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6年,李淵任太原太守時候,突厥兵經(jīng)常來侵?jǐn)_。突厥兵強悍好戰(zhàn),讓李淵吃了不少敗仗。李淵心中忍辱負(fù)重,總希望和突厥決一死戰(zhàn)。
一次,突厥兵大放其辭,說要么臣服李淵,要么消滅李淵。部下以為李淵會借機舉全軍之力和突厥兵決戰(zhàn),揚我漢人軍威。平素要和突厥兵小打小鬧,李淵倒是有戰(zhàn)必迎??墒牵缃?,隋朝腐敗不堪,李淵想推翻隋煬帝暴政,建立自己的功名,這恰恰是天賜良機。盡管太原自古是戰(zhàn)略要地,可是要統(tǒng)一天下還不行。李淵明白要一統(tǒng)天下,必須另擇要地。但是自己一旦離開留下孤零零的太原,自然是把食物送到眈眈虎視的突厥人。
李淵力排眾議,作出了令將士們目瞪口呆的決定,寫求和書,向突厥人稱臣。李淵派文靜為使臣,送去求和書。
始畢可汗看到不費一兵一卒就降伏了李淵,而且還能得到李淵的進貢,特別是李淵如果成功推翻了隋朝,那么自己就可以控制整個原來的隋朝江山了。因此,他接受了李淵的妥協(xié),而且還送了不少兵馬給李淵,希望李淵早日攻破隋朝。于是李淵一面帶兵反隋煬帝,一面只留他的第三個兒子李元吉留守太原。李淵沒有了后顧之憂,反而有太原源源不斷的人力和財力的支持,他勢如破竹,迅速攻占了長安,并于公元618年開始了他所統(tǒng)治的唐朝。
隨著唐朝實力的強大,突厥已經(jīng)不再和以前那樣囂張了,還臣服于唐朝;到后面唐太宗時打敗突厥族,建立北庭與安西都護府,對其進行管轄。
李淵的成功就是他懂得審時度勢,在正確的時機,選擇了讓步,哪怕是為眾將士不可理解的俯首稱臣。他這一讓步、這一暫時失去的面子讓他消除了突厥兵的侵略,甚至還得到了敵方的幫助,為其創(chuàng)造帝業(yè)奠定了最重要的和平穩(wěn)定的后方環(huán)境,當(dāng)然最終的贏家也非他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