅、劉艷、雷勇、梁瑛、張澤、陳其忠、鄭才英、羅樸貞從2005年S月起至安排工作之日止的生活費,按每人每月3s0元標準支付。
一審案件受理費2937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937元,共計5874元,由上訴人羅平縣銀瀑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終審判決。該案現(xiàn)已得到執(zhí)行。
馬生福等11名職工笑著走進羅平縣總工會的辦公室,發(fā)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