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蓉
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美國作家艾倫?艾伯斯坦的作品《善待自己》。書的封面上,一只蜜蜂呈現在畫面中央,與繽紛的鮮花為友,錯落有致的小木屋不規(guī)則地分布在金色的田野上,青山為背景,野花作點綴,一切顯得寧靜而清新?!吧顟撌且环N充滿熱情的體驗,而不是漫長苦捱的日子。擔待他人,善待自己,你會發(fā)現,每一天都是如此特別?!狈饷嫔线@段短小卻富有哲理的文字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迫不及待地買下一本,一睹為快。
這是一本讓我們擁有快樂的“日歷”。 一年365天,艾倫?艾伯斯坦這位經常在全美進行巡回演講的紐約大學博士以日為單位,每天給我們一個建議,引導我們做一件事,進行一次小小的冒險,每個月的內容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在每月的開始有一篇短文,闡述每日的建議和“用心與快樂”二者間的聯系,幫助我們發(fā)現、創(chuàng)造自己的快樂人生。
1月,讓我們勇于嘗試新的經驗。如果我們一直將自己的快樂建筑在熟悉、安全、老套的模式里,年復一年,就會發(fā)現生活所給我們的快樂越來越少。當我們覺得自己越來越煩躁、疲倦時,艾倫?艾伯斯坦建議我們試著去做一些平常例行公事以外的事,比如邀請一個特別的客人共進晚餐,精神抖擻地對著一個不知名的陌生人打招呼,花一個早上或下午去美術館看看新的展覽,去一個從沒去過的地方……只要不斷地勇于嘗試新的做法,就會有更多機會從生活的目標、不熟悉的事物中得到樂趣。
5月,讓我們一起期待美好的事情降臨。當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避免把自己渴望的事情說出口,怕太注意它會導致不祥的后果,以免到時候沒有實現而喪失信心。而艾倫?艾伯斯坦傳遞給我們的信念是“只要有要求,你就會得到”,相信這神奇的力量,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希望,給自己的人生注入活力。也許,我們所要的東西可能不會以我們想像的形狀和形式來臨,但是我們的要求一定會得到回應。我們所要做的,只是企盼它降臨,并且堅定我們想要的念頭,因為美好的事情總發(fā)生在我們期待發(fā)生的時候。
6月,和艾倫?艾伯斯坦一起感受深呼吸的美麗。很少有人給予呼吸應有的重視,而把它當作理所當然的普通的事情。艾伯斯坦認為呼吸是不可或缺的需求,也是生命或再生的象征。想要擴大快樂的范圍,就要從注意自己的呼吸開始,每天只要花幾分鐘,留意呼氣和吸氣時的感覺,就會和所有快樂和痛苦的來源——自己的身體更為接近。美好的深呼吸可以產生純凈的作用,而心靈、精神、目的的純凈就形成了健康的基礎。美好的事情,快樂的時刻,自我創(chuàng)造的生命都是。美好的深呼吸能讓我們抓住每一個時刻主要的生命力量。
8月,艾倫?艾伯斯坦讓我們明白痛苦不是我們的敵人。當人們試著在生活里加入更多的快樂時,所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避免痛苦。把避免痛苦當成人生策略的人是注定要失敗的,因為痛苦、磨難、艱辛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沒有痛苦并不見得快樂,也就是說,并不是從現實中切除失望、不安、疾病,以及不公平的生活就叫快樂。穿過痛苦到達另一端的快樂,比起繞過它,來得更健康。
《善待自己》中,艾伯斯坦介紹給我們另一種看世界的眼光,教給我們創(chuàng)造快樂人生的方法:到咖啡館坐坐,用心接收別人藏在心里的話語、思想和情感,格外珍惜時間,花一整天的時間看書,用文字描述出你所愛的人或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清理你的櫥柜,雨中漫步……
當我留意正在做的事,嘗試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事,并把這天做事的技巧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里,我就學會了用頭腦工作,而不是用力辛苦地工作。當我意識到真正快樂的人,并不是那些不會遭遇挫折、厄運的人,或者是那種永遠忽略負面問題的極度樂觀者,而是指那些了解自己,并懂得調適自己的人的時候,就會發(fā)現,創(chuàng)造快樂人生不是什么艱巨、不可克服的困難,而只是一系列小小的,可以掌握的步驟而已。也許,這正是《善待自己》一直長銷不衰,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吧。
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向往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又常常不滿足于自己的現狀,矛盾便由此產生。那么,一起來看《善待自己》,我們可以不必受日期的限制,非得從頭讀到尾,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細細品讀;可以隨手翻開,翻到哪里就讀哪里;還可以邊讀邊嘗試。或許,某一些建議會讓你有不想面對的感覺,那也不必勉強自己;或許讀完了所有的建議,你卻一個也沒有嘗試一下,這也沒關系,至少,我們已經在平淡、重復的生活中加入一點點冒險,漸漸學會用簡單的方法創(chuàng)造快樂的人生。隨四季流轉,艾伯斯坦引導我們與自己、家人、工作、自然以及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人和無形的世界和諧相處,讓我們學會善待生活,善待生命,更要善待自己!
來吧,和艾伯斯坦一起感受深呼吸的美麗,讓我們因此活得更快樂、更有成就感!
【作者單位:杭州市長江實驗小學,浙江杭州,310006】
責任編輯/趙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