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幫清
[作文題目1]
在浩如煙海的漢字里,“正”字的造型可謂橫平豎直,方方正正。在詞語里,詞頭前只要置有“正”字,這個詞便多含褒義。如,人以“正大”為高尚,物以“正品”為榮耀,事以“正義”得人心,做事以“正路”為途徑,是非以“正確”為標(biāo)準(zhǔn),人間以“正道”為滄?!渌€有諸如“坐得端,行得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身正不怕影子斜”等等名言警句,都道出了為人處事的真諦。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的提示,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以“正”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導(dǎo)引]
這是一個比較難寫的話題,“正”,似乎距離我們的實際生活很遠(yuǎn)。但,我們是否可以從下面一些角度打開思路呢?
在家庭中,我們有沒有聆聽過父母所講的“做人要走正道,心術(shù)要正”的教誨?那“不因饞而偷摘人家的瓜果”、“不因貪小便宜而玷污自己純正的品格”等事例,不正可以成為筆下生動的寫照嗎?
在學(xué)校里,我們有沒有記取過老師所講的“端正學(xué)習(xí)態(tài)度,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的叮囑?那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談話,那一回回耐心細(xì)致的教育,那一點點令人欣慰的進步……照此寫來,不正能夠凸顯出教育的偉大嗎?
在課本上,我們還記不記得孟子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包拯的“剛正不阿,秉公執(zhí)法”、文天祥的“正氣歌”?這樣,我們就可以以“正氣”為紅線,將眾多歷史人物的鮮活事跡串連起來,寫成一篇思路明晰、內(nèi)容豐實的好文章。
[實用素材]
滄桑正道
古書《高士傳》記載:春秋一個叫黔婁的官員,畢生追求“寧可正之不足,決不斜之有余”,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從來不取不義之財。黔婁死時,連一條殮被也沒留下,僅有一塊不大的舊布,這布蓋住頭就蓋不住腳。有人提議把布斜過來蓋,說這樣就夠長了。黔婁的妻子堅決反對,說“斜蓋固然有余,但先生一生不斜,一身正氣,死而斜之非其志也”。眾人聽罷,無不信服,遂“正而裹之”。
實際上,世間只要不是鼠偷狗盜之輩、貪官賄客之徒,大都是喜正、愛正、求正的。如講究做人的光明正大,作風(fēng)正派,走正道,講正氣,干正事等。歷朝歷代,也多要求為官者尤須“正”字當(dāng)頭,以“正”字為脊梁。所謂“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作文題目2]
很久以前,非洲人捕捉猴子的辦法是:用椰子殼鑿一個洞,里面放些猴子喜歡吃的食物;這個洞的大小只可以讓猴子伸著手進去,卻不能握著拳頭出來;每次,猴子都因舍不得放棄握在手中的食物,不愿松開拳頭而被捉。
請以“放棄”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導(dǎo)引]
生活中,有的東西是可以放棄的,如虛名、小利等,因此,我們有時要“學(xué)會放棄”。
比如,為了從根本上拯救中華民族,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從精神上療救中國人民,與反動派作堅強不屈的斗爭;為了維護生態(tài)平衡,減少洪澇災(zāi)害,國家實行退田還湖、退耕還林的政策,放棄部分農(nóng)田,以保護大片家園……
但有的東西卻永遠(yuǎn)都不能放棄,如尊嚴(yán)、責(zé)任、信念等,因此,我們有時還要“永不言棄”。
比如:為了發(fā)現(xiàn)耐久適用的電燈絲,愛迪生在失敗一千多次以后仍不放棄探索,真正體現(xiàn)出“發(fā)明大王”的本色;為了維護大漢的尊嚴(yán),蘇武在冰天雪地的漠北牧羊19年,手持漢節(jié),堅貞不屈,他永不放棄的是他心頭恒久的信念……
[實用素材]
籃球教練的執(zhí)教方式
美國一個著名的籃球教練,執(zhí)教于因為剛剛連輸了10場比賽而解雇了教練的大學(xué)球隊。
結(jié)果,第11場比賽打到中場時該隊又落后了30分。休息時每個球員都垂頭喪氣,教練問道:“你們要放棄嗎?”球員嘴里講不會放棄,可肢體動作表明已經(jīng)承認(rèn)失敗了。
于是,教練就開始問問題:“各位,假如今天是籃球之神麥克·喬丹遇到連輸10場,在第11場又落后30分的情況,喬丹會放棄嗎?”
球員道:“他不會放棄!”
教練又問:“假如今天是拳王阿里被打得鼻青臉腫,但在鐘聲還沒有響起、比賽還沒有結(jié)束的情況下,他會不會放棄?”
球員答道:“不會!”
教練接著問道:“那么,米勒會不會放棄?”
這時全場非常安靜。有人舉手問:“米勒是什么人,怎么連聽都沒聽說過?”
教練帶著一個淡淡的微笑道:“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因為米勒以前在比賽時選擇了放棄,所以你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不管這個球隊第11場比賽是否取得勝利,不管這個球隊今后有沒有取得驕人的成績,這位籃球教練的執(zhí)教方式都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你就有機會。
這,也是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