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魔鬼與之相伴
1542年12月8日,在蘇格蘭的福克蘭宮,瑪麗·斯圖亞特的父親、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獲知女兒瑪麗·斯圖亞特出生的消息,預(yù)言道:“魔鬼與之相伴。它隨一個小姑娘而來,也會隨一個小姑娘而去!”這時的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關(guān)系正是復(fù)雜的時期。統(tǒng)治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為了對抗英格蘭的控制,一直與法國保持密切的關(guān)系。
1542年,瑪麗的父親、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去世,出生僅六天的瑪麗成為了蘇格蘭的女王。第二年,尚在襁褓中的瑪麗在斯特林城堡的王家小禮拜堂加冕為蘇格蘭女王,這場加冕在歐洲一時成為街談巷議的焦點(diǎn)。
面對蘇格蘭的步步緊逼,攝政的瑪麗·德·吉斯與法國國王定下了“城下之盟”,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打算通過蘇格蘭年幼的女王瑪麗與自己剛出生的兒子——王太子弗朗索瓦的聯(lián)姻來統(tǒng)一法國與蘇格蘭。就這樣,五歲的瑪麗被送到法國王宮?;顫娐斆鞯默旣愒诜▏鴮m廷里度過了十年的童年時光。她身邊有自己的小朝廷,是由兩個大臣,兩個有一半血緣關(guān)系的兄弟和“四瑪麗”(即四個和她相同年紀(jì)都叫瑪麗的女孩子,她們分別來自蘇格蘭四個顯貴的家族)組成。
在法國,瑪麗成為宮廷之中的寵兒。她受到了法國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當(dāng)教育生涯結(jié)束時,她已掌握了法語、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加上她原先的母語——蘇格蘭語。她學(xué)會了兩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并學(xué)習(xí)了馬術(shù)、訓(xùn)鷹術(shù)和縫紉。
婚姻——情感與權(quán)欲的糾纏
1558年,年僅16歲的瑪麗在巴黎圣母院嫁給了法國王太子弗朗索瓦,也就是日后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作為國王的第一任丈夫?qū)旣悗У搅巳松膸p峰。巔峰上的風(fēng)景固然讓人留戀,但卻終究是短促的,婚后兩年,隨著弗朗索瓦的早逝,瑪麗的人生也開始從巔峰處慢慢下滑。
1565年,瑪麗出人意料地嫁給了達(dá)恩利勛爵亨利·斯圖亞特,這個同時具有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室血統(tǒng)的男人,婚后不久便顯露出其傲慢自大、貪求權(quán)力的本質(zhì)。瑪麗賦予斯圖亞特蘇格蘭國王的榮耀,而這個男人卻用可恥的行為背叛了她的信任。當(dāng)斯圖亞特伙同反叛瑪麗的貴族組織一同襲擊瑪麗的寵臣之時,他們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1566年7月,瑪麗產(chǎn)下一對雙胞胎,但她卻宣稱孩子的父親是博斯維爾伯爵四世——詹姆士·赫伯恩。而此時的斯圖亞特正重病纏身,被安排在愛丁堡的一幢別墅里康復(fù)。1567年2月,別墅里發(fā)生了一次爆炸,爆炸發(fā)生后,人們在花園里發(fā)現(xiàn)了已經(jīng)咽氣的斯圖亞特。他看起來是被掐死的。這一事件原本是對瑪麗的一種解脫,卻不想徹底敗壞了她的名譽(yù)。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博斯維爾身上,認(rèn)為是他刺殺了斯圖亞特,由此招致了一場對博斯維爾的審判。雖然最后法庭宣判他無罪,但瑪麗“弒夫”、“蕩婦”的名聲從此便如影隨形。
博斯維爾伯爵四世,瑪麗的第三任丈夫,這個男人燃燒了瑪麗的激情,也為她拉開了另一場悲劇的序幕。在女王瑪麗的詩中曾這樣寫道:“我把我在塵世間擁有的一切,捧到他的腳下:我的兒子、榮譽(yù)、生命、國家和臣民。我這顆順從的心,只屬于他一個人。在這世上我別無他愿,只求無論艱難險阻跟隨他?!钡?,在權(quán)欲的極大誘惑下,這個男人更多看重的是瑪麗給他帶來的無限尊貴和榮耀的王冠,而不是一個女人甘愿匍匐在他腳下的癡心。早已遍體鱗傷的女王,用蒼白無力的詩句預(yù)言了自己悲情的結(jié)局:“為了他,我拋棄了名譽(yù),我們生活中幸福的源泉。拋棄了良知和尊嚴(yán),拋棄了家,在自己的祖國遭人唾罵……”在一場政治斗爭中,為了救自己的丈夫,瑪麗被反叛的貴族們帶到愛丁堡,囚禁在列文湖城堡,這個城堡坐落在列文湖中央小島上。1567年7月,瑪麗在城堡里流產(chǎn)了,她被迫將王位傳給只有一歲大的兒子詹姆士。
死——以王者的最高姿態(tài)謝幕
1568年5月,瑪麗被伊麗莎白一世的軍官囚禁在卡萊爾城堡,在囚禁期間,她說了那句名言:“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我死即我生),并將這句話鑲嵌在她衣服的花邊上。此后,瑪麗度過了長達(dá)18年的“囚徒”生活,其中大部分的時間,瑪麗被軟禁在謝菲爾德城堡和謝菲爾德莊園。
1587年,一心想推翻伊麗莎白一世的西班牙國王勾結(jié)英格蘭天主教勢力,圖謀扶持瑪麗奪取英格蘭王位。這一政治陰謀泄露后,伊麗莎白一世決定處死瑪麗?,旣愑?587年2月8日在北安普敦郡佛斯里亨城堡被處以極刑,罪名是被懷疑卷入陰謀,企圖刺殺伊麗莎白一世。
但是,無論如何,瑪麗與生俱來的王家氣質(zhì)讓她從未失去作為女王的尊嚴(yán),哪怕是悲情的人生被推向悲劇的頂峰,這個女人也依然能夠用她從容優(yōu)雅的王者風(fēng)范完成人生最后的謝幕。在被送上斷頭臺的一刻,瑪麗女王為自己準(zhǔn)備了血紅色的內(nèi)衣裙和齊肘的血紅色手套,以免受刑時鮮血濺灑在她的衣服上太刺眼。即使是死,她也保持著王者的最高姿態(tài)。
美麗的女人和滿是血污的中世紀(jì)政治似乎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而瑪麗與政治的結(jié)合、與王權(quán)的聯(lián)姻注定了她在追求愛與幸福的道路上將會滿是艱辛與沉重。也正基于此,才注定了她悲苦、凄婉、充滿非議與譏諷的一生。
錯在誰?或許,錯在她不該生在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