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利
從政有什么不好?我們?yōu)槭裁床粡恼?/p>
我想,從政的好處和理由更多地來自機關外部,來自一種社會他人對于機關從而也是對于從政者本人的某種賦予,是一種外在的東西;而不從政的理由,則更多地來自于機關內部,來自于從政者個人主觀的、微觀的感受。
從政相對清貧生活比較單調
相對于當今青年可以作出的各種職業(yè)選擇,官員的俸祿是比較低的。而且這種工資的上漲要跟著你的職級來浮動,上調的速度和幅度都可能讓你沮喪。本質上說,官員的職責是管理,官員的價值只有通過社會的綜合進步才能體現出來,拿社會的平均收益(平均工資)是比較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官員經濟上往往是捉襟見肘的,生活方式也比較單調。
有人一語中的:“年輕公務員的工資不足以維護他們的尊嚴。”想想也是,水費、電費與房租已經是有些壓力,如果還住房貸款更是個好多年都卸不了的包袱,外地來個同學請客吃飯啥的,絕對夠緊張。不同性格和喜好的人,對于機關這種狀況接受和忍受程度是不一樣的。
從政比較受約束生活相對拘謹
在中國,官員受到的約束是多方面的,除了經濟對生活的制約以外,還有來自于意識形態(tài)、黨紀國法、社會輿論等有形或無形的壓力。比如,由于政治傳統和體制不同,西方國家的政府官員被要求保持“價值中立”或“價值無涉”,來自黨內和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就很少;而在中國,政治觀點、政治立場、政治路線是容不得有半點兒差池的。再比如,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府公務員如果去紅燈區(qū)消費,只要花的不是納稅人的錢,也很少被干涉;在中國,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理由很簡單,“官員”被要求做社會的楷模,這種要求被官員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
從政講求保守易于失去活力
機關講求穩(wěn)定、講求合力、講求寧可無功也不可有錯,這種狀況,使得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謹小慎微,處于人生的“守勢”狀態(tài)。為了得到好的晉升機會,每個人都千方百計地防止著錯誤的發(fā)生?!澳悴荒芊稿e誤”這種領導的要求和自我的心理暗示,被重復千百遍后,就塑造了一種從政者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和保守的人格特質,這是一種中規(guī)中矩的想法,是一種排斥創(chuàng)新的“挨過了一年又一年”的內斂的生命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易于扼殺從政者作為人的生命活力。
從政講求逐級提升易于形成“進退兩難”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從政者人人都想當更大的官,這個邏輯和想法盡管可以理解,甚至是可以理直氣壯地宣布出來,但問題的關鍵是,當官是要講求資歷和臺階的,連升三級的幸運者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從政者都是懷著當更大官的夢想在官場的漫漫臺階上摸索、攀登的。但官場的無規(guī)則性決定了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升到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高度的,一敗涂地也會發(fā)生。一旦到了這個時候,夢想破滅了,官員“轉崗”的困難和成本都是很大的。
從政易于遭受挫折心情常常比較郁悶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亙古不變的官場真理。不僅是 中國,西方也一樣。他們搞組閣制,其實質就是“熟人”加“能人”制,是更加合理合法的公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問題使得眾多從政者有點無所適從。也許在前一個領導手下,你備受寵愛,但新來一個領導,則可能為了調動他人而培植新的“支撐點”,你則可能受到冷落。這樣的反復,充滿著從政的全過程,如果不能撥開陰霾,化不利為有利,是會常常生活在郁悶的情緒之中的。
從政易于陷入糾紛無端耗費有限生命
