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翔
最近,在網(wǎng)絡學習中偶得《導入技能評價單》,讀后很受啟發(fā)。《導入技能評價單》指出,導入好不好,要看導入能否引起學生興趣;能否自然引入課題,銜接緊密、恰當;能否與新知識聯(lián)系密切,目的明確;能否將學生引入學習情景;導入時間掌握是否得當、緊湊。對照它,我整理了幾點看法,以請教于同行。
一、導入的好壞關乎課堂的效率
日常教學中,我們常用“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多少頁,今天我們學習某課”開題。接著開始板書、講課……的確,一堂課有許多教學知識要講,而且教學重心在新課的重難點教學,所以不少時候,我們忽略了對導入的精心設計?!秾爰寄茉u價單》告訴我們,導入擔負著面向全體學生、將學生引入學習情景的職能,它關乎學生能否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如果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需要沒有被激發(fā),求知的欲望沒有啟動,課堂教學是無法展開的。
二、導入素材蘊含的知識要點應該能夠搭建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新課改提倡教學貼近生活,使得我們在做導入選材時會想當然地以為,凡是和生活有關的材料都可以用來當導引,于是乎隨手拈來,以至于在導入中把學生搞暈乎了,自己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如有個教師在講授《波的傳播》時用一次洪災做導入,描述了水勢如何兇猛,以及沖垮了多少房屋、橋梁,淹死了多少人,等等,學生們聽得很專心,可是,這樣的水流根本不是“波”,而且給學生造成了“波的傳播就是媒介中質(zhì)點在向前運動”的錯誤認識,所以,該導入不僅不能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反而干擾了學生對新授課的理解,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障礙。導入所選素材蘊含的知識要點必須能夠搭建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不能牽強附會。只有這樣,導入才會自然流暢地達到我們設計的目的。
三、導入應使學生聚精會神,而不宜分散其注意力
多媒體技術導入、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角色扮演導入等正成為“時髦”的導入方式。然而,如果過分追求趣味性,則往往使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分散,這恰好違背了《導入技能評價單》中引起學生興趣、集中注意力的要求。我曾經(jīng)安排一次“學生演小品”的導入,一開始學生興趣就被調(diào)動起來,氣氛非常熱烈??墒墙又男抡n教學,學生卻蔫了。后來我才知道,他們的興趣落在演小品的同學的服飾和動作上,并不是小品中與教學關聯(lián)的部分??梢姡瑢氩⒉灰欢ㄐ枰獝偠穆曇?、動人的圖畫、生動的表演等強刺激。
四、同樣條件下,導入越短越好
一般來說,導入應盡量簡潔。可有時用案例、故事、電影等做導入的時候,可能是受素材本身的限制,加上導入中穿插的一些問題討論,使導入的整個環(huán)節(jié)顯得拖沓冗長。課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導入占用時間過長,就會喧賓奪主,影響新課教學。所以,《導入技能評價單》中指出導入時機要得當,導入要緊湊,這是非常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