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福
[專題解讀]
世界上最偉大的風(fēng)景無疑是人,因為人除了外表站立成一道風(fēng)景之外,人的心靈還能呈現(xiàn)出更激動人心的風(fēng)景。尤其是內(nèi)心的風(fēng)景,更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傆心菢右恍┤?,或狂放不羈,或蔑視權(quán)貴,或高揚自我的大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一副錚錚傲骨,脊梁上大寫著一個“我”字。
一
南陵別兒童入京①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②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③,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注釋】①公元742年,李白得到入京的詔書,他回南陵與家人告別,此詩作于此時。②萬乘:指皇帝。③據(jù)《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會稽人,后得到漢武帝的賞識,當(dāng)了會稽太守。
【賞析】
李白素有遠大的抱負,但在很長時間里都沒有得到實現(xiàn)的機會。天寶元年(742),李白已四十二歲,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異常興奮。他滿以為實現(xiàn)自己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并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
詩一開始就描繪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白酒新熟,黃雞啄黍,顯示一種歡快的氣氛,襯托出詩人興高采烈的情緒,為下面的描寫作了鋪墊。接著,詩人攝取了幾個似乎是特寫的“鏡頭”,進一步渲染歡愉之情。李白一進家門就“呼童烹雞酌白酒”,神情飛揚,頗有歡慶奉詔之意。顯然,詩人的情緒感染了家人,“兒女嬉笑牽人衣”,此情此態(tài)真切動人。繼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一邊痛飲,一邊高歌,表達快慰之情。酒酣興濃,起身舞劍,劍光閃閃與落日爭輝?!坝握f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边@里詩人用了跌宕的表現(xiàn)手法,在喜悅之時,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詩人曲折復(fù)雜心情的真實反映。“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痹姀摹翱嗖辉纭庇趾茏匀坏芈?lián)想到晚年得志的朱買臣。詩中的“會稽愚婦”,就是指朱買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淺輕視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會稽愚婦”,而自比朱買臣,以為像朱買臣一樣,西去長安就可青云直上了。真是得意之態(tài)溢于言表!
詩情經(jīng)過一層層推演,感情的波瀾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薄把鎏齑笮Α保嗝吹靡獾纳駪B(tài);“豈是蓬蒿人”,何等自負的心理,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練習(xí)]
1.開頭兩句詩人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概括。
2.本詩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來刻畫詩人的自我形象,請找出一種并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開頭兩句詩人描繪了一幅豐收、成熟的喜慶景象。
2.答案示例1:本詩運用了動作描寫的手法,詩人得知自己要入京后,“呼童烹雞”、“酌酒取醉”、“高歌起舞”,最后“仰天大笑”走出家門,幾個具有個性特點的動作,刻畫了詩人得意自信、躊躇滿志的自我形象。
答案示例2:本詩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手法,詩人為不能早點“游說萬乘”而苦,想“著鞭跨馬”,表現(xiàn)出詩人想盡快見到皇帝,實現(xiàn)自己政治理想的迫切心情,刻畫了詩人積極入世、充滿自信的自我形象。
二
【南呂】一枝花
不伏老
【元】關(guān)漢卿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當(dāng)當(dāng)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那,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賞析】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當(dāng)當(dāng)一粒銅豌豆”,第一句破空而來,充滿了語言的張力,那種桀驁不馴的情緒達到了高潮,詩人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逼人而來?!般~豌豆”這個比喻,賦予了作者堅忍不屈、與世抗爭的特性,在這一氣直下的五個修飾語中,體現(xiàn)了一種為世不容而來的焦躁和不屈,噴射出一種與傳統(tǒng)規(guī)范相撞擊的憤怒與不滿!在現(xiàn)實的摧殘和壓抑下,詩人對自身的憧憬又難免轉(zhuǎn)為一種悲涼、無奈的意緒。
這就不由得使我們想起被縛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羅米修斯,鷹啄食著他的肝臟,他卻昂首怒吼:“我寧肯被縛在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順奴仆!”他對自由的執(zhí)著,對人生的追求,甘愿以生命相交換!這里,關(guān)漢卿身上顯示的也是同樣的一種精神。他的憤怒,他的掙扎,他的嘻笑,也正是這種九死而不悔精神的回蕩!
正由于詩人對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正由于他對統(tǒng)治階級的堅決不合作態(tài)度,關(guān)漢卿才用極端的語言來夸示他那完全市民化了的生活。在這大膽又略帶夸飾的筆調(diào)中,深蘊一種豪情,一種在封建觀念壓抑下對個人智慧和力量的自信。至此,詩人的筆鋒又一轉(zhuǎn),在豪情的基礎(chǔ)上全曲的情感基調(diào)也達到了最強音:“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還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陰間),天那,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練習(xí)]
1.“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是不是表明作者自甘墮落,不求上進?為什么?最好結(jié)合元代的時代背景和元曲的形成情況做解答。
2.本曲多用三字的排比句,試從音節(jié)和句式方面分析其妙處。
[參考答案]
1. 不是,這是作者自己叛逆精神的表現(xiàn)。元代統(tǒng)治者壓制漢族知識分子,使那些有才華有作為的漢族知識分子無用武之地,只能將大好的文學(xué)才華施展在勾欄瓦肆的詞曲創(chuàng)作中,關(guān)漢卿針對這種社會現(xiàn)實,發(fā)出了自己不平的聲音。
2. 三字句,短促有力,如出膛的槍彈,最有殺傷力,最適合表現(xiàn)憤怒的情感,尤其是中間用“不”字支撐,更突出一種抗爭精神?!皶弊中纬傻娜侄叹?,仿佛是對蔑視限制作者的人的怒吼,將作者自己“向煙花路兒上走”的執(zhí)著氣魄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