在機關里邊,事情無所謂大小。出于斗爭和利益平衡的需要,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卻可以被無限夸大。在這種狀況下,你就可能因為哪怕是極其細微的事情而主動或被動地陷入到無休止的糾紛之中。在某些時候,一個公文的用字,一個句式的表達,一句無意的談話,都可能超越事情本身,從而成為某種手段和契機而將你拖入被動。
你不是想干大事嗎?你不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嗎?你不是想證明真理的力量嗎?那么,你就陷入糾紛吧,直至看著時間空空地流走,白發(fā)爬上了頭頂。機關是一個扯皮的好地方。自然,從積極的方面講,扯皮的過程可能就是利益平衡的過程。但是,扯皮的過程也往往是時間和精力消耗的過程。
從政易于產生無力感失去改善的信心
如果你是在政治權力的外圍,你似乎可以把問題看的很清楚,對改善整個社會政治的體系、運作及生態(tài)保有信心,因為你完全可以憑借想象、憑借理論、憑借你的知識和思想,大刀闊斧地提出自己的改善意見,并以為你的思想和實現的結果都可以非常完滿。但是,一旦你身處其中,成為浩蕩政治從業(yè)者隊伍中的一分子,你就會深刻地體會到,你的所謂種種改善的方案,是沒人理會的。
王朔說,整人最好的辦法不是批評他、罵他、打擊他,而是“不給機會,不予理睬”。你可以折騰,請使點勁,隨便你好了,但我冷著你、晾著你。這時的感覺,就像一個身強力壯的大漢,面對飛來飛去的蚊子,心情緊迫卻是無從下手。這種無力感因為是在對整個社會起決定作用的機關內部產生的,就更加具有破壞的力量。從政是一種對于未來的選擇,人們幾乎都是抱著將來會做到某種級別的想法來從政的,在中國公務員制度尚在起步的階段,這種對于將來可能的想象更是膨脹著每個加入公務員隊伍者的神經。問題的關鍵是,人生原本就充滿了偶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吃到什么樣的巧克力”,更別說是走在中國仕途之顛簸路上了。
從政講求安分易于喪失適應能力
機關有自己特有的秩序體系,有嚴密的階層制度,即使富有人生夢想的從政者在面對這種秩序鐵律的時候,也大都只有順從的份兒,哪怕是滿身力氣,也常常無技可施,一切都似乎難以在短時間內有些許改善。在這種狀況下,很多原本滿懷理想的人,也只能淪為自己原本最看不上的看報、喝茶的“泡機關”者。而一旦如此,生命就會呈現出某種蝸牛的味道了,縮在一個感覺溫暖的小貝殼中,自得其樂,而對外邊的世界已然是全然不顧。從政者的社會適應性在慢慢減退,而機關外的社會正在變化,他人的社會生存能力也在慢慢增長。此消彼長,十分可怕。
從政講求集體勞動較少有成就感
機關實在不是一個個人主義、能力主義和英雄主義大行其道的地方,它的任何一項工作都是有嚴格的組織程序的。層層負責、領導負責暗含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領導是任何一項工作的最后把關者,是工作成果的最終呈現者,也就是任何一項勞動成果的最大功臣。那些處于工作整個程序中不同環(huán)節(jié)的人,那些最基礎、最有建設性的勞動,都被淹沒在整條勞動生產線上,你不可以說任何一項工作是自己獨創(chuàng)的,所以只能說:在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同志們的支持和幫助下,在本部門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如何如何。這是一個我們常常用到或聽到的話語方式,它無疑道出了從政較少有個人成就感的現實。
年過而立便成中國首富的盛大集團董事長陳天橋,他的父母期待他能做個處長,在他父母的眼中,處長比一個富翁似乎更加體面、更有價值。然而,陳天橋卻走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短短5年時間,積累了150億的財富,光芒足以掩蓋所有的仕途之可能。此種情況的發(fā)生,讓所有已經走在仕途路面上的人,看到了一個“玄機”:我從政所付出的機會成本到底有多少?
所謂機會成本,就是你選擇走仕途而失去的走他途可能帶來的收益,通俗點兒說,你如果用“熬”機關的時間來做別的,你也許早就怎樣怎樣了。做任何事情都有這種機會成本,從根本上說,這種機會成本都是難免的。但偏偏機關是一個充滿著更大變數的地方,你也許會很努力,能夠確保自己混得不太差,但你肯定難以保證混得最好,或者混到你想象和知足的程度。
這種狀況真是值得思考,因為在這個充滿著各種機會和魅力的社會,成功已經被多種的人生可能所詮釋,而仕途未來的“機會”真的是不可預期的。如果你適合在機關并且對于這種“熬”有充分的準備,你自然可以繼續(xù)安心下去,爭取仕途的良好前景。而如果你對于“熬”難以忍受并且有足夠的能力,你當然也有權利去展現人生他種風景。
(摘自《中國青年》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