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昭謙
當代著名國畫家、油畫家吳冠中,1946年夏應國民政府教育部在全國九大城市招考公費留學生之舉,在重慶沙坪壩參加繪畫考試。他在被錄取后去恩師陳之佛教授家報喜。陳教授問他美術史答卷情況,吳冠中背了幾段自己的論文。陳教授聽了大喜,說他正是教育部聘任的美術史評卷者,其中一份最佳答卷,他批了90多分,沒想到這份答卷正是吳冠中作的。后來吳冠中結婚時陳之佛還為他證婚,并送了紀念品。
對于這件陳之佛批考吳冠中美術史論文的往事,吳冠中曾有短文記載,刊在《吳冠中集》中。不料這篇短文被安徽省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方君默無意中翻閱到,他立將此短文復印后寄給任南京師范學院繪畫教授李有光、陳修范。原來李有光是方君默外甥,又是陳之佛的女婿。
李有光、陳修范教授接方君默信及復印的吳冠中短文后馬上翻箱倒柜,從陳之佛的手稿資料中找到一份《三五年官費留學考試美術史最優(yōu)試卷》的手稿,只是沒有署名何人所作。李、陳二教授立即將此手稿復印件寄往吳冠中處。盡管這已是六十多年前的悠悠往事,但吳冠中教授對自己的得意考卷,記憶猶新,立即予以確認。至此,原本是一件無頭的公案終于浮出水面。
吳冠中的答卷手稿為什么會落在陳之佛手中呢?原來曾任國立藝專校長、中央大學教授的陳之佛先生,在看到吳冠中的美術史論文,雖只1800字,卻字字珠璣,瑯瑯有聲,于是他親自用毛筆抄寫了一份,因為考卷是密封的,并不知道作者姓名。陳之佛先生在1962年因患腦溢血突然去世,留下的大量手稿資料便塵封許久,一次偶然的機會,才被“親連親”的好心人發(fā)現(xiàn),忽然浮出水面。
吳冠中教授在后來重寫的《陳之佛》長文中,未提及此一發(fā)現(xiàn)的端倪人物是方君默,只提到李有光、陳修范的名字,這是不全面的。但在這篇文章中的結尾處,卻對陳之佛先生為什么有這樣的善舉提出感激的質詢。他問:“有什么作用?用心何在?”我想也用不到回答了,只用吳冠中稱贊陳之佛是偉大的美術教育家這個發(fā)人深思的譽稱也就夠了。
吳冠中的這份《留學答卷》分兩部分,先是《試言中國山水畫興于何時盛于何時并說明其原因》,后又精論《意大利文藝復興對于后世西洋美術有何影響試論之》。全文雖僅1800字,卻言簡意賅,辟理透析,非一般27歲青年學子所能的。
(作者為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