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作文
周末,孫子外孫兩個小調(diào)皮蛋破門而入。正端坐在沙發(fā)上靜心觀賞岳陽樓新景區(qū)電視專題片的我,不知所措,被他們糾而纏之,不得而休。孫子謝澤坤拉著我的手嚷,外孫易承葳抱著我的頭吵,要去岳陽樓玩。生性不愛動,總是不愿跑路的我,在嚷嚷不歇、吵吵不休的情形下,領(lǐng)著這對活寶登上了千古岳陽樓。
“新景區(qū)建于斯,與古樓攜手,屹立在岳陽古城之上,俯瞰洞庭湖,遙對君山島,頭枕楊子江?!蔽艺谟冒肷皇斓钠胀ㄔ捄屯ㄋ滓锥恼Z匯給他們講解時,孫子指著蒼勁有力的“瞻岳門”三個字對我說,這是曾任國家主要領(lǐng)導(dǎo)的華國鋒老爺爺親筆所書。我問小孫子咋知道的,答曰很簡單,是他爸教的。給我一個警示,看來我還不得信口開河喲。登上城樓,只見城樓中央,建有重檐軒亭,雕窗推門,古樸雅致。居高而眺,可攬城市風(fēng)貌,高樓林立,市景繁榮,交通如織,秩序井然;放眼洞庭,但見自然風(fēng)光,水天一色,一碧萬傾,白帆點點……
玩完瞻岳門,從兩座飛檐翹角的城門樓通過,爺孫仨踏進(jìn)了一條充滿明清古韻的仿古街——“汴河街”。沿著青石板路而行,兩側(cè)是青磚青瓦,雕窗畫棟,一派古香,一本古色,客棧、酒家、茶館、雕室、畫社、戲臺,古樸典雅,美不勝收。各式各樣的岳陽特產(chǎn),吃的、喝的、用的、玩的,琳瑯滿目,好不誘人。用不著吆喝,“我要咸的”,“我要甜的”,倆孫子捧起擂茶就喝。茶畢,沿街而上,每人的手里都是一大抱吃的玩的藝兒,我忙個不停地為他們講價付款。看著他們的臉,留連忘返的神色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里。
幾轉(zhuǎn)幾圈,小外孫總不聽從招呼,在綠草香花的伴隨之中,他沿階而下,我們只得隨著他走進(jìn)了濱湖的一級平臺。舉目之間,孫子喚我看沙鷗;俯首之間,外孫叫我看錦鱗。湖光、山色、綠樹、花卉、城墻、雕塑,他們指個不停,問個不停;我則看個不停,說個不停。當(dāng)我們的眼睛落在湖畔的石碑詩文上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劉禹錫等詩仙詩圣們的風(fēng)采,仿佛吸引了我的孫輩們。除潦草過甚的字要問問爺爺外,大都能讀之有聲,朗之有韻,看來他們還挺有興趣。
爺在畫中走,孫在景中行。爺孫仨在讀詩懷古,觀湖賞樓,感慨萬千之中,我們拾級而上,走過彎彎曲曲的游路,達(dá)民本廣場,過《政通人和圖》浮雕,在孫子的牽扯下,穿過大氣、莊重的“巴陵勝狀”南大門牌樓,進(jìn)入了岳陽樓的核心景區(qū)。嗅著姹紫嫣紅的花香,我領(lǐng)著孫子們徑奔岳陽樓,一字一句,一句一字,教他們讀《岳陽樓記》;一點一滴,一滴一點,講有關(guān)岳陽樓的故事。走出大門,我要他們背出一兩句話給爺爺聽聽,孫子脫口而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孫年小,在哥哥的幫助下也背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
孫子們尾隨在爺爺?shù)谋澈?,踩著爺爺走過的路,狂蹦亂跳,不知不覺,我們玩完了三醉亭、仙梅亭、懷甫亭來到了雙公祠。雙公祠內(nèi),陳列別致,微縮的岳陽樓景區(qū)模型、滕子京、范仲淹的生平事跡、歷朝歷代名家的詩詞歌賦,極力張揚的是一種可贊可頌的憂樂情懷。走出雙公祠,我問孫子外孫,今天的日記怎么寫。一個說,我寫我要發(fā)憤學(xué)習(xí),長大以后寫一篇與《岳陽樓記》齊名的《岳陽記》;一個說,我寫我要勤奮努力,長大后修一座憂樂宮,把更多的古代的今天的明天的范仲淹、滕子京展現(xiàn)出來。
我深深地親吻著孫子們的臉蛋,心里有一種吃蜜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