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讀者郭明敬:《上海故事》2008年第4期刊登的《神槍手》,是一篇富含哲理的作品。只1000多字的篇幅,卻生動地刻畫了多位軍人的形象——軍長、團長和士兵鄭劍等等。昔日的神槍手當了軍長以后,依然喜歡射擊,人們?yōu)榱擞懞盟?,次次報靶都給他滿意的結(jié)果。他與新神槍手鄭劍比試時,鄭劍給他裝的是沒有彈頭的空包彈,報靶的依然如故,報他5發(fā)子彈打了47環(huán)……這個故事一方面抨擊了當今社會阿諛奉承的陋習,另一方面也弘揚了實事求是、勇于反思的可貴品質(zhì),寓意深刻,值得一讀。
陜西讀者陳博清:《上海故事》2008年第4期刊登的《是他,就是他》一文,講述了王局長飲酒駕車“撞倒”老人后的一連串故事,發(fā)人深省。故事緊緊揪住讀者的心,把王局長在事故后的種種表現(xiàn)和心路歷程展示在讀者面前……事故面前,老人堂堂正正的心地,讓包括王局長、小張司機、老人的兒子等一干耍小聰明的人自慚形穢。故事獨特的構(gòu)思令人耳目一新,高遠的立意更讓讀者經(jīng)歷一次心靈的洗滌。
編輯部:悠閑的午后,一杯香茶,一篇好文,心情豁然開朗。讀好故事猶如品茗,初看時解渴過癮,再細讀滋潤心田,掩卷后悠然回味。親愛的讀者,您看了我刊的故事后是否也如品茗?若有所感、有所悟,歡迎給本欄目投稿,與大家分享。
(本欄目歡迎讀者積極參與,一經(jīng)采用,即致薄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