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命題釋義

2009-02-02 09:01:10王桂泉
黨政干部學刊 2009年12期
關鍵詞:中國化哲學馬克思主義

王桂泉

[摘要]如何界定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命題,是近年來理論界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也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提性條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其實質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不斷生成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成果,建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tài)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西方先進文化,要在中國發(fā)生作用,必須與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相結合,并經過民族文化的內化達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中政治過程和文化過程的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中圖分類號]B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426(2009)12-0016-03

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作為熱點問題之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研討中引起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問題的討論中,對一些問題還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就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命題的理解談些粗淺看法。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命題的肯定性理解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是艾思奇等共產黨人最先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概念,主要從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角度,突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首要地位。因此,準確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命題的含義,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基本前提。目前,學術界對這個命題有不同的理解,就肯定和贊同觀點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具體環(huán)境中的應用。這種觀點在承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區(qū)別的前提下,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通常所說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具體環(huán)境中的應用。這種認識和理解與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闡述緊密相關。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澤東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必須的有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睆拇耍R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中國共產黨“辭典”中的一個特有概念逐漸流行開來。這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化、民族化,使之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并使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一般來說,這種界定和理解是正確的,能夠被多數(shù)人所接受。但這樣抽象的概括,容易在具體解釋時出現(xiàn)一些歧義。例如,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就是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作指導,研究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制定黨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與此同時,完善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但這樣的認識也有一些問題:一是這種觀點有可能會把運用等同于“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運用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而實際上,運用不等于“化”。一種理論的應用主要是講用它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而“化”則強調這種理論本身的變化和發(fā)展,是指這種理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改變自己的形式和形態(tài)。應用只是理論變化的條件,但并不能等同于變化。二是這樣的認識側重點不在于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更多地是從運用層面理解問題,對于在中國化進程中如何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等問題涉及得不多,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三是這樣做的結果可能脫離中國社會需要來談應用,可能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馬克思曾經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xiàn)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程度?!瘪R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具體環(huán)境中的應用,必須能夠滿足中國社會的實際需要。

事實上,自1840年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帝國夢碎,華夏沉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西方文化猛烈沖擊下,開始覺醒和革新。從“師夷之長以制夷”到洋務運動,從資產階級維新變法到辛亥革命,西方資產階級各種不同的理論和政治方案,在中國的實踐中先后都失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中國人送來了無產階級的新文化,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陳獨秀、李大釗等中國共產黨人,在對西方各種思潮、各種主義進行認真比較后,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fā)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p>

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民族化。把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理解為民族化,并且把它與時代化相對應。民族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一般世界性的哲學”,而且有鮮明的民族因子,它是否能夠被正確運用完全取決于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具體環(huán)境。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同中華民族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匯通,才能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賦予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在這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更多關注的是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通約。使之具有中國的特性。但它的時代性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內涵的科學理解。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應當是一個總體性概念,既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民族化,也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時代化,同時還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所謂中國化,主要是從空間角度提出問題,它強調的是地域性、民族性,講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本土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本身是一個歷史范疇,今天時代主題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社會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主要任務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所以,現(xiàn)在使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這個概念時,更多地是強調它的歷史性、當代性。所謂大眾化,就是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化、通俗化使它真正為廣大人民群眾所了解、所掌握、所運用,使它真正成為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三者是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國化側重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土化、民族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時代化側重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xiàn)代化、當代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特征相結合;大眾化側重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性、主體性,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人民群眾實踐相結合,三者相互作用,統(tǒng)一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之中。

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這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

化,二者是相同的、等值的,并認為從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發(fā)展看,馬克思主義理論其實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部分。從歷史角度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這是客觀歷史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邏輯,這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關鍵性因素,看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社會實踐相互作用的歷史過程,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基礎性地位。但它在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畫等號,缺少理論和實踐依據(jù)。從理論內容來看。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在于考慮問題的范圍不同:例如??茖W社會主義考察的范圍主要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兩個社會形態(tài),而唯物史觀考察的范圍則是整個人類社會。其中包括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我們不能把范圍不同的東西相混淆,如果這樣,不管是在邏輯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有問題的。從實踐方面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也不是單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其他部分的中國化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只有從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統(tǒng)一整體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的運用相聯(lián)系,才能從中找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自身特點,找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內在規(guī)律,進而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真正含義。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命題的非肯定性理解

在理論界,多數(shù)學者都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這個命題,但也有不同的見解,甚至持有質疑或者否定的態(tài)度,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否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科學性。有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是“化”不出什么結果的,如果有,也只能是“化”掉馬克思主義,留下中國封建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然導致“儒家化”、“封建化”,必然導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形走樣”,所以,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中國化是一個虛假命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只能是“儒家化”馬克思主義,與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距離甚遠,這樣的觀點多見于國外一些研究毛澤東學的學者中。這種觀點雖然看到了毛澤東晚年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中的失誤,有一定的警世作用,但總體上是錯誤的,理論上站不住腳,實踐上十分有害。

應當指出,當20世紀上半葉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中國社會面臨的是如何實現(xiàn)民族解放和獨立,如何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這些問題隨著中國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而得以解決。但作為一個文化過程,反對封建文化是一個長期和艱苦的歷史任務。毛澤東對封建文化歷來都采取批判繼承的態(tài)度,他說過:“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瘪R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絕不是什么封建化、儒家化,而是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在實踐的基礎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它的哲學思想的批判改造,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本體論、唯物辯證法、能動認識論、群眾史觀等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陰陽學說、知行統(tǒng)一觀、民本思想等相結合,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

