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經(jīng)??梢栽诰W(wǎng)絡或期刊上看到有關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的論述。例如有一篇碩士論文專門論述了“中學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生存狀態(tài)研究”這一問題。很多信息技術教師或者研究人員認同了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的說法。但是,當我們理性地看待信息技術教師的地位與作用時,我們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質疑: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了嗎?信息技術教師如何在學校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并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呢?邊緣化的含義似乎應該是原來在中心位置。被逐漸削弱,以致處于邊緣的狀態(tài)。原本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中就不處于中心位置,所以就談不上邊緣化。相反,隨著信息技術課程的發(fā)展以及國家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中逐漸得到關注。信息技術教師也憑借著自己的努力,逐漸在學校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信息技術教師所謂“邊緣化”的表現(xiàn)
閱讀關于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的文章后,發(fā)現(xiàn)關于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的表現(xiàn)大體上可以歸為以下幾類。
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不受重視,常被視為非教學人員。教學在工作中所占的比重相當?shù)?。信息技術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得不到與其他教師同等的對待,又實現(xiàn)不了自己的社會價值。
2,工作量大,且兼管學校的多種事務。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師往往身兼數(shù)職,既是信息技術課的任課教師,也是實驗室管理員、機器維修員和網(wǎng)絡管理員,甚至有些教師還兼管學校的其他日常工作。
3,信息技術教師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待遇偏低。因為信息技術被認為是副科,信息技術教師的工資待遇普遍要比主科教師低。在評定職稱時,還要求必須任課才有資格參評。
以上現(xiàn)象的確在現(xiàn)實中都存在著。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的確并不能夠令人滿意。
對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的質疑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關于邊緣化的界定為:“使靠近邊緣;使處于不重要的地位?!倍吘壔且粋€動詞,強調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使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的描述使得人們認定信息技術教師越來越不重要?,F(xiàn)實中是什么樣的呢?怎么理解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的現(xiàn)象呢?我們需要從歷史和現(xiàn)實兩個方面來提出質疑。
從歷史發(fā)展的視角看,信息技術教師是越來越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信息技術課程從程序設計教學開始發(fā)展,經(jīng)歷了計算機課程到信息技術課程的變遷,2000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提出了在全國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至此信息技術課程才真正得到了全面的普及與發(fā)展。2004年,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正式頒布與實施,信息技術課程的地位進一步得到確立。信息技術課程從無到有,從實驗階段逐漸走向成熟。伴隨著課程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教師的地位也逐漸得到學校的認可。所以,從歷史發(fā)展的視角來看,信息技術教師不但沒有邊緣化,而是逐漸融入了學校課程之中,從一門實驗性質課程走入正規(guī)課程。
從現(xiàn)實來看,信息技術教師也在逐漸擺脫邊緣化的傾向。筆者曾經(jīng)參觀過一所私立高中,該高中有兩名信息技術教師,筆者詢問他們所做工作時,他們都說只負責信息技術教學而已,其他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因為他們來應聘時就是應聘信息技術教學崗位的。再看看其他學校,與前幾年相比,信息技術教師的任務已經(jīng)有所減輕,特別是隨著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教師不再承擔大量的課件制作任務。而且很多學校都已經(jīng)將信息技術組與電教組拆分,分別負責不同的任務。所以,根據(jù)筆者對現(xiàn)實情況的觀察,感到信息技術教師已經(jīng)逐漸走向規(guī)范,職責也在逐漸明確。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們相信信息技術教師不但沒有被邊緣化,而是作為一門學科教師逐漸被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等認可。
為什么會有“邊緣化”的感覺
為什么很多人會感覺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呢?探討這個問題,需要從社會背景、信息技術課程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等多個方面尋找緣由。
1,社會環(huán)境導致“小科”文化的出現(xiàn)。一直以來應試傾向在中小學很嚴重,應試傾向直接導致出現(xiàn)了“小科”文化。信息技術學科與體育、音樂等學科一樣,作為非應試科目而受到歧視。而信息技術教師也自然不能夠與語文、數(shù)學等主科教師相比。
2,信息技術課程發(fā)展的不成熟也是原因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課程才逐漸得到發(fā)展。由于發(fā)展時間短,內(nèi)容體系與教學方法的不完善都導致信息技術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不牢固,自然有邊緣化的傾向。
3,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素質也是重要緣由之一。近年來,信息技術課程發(fā)展迅速,而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卻仍然沒有跟上發(fā)展速度,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普遍年輕、教學經(jīng)驗缺乏等,都使得信息技術教師自然在學校中缺乏話語權,從而具有邊緣化的表象。
走向中心——信息技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路
從學校的邊緣走向中心,是信息技術教師的發(fā)展之路。其實這些年以來,信息技術教師憑借著自身努力,正在得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認可。從教師信息技術全員培訓開始,信息技術教師憑借著自己的奉獻推動著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中承擔著教學、培訓和信息化建設等工作。不僅僅是教學人員,同時也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去。信息技術教師若想在學校中爭取自己的地位,就要有所作為,有為才能有位。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努力爭取自己成長的空間,不能一味空洞地呼喊自己的地位低下,而沒有作為。
信息技術教師要抓住課程改革的契機。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zhí)行者”,而要涉及課程的全部活動,包括規(guī)劃設計、資源開發(fā)、學習活動組織等。信息技術作為剛剛被社會認可的新學科,信息技術教師作為較年輕的教師群體,課程發(fā)展與教師成長的互動這一課題正可謂“任重道遠”。只有主動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究與實踐新課程理念并建立合作共同體,才能求得真正的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