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合慶
摘要: 總結(jié)了楊樹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危害特點及其防治技術(shù),以期指導楊樹的病蟲害防治,為楊樹栽植戶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楊樹;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7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20-0175-01
1楊樹病害
1.1楊樹潰瘍病
該病為真菌侵染所致,4月開始發(fā)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1個發(fā)病高峰。7~8月氣溫增高時病勢減緩,9月出現(xiàn)第2個發(fā)病高峰,初期樹干皮孔附近出現(xiàn)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帶臭味的褐液體。病部最后干縮下陷成潰瘍斑,病斑處皮層變褐腐爛。該病害主要發(fā)生在主干中下部,嚴重時擴展到干上部及枝條,造林時苗木大量失水,樹勢衰弱,新定植的幼樹受害最重,且陽面病斑多于陰面。健壯的樹上發(fā)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
防治要點:加強苗木栽培管理,秋季(9月初)對來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噴霧1次,以減少苗木帶菌量。發(fā)病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
1.2楊樹黑斑病
葉部病害,苗木、幼樹、大樹都可感此病,一般發(fā)生在葉片嫩梢,葉正面出現(xiàn)褐色斑點,發(fā)病嚴重時,整個葉片變成黑色,易引起早期落葉,衰弱樹勢,誘發(fā)潰瘍病、腐爛病等病害。雨水多發(fā)病重,雨水少發(fā)病輕。
防治要點:冬季清除枯枝落葉;育苗(造林)密度不可過大。發(fā)病初期每15~20d噴藥1次,可用45%代森鋅、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噴霧。
2楊樹蟲害
2.1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
幼蟲于枝干內(nèi)向下蛀食,隔一定距離向外蛀一通氣排糞屑孔,排出大量糞屑,有紅褐色液體流出。
防治要點:一是營林措施。通過調(diào)整林種結(jié)構(gòu)來預防森林災害的發(fā)生。如楊樹不可與桑樹混交,否則楊樹易發(fā)生桑天牛。二是人工防治。伐除蟲害嚴重的樹木,剪除蟲害導致枯萎的大枝,并及時進行除蟲處理。成蟲發(fā)生期,搖動樹干,振落成蟲并將其殺死,用石灰水刷白可防止成蟲產(chǎn)卵。檢查樹干上刻槽(多在枝叢及枝干分叉處),用小錘擊殺刻槽上方卵?;蛴紫x。幼蟲危害期,用金屬絲從新鮮排糞孔插入,刺殺蛀道內(nèi)幼蟲。三是化學防治??捎枚竞灢迦胄迈r排糞孔,或用藥劑(如敵敵畏原液與柴油1∶20混合液)注射防治。四是利用嚙小蜂、花絨堅甲等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2.2楊尺蠖
食葉害蟲,1年發(fā)生1代,4月初出現(xiàn)幼蟲,4月中旬至5月初為危害盛期,群居危害,并吐絲下垂轉(zhuǎn)移危害,易暴發(fā)成災。春旱是該蟲害大發(fā)生的主要因素。
防治要點:在樹干基部涂阿維菌素加廢機油(1∶20)藥環(huán),可有效阻殺上樹雌成蟲,對小幼蟲及老熟幼蟲均有良效;幼蟲發(fā)生期,噴施25%滅蚴脲3號1 200倍液或菊酯類農(nóng)藥1 000倍液;也可采用聚異丁烯春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進行生物防治。
2.3 楊白潛蛾
葉部害蟲,1年3代。幼蟲在被害葉片的繭中或皮縫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成蟲。幼蟲孵化后蛀入葉肉為害,使葉片焦枯脫落,造成早期大量落葉。
