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肯尼亞舉行了大選,總統(tǒng)齊貝吉宣布連任成功,該國最大的反對黨“橙色民主運動”則認為,齊貝吉和他的政黨在大選中舞弊,要求重新統(tǒng)計選票,結(jié)果全國主要城市陷入大規(guī)模社會騷亂之中,已有近千人在騷亂中喪生,30多萬人無家可歸。
我們關注的,是騷亂發(fā)生國的一戶普通人家——86歲高齡的老奶奶薩拉·奧巴馬和她的大部分子孫。她們住在肯尼亞基蘇木附近一個地圖上難以找到的小村莊里。由于薩拉丈夫過早地去世,她靠一雙手養(yǎng)活了四男五女九個孩子。除了斯瓦希里語,她和九個孩子都能講英語,因為直到1963年的時候,肯尼亞還是英國的一塊殖民地。
薩拉的九個孩子里面,最有出息的當數(shù)1936年出生的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老奧巴馬)。年輕的時候,他給英國殖民老爺當廚子,有幸進了教會學校,因為成績優(yōu)異備受老師青睞,教會后來替他申請一筆獎金,送他到夏威夷大學讀書,這成了老奧巴馬脫胎換骨的基石。在夏威夷大學,他繼續(xù)保持優(yōu)異的成績,組織了學校里第一家外籍學生社團,還贏得白人姑娘雪莉·安·鄧納姆的芳心。1960年,兩個年輕人走到一起,婚后第二年生下兒子巴拉克·奧巴馬(小奧巴馬)。46年之后,這個孩子成為第一個宣布競選美國總統(tǒng)的非洲裔候選人。
在遙遠的肯尼亞,在薩拉簡陋的土屋里,貼在墻壁上的一排照片紀錄了自己后代的成長:兒子老奧巴馬和家里人的合影,他的大學畢業(yè)證書……最新的一張,是孫子小奧巴馬不久前從美國寄回的一張競選海報:“他給我們寄來一個厚厚的郵件,里面都是和競選有關的東西。我自己留了一張海報,把其他的分給村里的老鄉(xiāng)?!薄贿^,老鄉(xiāng)們有沒有心情關心這些宣傳品,就得另說了。
是啊,大洋彼岸的美國選戰(zhàn),哪里比得上家門口發(fā)生的這場騷亂真切、血腥?41歲的賽德·奧巴馬是薩拉最小的孩子、小奧巴馬的親叔叔。1月9日,賽德到基蘇木走了一趟(他在基蘇木某家公司擔任技術(shù)員),“平生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世界末日”。他看到,熟悉的城市面目全非,每條商業(yè)大街都遭過洗劫。騷亂暫時平息以后,城里五家太平間全都停滿了遇難者,男人、婦女、甚至兒童,“很多人死于槍擊,也有人被大砍刀奪去性命”。
經(jīng)歷過無數(shù)風雨的薩拉,現(xiàn)在常懷念過去的日子:“假如英國(前殖民者)的老國王喬治現(xiàn)在來一趟肯尼亞,肯定會大吃一驚。他絕不會想到,自己治下這塊既摩登又文明的土地,竟然能變成現(xiàn)在這副糟糕的模樣!”英國人留給薩拉的,不是殖民者趾高氣揚的統(tǒng)治,而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他們沒來之前,我們穿的是獸皮。沒有他們,我們不知道什么是糖,更別提小汽車了。”
老奶奶的一家構(gòu)成這個世界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剖面。我們沒辦法責怪薩拉奶奶不夠“革命”,因為她的“懷舊”情緒,反映出非洲一些國家在獨立后面臨的共同困惑:如何才能實現(xiàn)平穩(wěn)發(fā)展?誠然,許多非洲國家獨立后遇到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難題,差不多都能從殖民者身上追溯到源頭,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非洲許多國家依然內(nèi)亂難平,經(jīng)濟低迷,以至于有些人自我解嘲說:“早獨立不如晚獨立,晚獨立不如不獨立”,這又是什么原因?用小奧巴馬叔叔的眼光解讀肯尼亞的騷亂:“部族矛盾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真正的原因,是腐敗的上層勢力爭奪國家資源而釀成的一場悲劇?!背v史的原因、外部的原因,阻礙自身發(fā)展的絆腳石,仍在一些非洲國家內(nèi)部不斷滋生。
老奧巴馬和小奧巴馬是依靠個人奮斗改變命運的典型。但是在一個以白人為主流的國家,有色人種的成功,背后都有一筆辛酸。老奧巴馬曾有兩個選擇:到紐約某所大學執(zhí)教,可以帶妻兒一起過去;到哈佛大學執(zhí)教,但只夠養(yǎng)活自己。為了夢想,他選擇了哈佛,結(jié)果失去了婚姻。在曼哈頓,小奧巴馬遇到過拒絕搭載黑人的出租車司機。對小奧巴馬來說,遙遠的故鄉(xiāng)只是賜給自己一身黑色皮膚的地方,自己僅在1987年蜻蜓點水般回去過一次。小奧巴馬從小生活在白人的世界,除去融入這個社會,他沒有別的選擇;可是參加競選的時候大家卻眾口一詞:他的根當然在非洲。
在肯尼亞,騷亂沒有波及到老奶奶薩拉·奧巴馬生活的小村莊,她像平常一樣忙活個不停,從來沒有想過向?qū)O子尋求幫助。很多人勸她躲躲,她卻回答說,自己的腿腳還夠硬朗,假如有了危險,“一個人完全跑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