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沙
爭取陽光
我老家有一片自留山,山上全是小小的松樹,風景秀麗,只可惜上山需爬羊腸小道,這些年除了獵人,少有村人上山,聽說這些上山小道也被柴草淹沒了。
前些天,我回老家,突發(fā)奇想,想去看看那片自留山。我?guī)Я瞬竦逗退?,從山腳開始攀登,耗時近兩個小時,終于攀到了山上。山上的景色讓我心曠神怡,更令人欣喜的是,自留山上的松樹已長高了。
但我發(fā)現(xiàn)一個十分奇怪的現(xiàn)象,山坡上的松樹是矮矮的,而山坳里的松樹株株筆直,足足超過山坡上的松樹一半左右。更為奇怪的是,山坳里的所有植物都要比山坡上的長得高,長得壯實。
我百思不得其解。記得十多年前,這些松樹都是一樣大小,而且當年山坡上的松樹長得要比山坳里的松樹更加茁壯一點,何以經(jīng)年之后,兩處的松樹會有如此大的區(qū)別?
回城后查了一些資料,方知這是松樹為了爭取陽光之故。山坳里背光,日照時間不足,所有植物都會努力朝有陽光的地方生長。而那些山坡上的松樹,很小的時候,可能最多地得到陽光雨露,但慢慢的,它們失去了對陽光雨露的渴望,生長速度反而比不上山坳里的松樹。
也許,某種人生的“矮小”和“高大”,與一棵樹的道理有關(guān),對陽光如果沒有了追求,那只會長成人生的“侏儒”。
選對位置
前段時間去黃山,在始信峰上看奇松,正好有位導游帶了一些日本游客在解說。聽導游說,黃山松大都是矮矮的,樹葉扁扁的,長不高,是因為與陽光有著關(guān)系。
導游說,黃山每年七成左右的時間是雨季,山頂之上少見陽光,于是松樹就很難長高。而在平地上,有陽光雨露,松樹不可能那么矮,棵棵可以長成參天大樹。
果然,當我行至北海賓館一帶地勢較為平坦之處時,我看到這里的松樹棵棵樹干挺直,高度有十幾米,與其他地方的松樹別無二樣。
是不是可以下這樣的結(jié)論,黃山上的奇松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之美,因為缺少陽光、缺少土壤,本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的松樹,變成了“武大郎”模樣長不高的無用之材。
與我同去的母親,看罷黃山上的松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要是這種樹干扭曲、矮矮的松樹長在自家的承包山林里,那定然砍了,變成柴火了。你想,這樣的樹,取不了材,留它作啥呢?
看來,不論是人還是物,一定要選對自己的位置。矮松如果長在黃山上,那是奇松;如果長在農(nóng)民的林場里,那就是廢松了。
人生的失敗和成功,在我看來,其間的玄機,就在這里。
(瀟湘無極摘自2008年8月25日《每日新報》)
怦然心動:
是對“陽光”的追求,讓逆境中的人生變得壯麗;是正確選擇的位置,讓富有個性的才干得以施展。山坳之松和黃山之松,讓我們?yōu)橹潎@的同時,也悟得了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