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文
8月12日晴
公安,一個長江中游的彈丸小縣,卻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袁宏道,一個不為大多數(shù)國人所知的名字,卻是我心中的永遠。
少年時代,你和兄長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在桂花臺旁的荷葉山房勤學苦讀。十五六歲,你在縣城成立詩社自為社長。二十一歲,你三次拜訪李贄求教解惑學問大進。二十三歲,你像你的兄長以及以后的弟弟一樣考中進士——一門三進士,何等榮光!
求學的你,是家鄉(xiāng)門前的那棵桂花樹,讓做學問的人聞一口暗香提神。
二十七歲,年輕的你就任吳縣(蘇州)縣令,一上任就調(diào)查貪官污吏的非法攤派,準許百姓告發(fā)官吏的不法,終使“一縣大治”“吳民大悅”。但你七次辭官得允之后,竟一時生活無著,只好“為人貸得百金”。宰相申時行贊嘆:“二百年來,無此令矣!”三十八歲,你再次入京調(diào)任吏部郎中,大刀闊斧致力整頓吏治,將一貫賣官鬻爵的滑吏送刑部治罪。而你去世之后,“囊中僅得五十金”,只好靠借貸典當才買來了棺材。忠直的老臣們認為:“今得公矣,國家之福也”。
做官的你,是蘇州園林里的一條小河,令后人掬一捧清水醒腦。
三十二歲,兄長袁宗道辭世,你悲痛不已,告假歸里,在縣城郊區(qū)的湖邊種柳萬株,建柳浪館,吟詩著文,參禪悟道,閑游山水。清代詩人侯家光在《柳浪懷古》中寫道:“柳浪湖上柳如煙,柳浪湖下浪接天”?!傲撕瑹煛彼斐晒舶司爸?。
歸隱的你,是柳浪湖邊的一株垂柳,為疲憊的靈魂安一窠棲息之巢。
四十二歲,天妒英才,你因病去世。作為“公安派”的領(lǐng)袖和主將,你領(lǐng)導了一場文壇革命,把以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后七子派”打倒。你“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的文學主張,成為文學史上新的旗幟。北京城西崇國寺的“蒲桃社”,是你和你的戰(zhàn)友們的主陣地。你的1700多首詩歌,近600篇文章則是這面旗幟最好的注腳。尤其是你的山水游記,清新秀俊,自成一家,《滿井游記》還被選進中學語文課本,世代吟誦。
寫字的你,是京都郊外的那眼滿井,向局促的心靈展一派妍然春色。
假如有時光隧道,我愿穿越數(shù)百年歷史的塵煙,像你當年向李贄求教一樣匍伏在你的面前;假如我是公安縣長,我愿號召我的人民,復制一個你當年的柳浪湖和柳浪書院;假如我有億萬家產(chǎn),我愿意選最好的導演和演員,為你拍一部比那些所謂的大片好看一百倍的電影。
袁宏道,我心中的永遠!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梅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