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承昕
很多教師認為試卷講評課容易上、好上、沒有“含金量”,把講評課理解為老師講,學生聽、改,一節(jié)課講不完,下節(jié)課繼續(xù)講的流水課。而筆者認為數(shù)學講評課是在測試之后,教師對其講析和評價的一種研究課型,也是一種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復習課,對學生已學的數(shù)學知識起著矯正、鞏固、充實、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這種課型是知識的再整理、再綜合、再運用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探討解題方法、尋找規(guī)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意義非同尋常。如何使講評課起最大作用,產(chǎn)生較好的效果呢?我進行了近十年的實踐探究,有如下心得:
一、精分析、細統(tǒng)計、提前準備
講評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反饋信息的準備,因此,教師必須在講評前做好試卷的統(tǒng)計和分析工作。統(tǒng)計時,一要按識記、理解、分析、綜合、應用、評價六個方面統(tǒng)計相應題目的數(shù)量和所占分的比例;二要按考試結果統(tǒng)計,包括全班的總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及每題的得分率;三是錯誤率的統(tǒng)計,主要是統(tǒng)計學生出錯的題型及人數(shù),還可以將解法好的學生和有代表性的錯誤統(tǒng)計出來,為試卷的分析講解提供依據(jù)。分析時,一要分析試卷考查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哪些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考查哪些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應用?考查的重點、難點是什么?了解課程標準對此部分知識的教學要求。只有這樣在講評時才具有明確的針對性;二要對試卷歸類分析,這樣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理清學生的思路。
二、抓錯例、究原因、及時講評
測試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強的實踐操作。測試后應做到對試卷及時反饋,及時講評,因為學生此時迫切希望了解錯誤的原因,這就使講評恰好建立在學生強烈求知的欲望上,建立在學生思維遇到阻礙的基礎上,此時教師集中將學生易錯處和典型錯例進行分析評講,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加強印象,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另外講評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反饋信息的準確與否,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評前認真檢查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各題的錯誤率,細致診斷學生的解答,找出錯誤的癥結,弄清學生是知識型錯誤、方法型錯誤還是計算型錯誤中?特別對得分率較低的試題,應該認真分析錯誤原因,并從中了解、分析學生知識和能力缺陷及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老師在教學中及時糾正。只有對出現(xiàn)的錯誤作仔細分析,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和錯誤率高的題目,予以重點剖析,做到就題論理,正本清源,才能避免學生再犯同樣的錯誤。對只有個別學生出錯的問題,可以個別講解。教師要讓學生在試卷講評課中得到最大收獲。比如下面這道例題:
在A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MN-LjAC所在的直線相交所成的銳角為50°,且交點為E,交AB于點D,求∠EBC的度數(shù)。
學生在測試時得分率較低,很多同學只解了一種答案。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請了兩位不同答案的學生,將其圖形(此考題未給出圖形)、解答過程寫在黑板上。
然后讓他們講解各自的解題思路,同時讓同學們評判是非。老師此時點撥,提醒同學們要認真審題,思維要嚴謹。不要漏解。只有讓學生真正明白錯誤的原因,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三、捉亮點、多表揚、激發(fā)興趣
在講評課的教學過程中,不要使講評課成為批評課,要將表揚激勵貫穿于整個講評始終,要善于從試卷中捕捉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情感等積極因素,激發(fā)勤奮好學的愿望,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xié)調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必須由重視基礎知識轉移到綜合能力的訓練上來,在講評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對答案或訂正錯誤,而要指點學生進行考點分析。即思考試題在考查什么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理解和運用時有哪些注意點?該題是怎么考的?解題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題途徑?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和分析能力。教師應將嚴謹、富有邏輯性的規(guī)范解題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四、理思路、究規(guī)律、升華思維
開放性,一方面指課堂教學形式上的開放,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只有通過學生的自身操作和實踐才是最有效的,教師可在講評上引導、點撥,設計啟發(fā)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凝煉觀點、提出問題。另一方面,指講評課設計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講評課上,教師不要就題論題,孤立地講解,要透過題中數(shù)學情景的表面現(xiàn)象,善于抓住數(shù)學問題的本質特征進行開放性、發(fā)散式講解,要“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練”,要將生活中的數(shù)學情景變?yōu)橛行У臄?shù)學模型,或改變命題條件或將題目中因果關系顛倒等,由淺入深,步步推進,使不同層次學生均有所收獲。
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使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問題,從而增強學生解題的悟性,激發(fā)學生思維。經(jīng)過問題的變式,使解答中涉及了更多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在不斷的升華。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變能力。
五、重反思、再訓練、升華知識
試卷講評課后,要求學生整理好試卷,將典型的問題,收集在“錯題集”中,寫好測試反思,以便查閱和記憶,防止以后遺忘而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做到“吃一塹,長一智”。同時,在講評后,教師要依據(jù)講評情況,針對學生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精心設計題目,組織好學生再練習,達到矯正錯誤、鞏固知識的目的,從而讓學生的知識得到又一次升華。
總之,切忌把講評課上成公布答案課或是簡單的改錯課,必須在教師精心準備的基礎上,抓住重點、熱點、特點及錯點,應用恰當?shù)姆椒ňv、細講,講深、講透。講評中還應注意學生的情緒和參與情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透徹領悟,才能使學生的解題能力與思維能力均有較大提高,才能使試卷講評課成為一堂名副其實的收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