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毛岸英上“勞動大學”
1946年初,毛澤東的大兒子毛岸英大學畢業(yè)后從莫斯科回到延安。已經(jīng)18年沒有與父親見面的毛岸英,非常希望留在父親的身邊工作。
沒想到,剛回來的第二天,父親就找他談話,說:“你在蘇聯(lián)的大學畢業(yè)了,但學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這是不完全的。你還需要上另一個大學,這個大學就是勞動大學。在這個大學里,你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庇谑?,毛澤東給毛岸英帶上小米、菜種和行李,讓他到農村去勞動。每天和農民一起吃住,一起干活。既得到了鍛煉,又增近了和農民的感情。
劉少奇要求女兒坐公共汽車
劉少奇的女兒劉愛琴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放寒假,給父親的司機打電話,說自己想帶一些行李回家,讓司機去接她。
劉少奇晚上回來聽說了這件事以后,把女兒叫到跟前,非常嚴肅地批評她:“車是公家的,你有什么理由向單位要車?是不是因為你爸爸當領導,你就可以搞特權?你坐著小車回家,那些工農的子女會怎么看?你年紀輕輕,坐公共汽車不是很好嗎?那么多人都受得了,你為什么受不了?”直到把女兒訓斥的眼淚汪汪,劉少奇才罷休。
謝覺哉之子回家務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謝覺哉擔任第一任內務部長。他的兩個兒子,當時都在湖南老家。鄉(xiāng)親們對他的大兒子說,你的父親在北京是個大官,何不找他給你安排個工作?于是,大兒子來到了北京將自己的想法對父親說了。謝覺哉一聽他的要求,非常生氣。他對兒子說:“現(xiàn)在城里需要人,農村也需要人。我不能因為你是我的兒子,就把你調到城里。那么多的鄉(xiāng)親,不是都在農村嗎?你還是回去和他們一起種地吧?!贝髢鹤又坏没厝チ?。
王首道要子女騰房
1981年底,時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的王首道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內容就是要求子女搬出高級住房。王首道全家共有12口人,兒子、女兒、孫子、外孫都和他們夫婦住在一起。王首道說:“你們都長大了,自己的生活要自己闖,不能只靠父母的待遇和地位。所以我決定讓你們都搬出去,把這里的房子騰出來,讓給更困難的同志。至于你們搬到哪里去,個人想個人的辦法。單位有房的搬到單位,單位沒房的自己租房。我不會替你們打招呼,也不允許你們搞特殊。”幾天后,子女們便都搬了出去,一共騰出了9間房子。
(責編 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