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五月,夏天已經(jīng)開始了。滿目的綠色濃郁得已經(jīng)化不開。地溫雖然還不高,風(fēng)吹來還不熱,但陽光已經(jīng)有點熾熱了,照在身上,已經(jīng)讓人有負(fù)重的感覺,把人往樹林里趕。
九鵬溪的樹林還很原始,能夠包容炙熱的喧囂。那兒的溪水深情飄逸,可以洗滌塵世的污漬。作為漳州上游一塊平坦之地的漳平市,曾隸屬于漳州很久,同飲一江水,同說一種話。作為九龍江的上游支流,九鵬溪和漳州人的生活關(guān)系密切——很多漳州人,所有廈門島上的人都喝過那兒流下來的水。好在位于漳平南洋鄉(xiāng)和雙洋鎮(zhèn)交界處的九鵬溪,山青,水秀,林密,茶香。運(yùn)氣好,還可看到戲水的鴛鴦。
沿著漳平到永安的公路,出漳平城二十多分鐘,穿過一個隧道,你就看到了九頭大鵬各自站立在山石上。那雕塑,藝術(shù)水平不高,可也算山莊的標(biāo)志。旁邊的野菊花靠公路這一側(cè),是住宿、飲食、碼頭、娛樂等場所,雖然也都是木建筑,但色彩濃郁,濃墨重彩。如果說對岸是綠、幽,此岸就是艷、重。對岸是神仙場,此岸是凡人居。
走過木船、木頭搭起來的浮橋,就到了對岸。貼著水面、沿著山腳,有一圈木制的棧道,彎彎曲曲,因勢而建,和環(huán)境融為一體。一步一景,景隨步移。初夏的水面,倒映著翠綠的山色。藤蔓爬上樹梢,又曲曲彎彎地垂向水面,享受著水的清涼。岸邊,陽光透過樹縫照耀在野芋頭綠色的大葉上,閃發(fā)出初夏的光澤。在棧道的拐彎和盡頭,有小涼亭,棧道上有小木椅,可以讓你對著水面發(fā)呆。離開棧道,是一圈圈原木截成的臺階、小路引導(dǎo)你走進(jìn)蔭涼。陽光照在原木臺階上,更顯出林內(nèi)的清幽,那陽光不熱,反而有一種溫潤。沿古道穿過一小片原始林,你看見的是大片老茶園,飄著清香。茶林的盡頭,是一片原始森林。到樹林的小路,也是一塊塊長條形的厚木板鋪成。林子里的樹不大,林不密,地面清干凈后,剛好別擺下幾座木涼亭,木搖椅,讓你坐下,和三兩好友喝茶、聊天。聽風(fēng)吹過樹梢,聽鳥在枝頭跳躍,聽野花在高高的樹腰對著陽光歌唱。連陽光,也忍不住偷偷地來到林間,邀朋約友相聚在木桌旁,享受著夏日的清涼。
夏日清涼的九鵬溪,四季各有特色。秋有紅葉,冬不蕭瑟。春日雨中,更有縹緲云山,靈動的流水,干凈濕潤的木棧道,還有像聊齋女子一樣開放的花兒。茶油番鴨、油炸果清香可口,嫩筍、野菜全部綠色。季季還有茶香。一年四季,陰晴雨霧,如果休閑都很適合。炎熱的夏日,獨(dú)自坐在樹林里清靜無為一回,發(fā)發(fā)呆,看看書,中午就著清風(fēng)吃些簡單的山野小菜。如果還能在臨水的小屋里住它一晚,早起看看薄霧輕紗的水面,更是神仙的生活也不換。雖然我等凡夫俗子難得閑心,但偶爾到此清腸洗肺一回,也能讓自己清心脫俗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