20世紀后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再次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式提出來。這時中國社會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蘇聯(lián)模式、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被歷史證明不是最佳模式。為了解決今天的中國社會問題,探索中國特色的發(fā)展道路,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建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存在形態(tài)、表現(xiàn)形態(tài)和作用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再次為探索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化模式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二,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命題。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合理性不適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理由有二: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應也不能中國化,是由它的科學性特點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是符合人類思維本性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論體系。作為普遍真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超越民族、地域和國別的限制,具有世界性,真正的“世界的一般哲學”是不可能僅僅適用于某一個民族和國家的。二是不能只根據(jù)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等表達形式來論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命題。因為,從形式上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德國不同于俄國,在俄國不同于中國,但從內容上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一個,而不是多個。

這種觀點雖然注意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真理性的一面,但總的來說是錯誤的。首先,它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與科學主義相混同,并按照實證主義的方式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證主義的方法注重經驗,注重研究的客觀性,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普遍本質及其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這無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種方法的錯誤在于自覺不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活的思想、活的方法、活的靈魂,抽象概括為一些固定不變的公式、定律,并從純粹客觀主義立場把這些公式、定律當作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萬能工具,這樣做的消極后果是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條化、本本化。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后,針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公式化的錯誤傾向,多次指出馬克思主義提供的不是教義,而是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方法論意義,反對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條化、公式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一方面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另一方面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用中國經驗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其次,它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固有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相分割,忽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的意義。從這個角度看,用實證主義的方法詮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見物不見人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是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從科學性、規(guī)律性方面說,馬克思主義肯定社會歷史研究的客觀性,但這種客觀性是尊重歷史、尊重主體的客觀性,而絕不是排斥人的目的、人的價值等因素的客觀性。馬克思認為,社會歷史研究中重要的問題不在于要不

要研究人的目的、人的價值等因素的作用,而在于把這些因素的作用放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對其作出怎樣的客觀評價。從人的目的、人的價值方面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學說。馬克思一貫反對人被物化和異化,認為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等只不過是解放人的手段。他所堅定追求的理想社會正是“由于人”和“為了人”的社會,馬克思始終把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看作是自己哲學追求的根本目的??梢哉f,在用科學性來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合理性的觀點中,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人道主義價值、人的價值維度和人文價值關懷不見了,有的被形式化甚至虛擬化,而人道主義、人文關懷、價值觀成為資產階級哲學的專有名詞。

馬克思關于價值主體、價值尺度、價值實現(xiàn)等思想的闡述,并以此建立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對在這個過分物化、技術化和商業(yè)化的時代,創(chuàng)造人生存的意義和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馬克思唯物史觀中強烈的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精神,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來說,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三,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提法是錯誤的,主張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命題取而代之。必須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是兩個有著本質區(qū)別的命題,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替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講的是作為外來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存在狀態(tài),就像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一樣,不存在什么本土化的問題,始終以一種外來文化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講的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匯通、契合,最終結果應該是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

馬克思主義哲學隸屬于西方哲學文化傳統(tǒng),它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但不能由此就堅定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置放在西方近現(xiàn)代文化背景中,片面強調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歷史局限性,忽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演進的有機整體。它具有比西方文化傳統(tǒng)更廣泛的文化基礎。因為,馬克思在創(chuàng)立自己的學說時還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這可以從馬克思恩格斯本人直接大量引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論述中得到證明。例如,馬克思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跟歐洲的社會主義像中國哲學跟黑格爾哲學一樣具有共同之處”。他還認為,中國古代的矛盾觀、“兩級相聯(lián)”的方法,作為一個普遍原則對西方文明世界的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由此可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內在包含著中國文化的因子,如果離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文化基礎只能是不完整的。

按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觀點來看,只能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獨立于中國文化之外的西方文化來理解。根本不可能在古今中西文化發(fā)展的宏大視野中考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異民族文化來到中國,要想獲得成功,不但要同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相結合,而且要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過程和文化過程相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在中國發(fā)生作用。事實上,毛澤東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中,為我們作出了光輝的典范。他靈活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故、范疇、命題,闡述和概括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內涵和特征,成功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西方文化形態(tài)轉化為中國文化形態(tài),從西方的話語系統(tǒng)轉化為中國的話語系統(tǒng),這種轉化不僅是形式上的,也是內容上的,更是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tǒng)一。毛澤東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改造和升華,使之成為會“說漢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能夠中國化,而且還能夠在實踐的催生下,產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成果。

猜你喜歡
中國化哲學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中國藏學(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虹口区| 伊金霍洛旗| 宣威市| 司法| 巴彦县| 广平县| 榕江县| 宁都县| 东兴市| 凌源市| 旬邑县| 侯马市| 潜江市| 仪陇县| 彩票| 东兰县| 志丹县| 马尔康县| 江城| 阿城市| 东海县| 郯城县| 临泉县| 瓦房店市| 原平市| 永和县| 柞水县| 耒阳市| 新安县| 石台县| 无为县| 保山市| 抚州市| 深水埗区| 京山县| 固阳县| 柳江县| 民丰县| 甘肃省| 陕西省|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