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 子
饋贈可以使你獲得快樂和健康,不是嗎?為什么西方有句諺語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你饋贈的同時,你已經(jīng)獲得了回報。在你坐汽車時你如果把座位讓給一個老人,他會給你一個慈祥的祝福,你把位子讓給一個孩子,他會給你一個甜甜的微笑,這樣的祝福和微笑難道不會給你新的一天,帶來一個好的心情和快樂的開端嗎?
你去過草原嗎?如果去過,那你肯定走過那個即富神秘氣息,又找不出什么特殊之處的敖包,你看到它只是一堆石頭。但是,在有些地方這堆石頭會很大很大,上面還飄著象征吉祥的哈達(dá)和彩帶,當(dāng)?shù)厝艘欢〞嬖V你,這是他們祭祀神靈和向神靈祈福的地方。在草原很少有磚石,你一定會驚異于這樣大的敖包是如何一磚一石壘羅而成。相傳一個大的敖包要經(jīng)歷好幾代人的堆積,無論路途近遠(yuǎn),只要路過敖包的牧人都要在敖包上恭敬地放上他們親手帶來的石頭,所以敖包越堆越高。牧人們認(rèn)為敖包越大,神就越愿意居住,就會越顯靈,人們就越喜歡前來祭祀,同時他們會帶來更多的石頭,使得敖包更加壯觀高大。藍(lán)天之下,在一波萬頃的草原中在很少見到磚石的地方一座座巍峨的敖包就這樣建成了。他們象征著一個民族內(nèi)在的凝聚力量和共同營造幸福的生活寬厚心懷,人們在一種信仰下的共同饋贈。使得信仰更加堅定,也使幸福更加充盈。試想一下,如果為個人祈禱方便,每個牧人只在自家前擺放磚石,那所有的敖包就只能是一些小小的石堆,那人們將如何能從中獲得神靈祝福和保佑呢?從草原敖包的故事里,我們是不是可以體會到,在淳樸的牧民心中所珍藏的最淺顯的道理,只有饋贈才有幸福和快樂。
我的一位維吾爾族朋友每當(dāng)吃東西的時候都要分給我一份,他說這是他們的風(fēng)俗,因為他們相信,只有慷慨的饋贈才會獲得更多的食物和幸福。我們知道維吾爾族是一個幽默、達(dá)觀、天性快樂的民族,如今我們知曉了他們樂于饋贈的風(fēng)俗習(xí)慣,我們就會更加了解他們?yōu)槭裁磿绱藲g樂過觀。
也許,對于每一個小小的饋贈我們并不一定會留意別人的反應(yīng),但是只要你注意觀察一下,就會有新的收獲。就連讓座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卻會感到饋贈的快樂。性格爽直的會不住聲地大聲說:“謝謝!謝謝!謝謝!”性格內(nèi)斂的會小聲地說:“謝謝你呵!”聾啞人會微笑地打個手勢,盲人會靦腆地笑笑,即使是又盲又聾又啞,他無法表達(dá),也會在內(nèi)心里默默地為你祝福。因此,我相信只要你觀察和了解到這一點,你就不會吝嗇自己那一點體力和一點精力或一點時間,你就會大方地把自己力所能及的饋贈送與他人。饋贈不僅使我們得到感激的祝福,還使我們內(nèi)心得到平安的凈化。當(dāng)我們在把座位讓給別人的時候,我們會相信當(dāng)我們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即將年邁的父親母親,在不同城市里也會得到同樣的禮遇。我們還會想到當(dāng)自己變老的時候,年輕人也會把座位讓給我們。這樣我們從內(nèi)心會得著一種安全感,我們就會知道人類的行為背后那種永恒不變和道德精神原則,并沒有被物欲的洪流徹底的裹挾而去。我們?yōu)榱糇∵@些對人類來說最寶貴的東西也作了一些努力,留下過一些痕跡,這會讓我們心安,讓我們內(nèi)心里生出一些驕傲和崇高。
我的父親是個喜歡饋贈的老人,所以他的身體很健康,今年86歲了。前幾天打電話來,給我講了一個饋贈的故事,我寫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父親學(xué)過園藝,喜歡在園中伺弄花草,他種在園子里的幾株月季,今年開得特別好,常得鄰居夸贊,父親也為此驕傲。不想一天早上卻發(fā)現(xiàn),最漂亮的那一株竟被人挖走。園子里留下一深深的洞,父親看著那個洞,心里也很空洞。但是他轉(zhuǎn)而又想:這人一定是像他一樣也很喜歡花,就決定真索性把這株花饋贈給他。于是父親就在樓前的告示欄里貼出了一個小告示:“那位拿走花的朋友,你肯定愿意每天站在花前去欣賞它的美麗,然而你的心里總是不會得著太多的快樂和平安,因為你知道這株花是一個老人養(yǎng)的,只要你在觀賞它的時候記著為這位老人祝福?!备赣H把花送走了便覺心安,心里不再空洞洞的。吃得好,睡得香,可是那位得著花的朋友卻吃不好睡不安了,一個早上,父親意外地發(fā)現(xiàn)他的那株月季又回來了。我問他“你快樂嗎?”他說“超??鞓?,失而復(fù)得是一級快樂?!边@使我更堅定了饋贈會得著幸福的健康的信念。
(編輯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