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龍
美國這個昔日的體育老大,為了挽回面子,早就開始在自己國內(nèi)悄悄按照獎牌總數(shù),而不是國際慣例的金牌總數(shù)來排名了。
北京奧運會的獎牌榜上,中國獎牌總數(shù)100枚,其中金、銀、銅牌分別為51、21、28枚,居獎牌榜首位;居第二位的美國,其獎牌總數(shù)110枚,其中金、銀、銅牌分別為36、38、36枚。兩相比較,美國的金牌數(shù)雖比中國少15枚,但其銀牌、銅牌數(shù)卻比中國各多17枚和8枚。據(jù)說,奧運會獎牌榜的位次,是按照金牌數(shù)多少的國際慣例排名的,既是慣例,各國的認可和遵從該是沒有問題的了。
但8月23日北京一家大報的一篇文章里說,鑒于金牌數(shù)落后中國,美國這個昔日的體育老大,為了挽回面子,早就開始在自己國內(nèi)悄悄按照獎牌總數(shù),而不是國際慣例的金牌總數(shù)來排名了。這向人們暗示,美國人對“中國第一,美國第二”的排名并不認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不事張揚地在國內(nèi)將其顛倒過來了。而對于美國人的這種做法,一些國人似也未必認可。
我一向不喜歡一些美國人在國際事務中以老大自居的霸道,尤其不喜歡美國高層的一些政界人物,動不動借口所謂的“國家利益”去欺凌、去侵占別的主權國家,比如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就曾先后出兵越南、巴拿馬、南斯拉夫、伊拉克等等。不過,撇開個人好惡不談,對美國人此次的做法,我倒是以為何妨另當別論的。
大概誰也不能妄斷,在美國人的頭腦里定有如此想法:既是“獎牌榜”,我按照獎牌總數(shù)來排名,這叫名實相符,如其不然,何不將“獎牌榜”改稱“金牌榜”呢?我坦言,在我的潛意識里,這種想法是常常冒出來的,及至從報上獲知了美國人的做法,我當然覺得它不無道理,在我看來,它至少也是一種可取的選擇。此其一。
其二,美國人作此選擇時,并未強加于人,而是在自己國內(nèi)“悄悄地干活”。似乎可以說,這樣做,在相當程度上表示了對國際慣例的遵從,也表示了對中國人民族自尊的尊重,而在其國內(nèi),則可收到維護美國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功效。謂之“一舉多得”,怕不為過。
其三,美國人以獎牌總數(shù)排名的做法,在客觀上,是對“以金牌論英雄”思維定勢的一種反撥。得金牌是英雄,得銀牌、銅牌也是英雄。中國女子曲棍球隊,雖不敵荷蘭女曲拿了銀牌,但她們卻創(chuàng)造了歷史最好成績,“曲”居亞軍,敗亦英雄。中國女排幾經(jīng)歷練,終得銅牌,報上贊之:金牌固珍貴,銅牌價亦高。誠哉,當以獎牌論英雄。
末了,請恕我直言:對美國人以獎牌總數(shù)排名的做法,譏之以“為了挽回昔日體育老大的面子”,是未免過于武斷而失之偏頗了。非獨如此,譏諷者宣稱美國是“昔日體育老大”,那么,今日的“體育老大”是誰呀?對此,言者固未明說,但聞者從這“不言”中,卻依然看到了自知之明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