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 舒 王代福
雨是有性情的。
雨是有節(jié)奏的。
春天的雨是處子柔滑仿若無骨的手,輕舒玉腕,拂過絲弦,彈出詩意的、浪漫的、柔和曼妙的醉人輕音樂。春天的雨,如絲如發(fā),紛紛疏疏飄然而下,浥起點點微塵,在空氣里氤氳開隱約的塵香;春天的雨,如煙如霧,空濛迷茫,仿佛蹙眉女子心中淺淺的清愁;春天的雨,如夢如幻,春雨過處,柳芽爆了,花兒開了,水兒綠了。一個清新明麗生機勃發(fā)的春天,就從漫漫冬日灰重的硬殼里脫穎而出了。春天是畫的季節(jié),撐一把花傘,漫步在蒙蒙細雨里,或佇立在花樹下,悵然地想些悠遠的心事,看輕盈的燕子音符一般斜過雨的線譜,不就是一幅“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絕佳畫面嗎?
夏天的雨是暴戾狂躁的男人,喜怒無常,陰晴不定。沒有半點的曖昧和幽咽,動輒就是雷電交加,狂風暴雨,痛快淋漓地發(fā)散自己的情緒。如同《創(chuàng)世紀》中天淵裂開、天窗洞開一般,傾瀉如注,大水橫流。噼里啪啦粗重嘈雜的雨聲讓人想起琵琶彈出的《十面埋伏》的錚錚之音,金鼓齊鳴,高昂激越,聲動天地。它知道這樣一個綠肥紅瘦的季節(jié),各種的植物最需要充足的水分,來鉚勁拔節(jié)生長的時候,因此夏天的雨,更多的是父兄般男性的那種剛性、果斷和粗獷的精神特質(zhì)和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夏天是孕育的季節(jié),站在安靜的玻璃窗后,冷眼看刺眼的閃電,看急促磅礴的雨從天而降,讓密集的雨簾切斷自己的視線,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讓自己的視聽堙沒在振聾發(fā)聵的風雨雷聲里,不也是一種獨特的享受嗎?
秋天的雨則更讓人想起那些苦吟的詩人。秋風蕭颯,山川寂寥,冷清凄切,涼意淪肌浹髓,穿骨透心。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天是詩的季節(jié),憂國者如杜工部,在八月秋風的怒號中,裹在冰涼似鐵的多年布衾里,憂憤交加,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號。為情所困的人則獨自面對青燈古卷,輾轉(zhuǎn)難眠,“枕前淚共簾前雨,隔著窗兒到天明”。秋雨或急切,亂雨敲打芭蕉,讓人心生煩亂,抱怨“是誰多事種芭蕉?晚也瀟瀟,早也瀟瀟”;或纏綿,“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最怕凄風苦雨深夜入夢,如鐵馬冰河不可阻擋。秋雨的節(jié)奏時快時慢,時急時緩,像那悠揚凄清的日本柳琴,訴說著眾芳獨穢、美人遲暮的灰心絕望的心事。
冬日的雨是冷艷決絕的女子,站在孤寂的天外、回眸人間時,眼角飛落的淚星。薄薄的一層,晶瑩剔透。落地的瞬間,似乎能聽到那短促的“啪,啪”脆響。倘若有零星的雨滴飄飛在臉上,冰冰的涼意,會讓人意識倏然清醒,這種清醒讓人的心陡生一種無來由的冷寂和荒涼。冬日的雨是孤獨的無伴奏合唱,飄蕩在遼遠深闊的荒原上,告訴著你有雨的冬天一定特別的冷、特別的長。
雨是有性情的。
雨是有節(jié)奏的。
[簡評]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優(yōu)美散文。文中,作者采用擬人、比喻、象征的手法和描寫的表達方式,設(shè)境寫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分別寫出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各自不同的特點:春天的雨柔和細密,輕盈迷蒙,曼妙而富有詩意,是一種陰柔之美;夏天的雨暴戾狂躁,粗獷豪放,有一種陽剛之美;秋天的雨不緊不慢,瀟瀟灑灑,清冷纏綿,最易觸發(fā)人們的傷感和憂憤;冬日的雨,晶瑩剔透,緩緩細細,沉醉平和,讓人心生冷寂和荒涼。文章寫景細膩,層次明晰;以物傳情,情景交融。尤其是語言生動傳神,精妙逼真。如:“春雨過處,柳芽爆了,花兒開了,水兒綠了”一句中,一個“爆”字,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在春雨的滋潤下,柳芽蓬松、長大的情狀,富有動感和詩意,貼切傳神,惟妙惟肖。
[作者單位:湖北當陽廟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