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憲章
人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碰到“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狀況,在感嘆世事弄人的同時可能很少有人去探究其根本緣由,經(jīng)常會用“幸運”一言以蔽之。在育人實踐中此類現(xiàn)象更是層出不窮:一直讓人頭痛的“問題班級”突然間成了校園里的“樣板集體”,家庭和班隊中的一些“叛逆頭目”一時間也會蛻變成“行為的模范”……驚喜與感慨之余不禁常常暗自剖析其根源而無果。最近讀到一則名為《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的小故事,方才醒悟“珍視”才是育人者于“柳暗處”收獲到“花明”的秘訣。
教師德皮勒想在課堂上激發(fā)學(xué)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學(xué)會表達(dá),于是對學(xué)生說:“如果感覺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焙⒆觽兗娂娕钠鹗謥?,僵硬乏味的面孔立刻鮮活生動。但一個男孩卻無動于衷。“你叫什么名字?”男孩抿緊了嘴唇?jīng)]有回答,表情有些憤怒。德皮勒再三問他,他就是不說話。一個學(xué)生說:“他叫詹姆斯。”德皮勒克制著自己的情緒布置了課后的作文題目《幸?!?。下課后,他問詹姆斯:“為什么不和大家合拍呢?”男孩沉默著,右手始終放在口袋里。后來,德皮勒從一個女生那里知道,“詹姆斯右手以前觸過電,被切斷啦!”聽到這話,德皮勒的心猛然一縮。第二天,德皮勒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過,把作文本子發(fā)下去。直到最后的五分鐘,他說:“我們重復(fù)一下昨天的活動好不好?”“好!”“但是今天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教室里立即響起暴風(fēng)雨似的跺腳聲。其中,詹姆斯跺腳的聲音是最大的,并且眼睛里含著淚。他的作文得了上學(xué)以來第一個99分,后面還有德皮勒老師的一段話:“為什么沒有給你滿分,是因為你為了身體的不幸福,而拒絕讓自己的心感到幸?!睆摹芭氖帧钡健岸迥_”,看似簡單的變化,德皮勒卻借此為每一位育人者生動地演繹著如何去珍視“柳暗”,并獲取“花明”歷程。
珍視“柳暗”花自“明”。
首先,應(yīng)該尊重每一個“柳暗枝條”,不模糊、不疏忽、不偏棄任何一個新鮮的育人契機。遇到不順暢、不如意、不清晰等育人狀況時,應(yīng)多一些自我審視、檢討、修正的過程,不僅要重新認(rèn)識自己的教育對象的獨特性,找到自己施教理念的偏差所在,更須及時修正自己的育人思路與方式方法,用自己對“柳暗”情形的尊重去化解、融合教與學(xué)、師與生之間的距離,育人工作的“花明”景致也自然會隨之而來。
其次,育人者要珍惜“柳暗無路”的尷尬局面,在反復(fù)的探尋中憧憬“花開照眼明”的盛況。孩子們的個性差異決定著育人工作的特殊性,任何一位育人者的成功經(jīng)驗都不會成為包治百病的良藥,更不會有一條可以同時與所有孩子順利溝通的捷徑。每一位育人者不僅要珍視自己每一次必須面對的育人尷尬,更須時刻提醒自己對于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不應(yīng)該存在畏難情緒,應(yīng)多憧憬一下“桃李滿園”的景致,多一些“探究自信”,多從自身的育人素質(zhì)與理念、方式與方法等方面去反思,多從孩子的共性與個性差異、興趣與情感等因素上分析,進(jìn)而尋覓出更多的、嶄新的“出路”。只有這樣,育人者才會在“山重水復(fù)”的繁雜施教中孜孜以求、誨人不倦,并與快樂相伴、與精彩攜手,才會不斷地收獲到育人工作的“繁花”和“碩果”。
“柳暗無助”時因珍視而不放棄;“柳暗無路”時因珍視而嘗試新途徑;“柳暗無色”時因珍視而滋生自信的陽光……一句話,只有珍視每一個似乎“柳暗”的育人狀況,才會收獲美如“花明”的理想景致。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中區(qū)實驗小學(xué)。電郵:jxz611@126.com)
編輯/何 妍
終校/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