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有三大怪現(xiàn)象:
1.沒有經(jīng)驗,拿孩子做實驗
現(xiàn)在大部分的家長教育孩子,他們往往僅憑自己的天賦和想象在教育他們的孩子。而教育是一項對一般人來講非常陌生、復(fù)雜又困難的事情,要做好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家長看到自己的無力之后,開始尋求幫助,但往往投師無門,市面上教育書籍很多,但選擇需要能力,家長往往被這些書弄得眼花繚亂。
但奇怪的是他們居然邊看書邊聽講座就把他們稱之為“小太陽”的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了。我知道如果他們邊看菜譜邊做菜,肯定會做失敗好多次,而且這樣做出來的菜,他們肯定是不吃的。
2.口頭上說重視,教育卻投入不足
這里的投入首先是時間投入,很多家長特別是女家長們總是陷入一個困境:自己要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怎么教育孩子嗎?他們往往最后選擇了自己稍微了解一點。其次是資金,我見過很多的家長,他們會承諾孩子,如果孩子學好了,給孩子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買輛車,或者花十幾萬出國玩一趟,但他們舍不得花一點點的錢為他們孩子的教育投資??赡芩麄冃睦镎J為,給孩子買了車,這車是孩子的,如果投資了教育,這錢就是花給教育機構(gòu)了。他們很多時候自認為非常重視教育,但在教育上的投入遠沒有在他們其他的簡單愛好上的投入。有時候覺得他們跟我們國家的政策很相象,談起教育來都是萬分重視,但投入時總在打折扣。
3.素質(zhì)有限,不愿自己改變
他們自身某方面的素質(zhì)也許不錯,但總體上不適合對孩子的教育,他們的某些個性也許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說起來他們都明白,但就是沒有勇氣做。他們往往對自己這一生的學習已經(jīng)放棄,所以他們只會干巴巴地教育孩子們學習很重要,要好好學習,要對學習感興趣,但由于他們從來自己沒有從心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從來不好好學習,也從來沒有對學習產(chǎn)生過任何興趣,所以當他們說給孩子聽時,孩子當作耳旁風。他們教會孩子的不是好好學習,而是教會孩子可以說一套做一套。
對孩子的口頭上的教育影響是十分有限的,這就是為什么社會上有那么多學校、那么多老師、那么多專家,對孩子的影響仍然十分有限。這種影響遠不如孩子生活中的一些耳濡目染的小事情對孩子的影響。我國古代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也說:“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
在咨詢過程中,我經(jīng)常跟家長開玩笑說:把一個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您就是欠他的!
家長僅僅是因為他們把一個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上,而決不是因為他們具有了教育孩子的能力才成為家長的。
但不管您能否勝任,您都必須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所以家長是一種職稱,而不是人稱!但幾乎沒有人把家長當成職業(yè)來考慮。在教育孩子上,家長是責無旁貸的——家長是職稱,不是人稱,家長意味著責任!
各位家長,教育孩子不是業(yè)余愛好,而是您的職業(yè)??!
作者簡介:
唐曾磊
學者,著名教育專家,思維方法研究專家,現(xiàn)任國家養(yǎng)成教育總課題組副組長,中國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項目專家,北京基本文化發(fā)展機構(gòu)執(zhí)行長,全國養(yǎng)成教育示范基地總負責人。長期深入研究思維、教育和學習方法,特別是在快速提高學習素質(zhì)、改變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績方面見解獨到,先后出版《超級創(chuàng)新記憶》《愛學習會學習》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