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申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不少學生對作文存在畏難心理,把作文當成一個包袱,消極應付,嚴重影響習作水平的提高。心理學認為,興趣就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具有的鮮明的指向性,它可以使人無意地、不知不覺地觀察某種事物,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作文教學中,筆者順應學生的心理,注意從激發(fā)學生興趣著眼,多渠道地指導學生觀察、想象,訓練學生說話、作文,使學生對作文充滿興趣。
堅持寫日記,不斷積累素材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積累大量詞匯,學到寫作方法,而寫日記是將這些東西變?yōu)樽约旱哪芰Φ淖詈玫姆椒?。從低年級開始,筆者就鼓勵學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和自己想說的用一句話寫出來,逐漸到寫一段話;先是要求學生寫命題日記,然后擴大日記范圍,可寫人、記事,描寫景物、動物,心得體會等。幾類日記變換著寫以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筆者對學生的日記及時評改,發(fā)現好的予以鼓勵,并提供給全班學生評論或抄在墻報上供大家欣賞,真正使寫日記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詞匯,學到寫法,寫日記又積累了寫作素材,豐富了生活。
經常組織活動,培養(yǎng)作文興趣
對于傳統(tǒng)簡單的命題作文,學生往往感到缺乏材料,無話可說;對于教師呆板的指導,學生會感到單調乏味。學生往往喜歡做游戲,喜愛活動,尤其是具有新意的游戲。筆者抓住這一特點,利用遷移原理,把他們的興趣中心引向寫作,并及時加以鞏固,使他們形成持久的、穩(wěn)定的、廣泛的而又有中心的興趣愛好。如在一次作文指導課上,筆者在上課時宣布,本節(jié)課先進行跳繩比賽。學生頓時歡呼起來。待他們情緒穩(wěn)定后,筆者把活動內容、活動地點、活動要求、活動時間作了具體要求。充滿歡樂、笑聲而帶有緊張氣氛的游戲活動把學生的興趣提到最大程度,當學生情緒仍處于亢奮狀態(tài),筆者及時將學生的興趣中心引導遷移:游戲玩得開心不開心?誰能把剛才比賽中熱烈歡快的場面,參賽者緊張、可笑的動作、神態(tài)說給大家聽一聽?問題一提出,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回答。這時,筆者揭示本次作文題目——《記一次跳繩比賽》,告訴學生寫作文就是把剛才的活動過程用文字記錄下來。在筆者三言兩語交待了習作的要求與注意點以后,學生便愉快地進行作文。這樣由游戲激發(fā)興趣,利用興趣遷移指導寫作,掃除了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他們學得愉快,作文普遍較好。
聯系日常生活,提高作文的積極性
“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毙W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初步學寫作文時,就應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入手。第一,引導學生多觀察。這是人們獲得寫作材料的重要途徑。魯迅說過:“以后如果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庇^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起點,是邁向創(chuàng)新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周圍事物缺乏認識,硬要他們去表達、去反映則是不可能的。對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對事物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真實感人。如,筆者教學生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讓家里飼養(yǎng)小動物的學生把小動物帶來,將教室里的桌子拼成幾處,每處放一種小動物。筆者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種小動物的外形特征,然后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觀察,并說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再如教學生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時,筆者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下手,著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大小,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親身實踐,并懂得觀察的重要性,學會觀察的方法,養(yǎng)成仔細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第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學生取得可言之物的重要途徑。廣泛深入的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閱讀,學生從例文中學到如何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這樣學生在寫作文時,就得心應手。第三,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作文的用武之地,使學生具有臨陣感和責任感,這樣學生在不斷應用作文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到作文的重要性,把作文當作一種生活需要,從而積極、自覺地學寫作文。
運用電教媒體激發(fā)興趣
針對小學生易對直觀具體事物發(fā)生興趣的特點,除可指導學生認真細致觀察實事外,還可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變文為圖,要求學生寫植物時,屏幕上展現十幾種植物,除有真實生動的圖像,還有關于這些植物特點的簡單介紹,拓寬學生思維;變單幅圖為組合圖,教學時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組相關的圖畫;展示事情的前因后果,展示更寬大、更豐富的場景內容;變靜為動,如寫一種小動物的活動時,畫面播放可快可慢,甚至還能分解動作,使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動詞來描寫,從而大大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
(作者單位:河北省內邱縣柳林校區(qū)近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