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剛
閆立秀,合肥市長豐縣人,小學兩年,自學成“才”;著有50萬字長篇紀實文學《如戲人生》(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創(chuàng)作劇本22本(臺)電視劇本兩部,曾獲文化部大獎,含刊物出版了100多萬字文學作品,破格被評為安徽省三級作家,《如戲人生》獲得“省人民政府”獎。
我與閆立秀先生接觸的時間并不多,印象卻很深。多年來,他經(jīng)常像是從天而降,突然地就闖入我的視野,衣裝還是那樣的衣裝,形象還是那樣的形象,仿佛從來沒有改變過。前不久,讀了他的自傳性紀實文學書稿《如戲人生》,書中所描述的場景,我大都比較熟悉;書中的人物,我仿佛都見過;書中的事件、情節(jié)、地點以及那些細節(jié)和語言,都能引起我很多回憶。
立秀先生很會寫戲,所以他運用了戲曲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寫作此書。不論是好奇的觀眾還是讀者,首先就會被開篇所吸引,也會聯(lián)想到一段即將開始的悲喜人生。不僅如此,他又用了一段文字,為開篇錦上添花,“本人貌丑多髭,一生中卻與四個‘美女赤繩系足,或亡、或離、或聚、或散,四位沒披婚紗的新娘,同唱一曲沒有婚禮的悲歌,共演一出現(xiàn)代版的《啼笑姻緣》”。傳統(tǒng)戲曲大多是一男一女唱盡天下悲歡,但他卻與四個女人相關聯(lián),這就是會寫戲的立秀先生為讀者所設計的一個傳奇的開場。
寫戲離不開人物,立秀先生在書中,就塑造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首先是他自己。他集農(nóng)民、編劇、演員、演奏員、經(jīng)紀人、導演、團長、政協(xié)委員等等于一身,說不準他到底是一位什么身份的人;他放過牛、要過飯、當過盲流……好像什么事都干過;他風光無限的時候,在夾道歡迎中去開會,去作報告,他處于逆境的時候,被人五花大綁、拳打腳踢狼狽不堪……在他的身上演繹出了亦悲亦喜、亦莊亦諧的戲劇情節(jié),以及那些特定的年代,在一位民間藝人身上留下的深深烙印。不僅如此,立秀先生還濃墨重彩地塑造出了與他相伴的幾位女性,紅顏薄命的旦角演員蕓姐,敢愛敢當?shù)那飪?,情趣相同的三妹,走紅歌壇的張唯,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哪怕是書中短暫出現(xiàn)的人物,立秀先生也用極少的語言,把他們刻劃得非常生動。如心地善良的車長王艷艷,愛貪小便宜的芮明白,愛吵愛鬧的“鍋大娘”、甚至是小叫花子雷躍進等等,讀起來活靈活現(xiàn),讓人感到這些人物就生活在你的周圍,就表演在人生的大舞臺之上。
立秀先生在這本書中,還大量地運用了戲曲的對白和唱詞寫作手法,有的段落讀起來很像在讀一部戲曲劇本,這無疑增添了作品的可讀性。例如,在寫蕓姐的命運時,他用了“一曲悲歌《休丁香》,淚水哀轉(zhuǎn)九回腸,世人只看臺上戲,豈知臺下更凄涼”這樣的詩句;甚至他還運用丑角的調(diào)侃語言,刻畫出一個討飯者無奈的幽默,“叫人不虧本,舌頭打個滾,男的叫大爺,女的叫大嬸,討飯嘴要甜,該忍還要忍,”讀起來真叫人忍俊不禁了。
立秀先生為戲所生,為戲所迷,為戲所癡,他一生演戲、寫戲,其實他自己就是一部戲,一部“悲歡離合”的人生大戲。此書真實地向世人坦露出他的命運、情感和歷經(jīng)的磨難與坎坷,像一滴飄落在路邊野草上的露珠,折射出讓人難忘的多個歷史瞬間,透視出一位底層藝人苦苦掙扎的心路歷程。另外,我以為此書很像一部舞臺或者是電視劇的劇本,盡管尚有一些不足之處,但依然有著向更多讀者或者是觀眾推薦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