防治要點:冬春季節(jié)清除林下落葉,集中消滅越冬蟲蛹;成蟲產(chǎn)卵期或幼蟲發(fā)生期噴氧化樂果2 000倍液。
2.4楊黃卷葉螟
葉部害蟲,1年4代。4月楊樹放葉后,越冬幼蟲開始為害,5月底化蛹,6月上旬第1代幼蟲出現(xiàn),8~9月危害最嚴重,初孵幼蟲分散啃食葉表皮,隨后吐絲綴葉呈餃子型,或在葉緣吐絲將葉片折疊藏在其中取食,受驚擾即從卷葉內(nèi)逃跑或吐絲下垂。成蟲趨光性極強。
防治要點:幼蟲2齡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噴霧或采用氧化樂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藥;燈光誘殺成蟲。
2.5楊扇舟蛾
葉部蟲害。每年4~5代,5月初第1代幼蟲出現(xiàn),以后大約每1個月發(fā)生1代,10月下旬老熟幼蟲吐絲作繭化蛹越冬。成蟲有趨光性,晝伏夜出。
防治要點: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蟲蟲苞;利用成蟲趨光性,燈光誘捕誘殺成蟲;利用白僵菌或蘇云桿菌防治;幼蟲發(fā)生期,噴施25%滅蚴脲3號2 000倍液。其他食葉類害蟲如楊小舟蛾、刺蛾等可參照楊扇舟蛾防治方法。
2.6楊枯葉蛾
1年發(fā)生2~3代,以幼蟲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開始活動,夜間取食,白天在枝上靜伏,5月上旬成蟲產(chǎn)卵于葉面。5月中旬出現(xiàn)第1代幼蟲,1~2齡幼蟲群集取食,將葉片吃成缺刻或孔洞,3齡以后分散危害,但8月以后孵化出的幼蟲危害至10月在枝干上結(jié)薄繭越冬。
防治要點:人工摘除卵塊;幼蟲發(fā)生期,掌握在幼蟲3齡前尚未分散時,噴90%敵百蟲晶體或50%敵敵畏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殺滅幼蟲。
2.7柳毒娥
柳毒蛾1年發(fā)生2~3代,以2齡幼蟲在樹皮裂縫處作薄繭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開始活動為害,6月為第1代幼蟲盛發(fā)期,9月為第2代幼蟲盛發(fā)期,幼蟲夜間為害,白天下樹潛伏。
防治要點:緊貼樹干基部放些雜物,引誘害蟲鉆入,白天清理殺死;利用燈光誘殺成蟲;噴1 200~1 500倍液80%敵敵畏1 000~1 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1 500倍液。
2.8草履蚧
1年1代,1月中旬部分若蟲即上樹。若蟲一般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在樹干陽面爬行,傍晚下樹潛伏。2~3月若蟲大量出蟄,群居上樹,在枝條、芽附近取食,4~5月為害最重。天敵有紅環(huán)瓢蟲及大紅瓢蟲等。草履蚧在早春上樹吸取樹木嫩芽、嫩枝汁,造成整株枯死。因此,防治草履蚧應選擇在早春若蟲上樹前。
防治要點:一是人工防治。樹干底部扎塑料布或纏塑料膠帶阻隔上樹。若蟲上樹前(2月上中旬)用2道細繩將寬約20cm的塑料布(新塑料布為佳)扎于樹干底部或在樹干底部纏膠帶,阻隔率可達98%以上。再輔助人工撲殺,效果更明顯。二是化學防治。樹干1m以下用廢機油加有機磷農(nóng)藥環(huán)涂10cm寬藥環(huán),以阻止草履蚧上樹或觸藥殺之。若上樹后,可用50%敵敵畏或樂果等農(nóng)藥1 000倍液噴霧防治。
3參考文獻
[1] 曹曉冬,周立剛,謝光輝,等.楊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shù)[J].林業(yè)實用技術(shù),2005(5):24-26.
[2] 徐會敏.楊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上半月刊),2005(7):25.
[3] 趙瑞.楊樹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J].安徽林業(yè),2003(6):26.
[4] 宗迎春.楊樹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J].安徽農(nóng)業(yè),200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