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兵 唐 永
數學由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中學階段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相當一部分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上課注意力分散、課后不復習功課,從而導致成績落后。數學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有效的學習方式和創(chuàng)新能力。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把數學思想方法作為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談談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走近學困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教師首先要解決自己的思想問題,要主動走近學困生,關愛學困生,去了解他們的心理,解決他們的困難,寬容他們的錯誤,尊重他們的人格。課堂上、生活中,給他們一個贊許的眼神,一次溫暖的撫摸,一句表揚的話語,一次耐心的等待,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帶動其他學也來關心、幫助學困生,使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成為促進他們學習的助推器。在此基礎上,教師適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思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引導他們約束自己的行為。集中精力搞好學習,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二、注重課堂的分層教學,及時鼓勵
很多學困生在數學課上不能集中精力聽課,因而教師可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及時吸引、鼓勵學困生,讓他們也能關注課堂,認真聽課。比如當教師引入一個定理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例子,提高學困生學習的興趣;講解例題時,教師應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樣學困生就容易理解剛講過的知識;布置課堂練習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梯度的題目,先讓幾個比較上進的學困生來回答簡單的練習題,同時給予表揚鼓勵;此外教師應能捕捉學困生在課堂上爆發(fā)出的亮點,及時加以肯定。
三、改進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教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人們在認識新的事物時,都是在問題中去發(fā)掘,數學家認為,問題情境是數學的心臟,適當地提出問題能使學生學習的欲望由潛伏狀態(tài)轉化為活躍狀態(tài)。所以人的思維始于問題情境,它在情感上具有吸引力。恰當的問題情境,能使學生產生共鳴,能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為了使學習富有成效,學生應該對所學知識倍感興趣,并在學習中尋求歡樂。應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學生都喜愛聽故事,猜謎語,作遐想。教師應當適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引起學生心理的內部矛盾沖突,并使他們意識到,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解決這種矛盾的沖突,從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起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恰當穿插有關生動的數學趣題、典故以及數學謎語,巧設懸念。直觀、形象和動態(tài)的圖象的演示過程,則給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插上了形象和想象的翅膀。把數學的抽象性和廣泛應用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可以體會到數學其實是博大精深、奧妙無窮的。在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情景,使他們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四、肯定學生成績,培養(yǎng)學習的信心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青少年好好學的欲望。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情緒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通過考試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把考試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形式,把他們從懼怕考試、被動接受考試的境界中解脫出來,讓他們更多地分享考試后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快樂。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時,及時給予正確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更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起進一步學好數學的愿望。對學生的學習,贊揚優(yōu)于批評,而批評又比沒有評價好。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從學生角度去想想,著力改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情感氣氛,使教學環(huán)境處于最優(yōu)化,學生處在輕松、愉快的條件下,學習將是主動的、積極的,長期堅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是濃厚的,就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取得成功后,帶來無比成功和自豪的感覺,產生成就感,繼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驅使他們向著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挺進,形成穩(wěn)定可持續(xù)性的興趣。所以,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設計好創(chuàng)設為學生競爭而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都可以體會到成就感。
五、重視數學教學思想和方法探討
對于數學學科來講,數學思想方法為數學學科的一般基本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數學教學必須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教學。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意義: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學科更容易理解。學生學會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內容。當學生掌握了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再去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所學知識會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牢固和鞏固新學習的知識。
(2)有利于記憶。學習的目的,就在于保證記憶的喪失不全部喪失,這一點在數學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深深地銘刻于腦海中的數學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對于以后的學習生活,思考問題都有很大的幫助。
(3)強調結構和原理的學習。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的界限還是比較清楚的,特別是中學數學的許多具體內容在高等數學中不再出現了。而在高等數學中幾乎全部保留下來的只有中學數學思想方法以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內容。
六、適當變換考試評價的方式
數學學困生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考試成績,如果能適當變換考試的評價方式,或許能促進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如何評價,是擺在廣大教育者面前的難題,本人認為考試固然重要,但可以適當變換評價方式:首先對考試的成績要“保密”,即不排名,不公開每個人的具體成績,但可以公布每個人的相對最近考試的進退分數,大力表揚進步的學困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又取到鞭策的作用;其次可以在班級宣傳板報設立進步表彰欄,凡是能在數學測試中取得進步,哪怕是進步一分的學生都給予張榜公布??傊?,教師既要充分發(fā)揮考試的正面作用,又要想辦法弱化考試成績對學困生的負面作用,讓學困生也喜歡考試,通過考試讓學困生也得到信心。
七、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深入輔導學困生
由于學困生在課堂上能吸收消化的知識有限,教師若能每天堅持課外輔導學生,對學困生的促進肯定會起到積極作用。但輔導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認為課外輔導不是簡單的給個別學生重復課堂的知識,可以針對當天的課堂反饋,出一些基礎的題目讓一些學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們進行點評。當然教師的精力也有限,這時候可采取“一幫一、一幫多”的小組學習形式,出題讓優(yōu)生來給學困生批改、講評,畢竟學生之間容易溝通,這種方法也是提高學困生成績的妙招。
八、及時聯(lián)系家長,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教師在重視學校教育的同時,也要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當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甚至出現怨學情緒時,我們可及時聯(lián)系家長,采取家訪或電訪的形式,與家長一起共同發(fā)現學困生的問題,共同教育學生。在家訪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當著家長的面與學生共同探討數學學習中遇到的不懂問題,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愛。
學困生教育轉化是一項艱巨而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但只要我們對學困生充滿熱情、充滿信心,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會日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