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zhuǎn)眼自己已經(jīng)伴隨檢察機關(guān)走過了近30年的光陰,回首往事,歷歷在目。
我剛到檢察院被分到經(jīng)濟檢察處,那是79年上半年的事。汽車在那時候可真是稀罕物。我記得當時整個市院不到十部車,有三臺轎車,有幾部吉普車,還有幾輛三輪摩托。只有達到一定級別領(lǐng)導或者辦案確實需要的情況下,才可能用到汽車。像當時我們這樣新來的年輕人基本都是騎自行車,而且只能騎自己的,算是“私車公用”吧。
到了1981年,院里開始逐步配公車——“公用自行車”。每個處配上幾輛,誰外出誰就可以騎。我們當時辦案提訊、外出開會,只要不去郊區(qū)都是騎車,有時自行車不夠使,近一點的地方只能徒步去。即便是去郊區(qū)辦案,也不一定能享受到汽車的待遇。我記得那時去順義和平谷辦案,還真有點像今天的搬家公司。院里統(tǒng)一用一輛130輕型卡車拉上幾名檢察官,在后車廂里扔上幾輛自行車,浩浩蕩蕩的出發(fā)了。有時人多車里擠不下,我們年輕人就讓老同志坐到駕駛室里,自己坐到卡車廂里,享受一下國產(chǎn)“敞篷車”的待遇。天氣好一點還能受得了,天冷的時候,真是把人從里到外凍透了,下車的時候手腳、頭臉都沒有知覺。130卡車還不是全程陪同,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山路顛簸后,到了辦案地點卸下自行車,再外出調(diào)查。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要騎車,最遠往返要幾十里。80年代郊區(qū)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或石子路,崎嶇難行,但是沒有一個人有怨言。相反,大家在中間還找到了很多樂趣。只要案子辦得漂亮,返程的路上還是一片歡聲笑語,真的是苦中作樂。現(xiàn)在和老戰(zhàn)友們聊起當年的往事,還笑談,現(xiàn)在之所以有這樣的好身體,都是那時候騎自行車辦案打的底子。
81年我在大興辦一起石油公司的案子,借住在大興院。一般近的地方騎自行車,遠的地方還能坐上130輕型卡車?,F(xiàn)在這種車型早就停產(chǎn)了,有的年輕同志壓根就沒見過。那時車里哪有空調(diào)、太陽膜這一說啊。七八月份正是北京最熱的時候,坐在駕駛室里,頂棚的鐵皮一曬有四五十度,扇子把兒搖斷了都不管用。我們戲稱,坐到駕駛室里真是“蒸桑拿”。
但是當時北京檢察院的辦公條件跟外地其他檢察院相比算是比較好的。
記得大約是82年,我和宋軍同志去山西壺關(guān)縣辦案,因為要去一個七十多公里外的地方外調(diào),我們倆就去縣檢察院借車。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低矮的土房,院子里栽著幾棵樹,都有碗口粗細,其中一棵樹上還拴著一頭驢,要不是門口掛著檢察院的牌子,我們還真以為進了農(nóng)家院了??吹皆鹤永镆惠v車都沒有,我倆心里涼了半截,心說可能沒戲。但等我們說明了來意,縣檢察院同志的回答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的車出去了,一會就回來,你們等等吧。我們倆一看有戲,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四十分鐘后,一個同志過來說,我們的車回來了。我們倆興沖沖的出門一看,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輛農(nóng)用自行車,后面焊了一個鐵架子,專門用來馱人。我倆問,就是這個車嗎?他們說,我們沒別的車,這就是我們的辦公用車啊,去遠一點的地方騎它,近一點的還享受不了這待遇呢,得騎驢。我們只好跟他們講,要去的地方有七十多公里,自行車恐怕不行。最后,在他們的幫助下,從縣公安局借了一輛三輪摩托車,我倆總算及時趕到了辦案地點,圓滿完成了任務(wù)。
一轉(zhuǎn)眼30年過去了,回首那一段往事,有時是笑談,有時是感慨。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大家毫無怨言,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從沒感覺到苦、從未抱怨過累,從上到下的工作情緒都很飽滿,歸根結(jié)底,是對檢察工作的熱愛。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檢察機關(guān)裝備條件越來越好,以西城院為例,每4名干警就配1輛汽車,辦案、開會都能實現(xiàn)機動化,跟我們那個年代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墒乾F(xiàn)在有的年輕干警派桑塔納車
去辦案都不愿意去,怕丟面子,真不應(yīng)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