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俊
去不同國家如何選擇信用卡
外幣信用卡是出國者最有用的支付工具。外幣卡分為單幣卡和雙幣卡,單幣信用卡是指存款、信用額度均為外幣,并且應當以外幣償還的銀行卡,單幣卡只適合在境外使用。
雙幣信用卡是指存款、信用額度同時有人民幣和外幣兩個賬戶的信用卡,將人民幣和另外一種可自由兌換貨幣并存于一張信用卡中。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國內(nèi)各大銀行發(fā)行的雙幣信用卡系列共有約20種,以美元卡占據(jù)主流,同時還有人民幣/歐元卡、人民幣/港幣卡、人民幣/澳元卡、人民幣/日元卡等。美元世界通用,人民幣/美元雙幣卡基本適用于境外所有國家刷卡消費和預借現(xiàn)金。那么,去不同的國家,到底辦理哪種雙幣卡更好呢?
目前國內(nèi)的信用卡一般具有三個支付結算平臺:銀聯(lián)、VISA和MASTER,信用卡卡種也可分為三類:一是銀聯(lián)和VISA,二是銀聯(lián)和MASTER,三是單獨的銀聯(lián)卡。
去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依據(jù)銀行卡組織的網(wǎng)點分布和收費標準,可選擇不同卡種的雙幣信用卡。專家建議:一是若前往香港、澳門,銀聯(lián)卡絕對合算方便。銀聯(lián)信用卡在香港地區(qū)刷卡消費直接以人民幣結算,可節(jié)省1%~2%的貨幣轉換費用。二是前往東南亞一帶,可選擇VISA卡,原因是這些國家VISA卡組織布點廣泛,可確保刷卡更加順暢。三是如前往歐美國家,可攜帶MASTER卡。以工行、農(nóng)行、中行、建行和浦發(fā)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的雙幣信用卡為宜,主要是人民幣/美元卡和人民幣/歐元卡。如果去德國,可以選擇工商銀行的牡丹國際雙幣萬事達卡。四是如前往日本和韓國,建議帶VISA卡。日本和韓國的旅游點,基本都能使用信用卡。
境外刷卡如何避免貨幣轉換費
貨幣轉換費,是國際卡組織為了應對跨境、跨幣種資金清算的匯率風險,而向發(fā)卡銀行收取的費用,并不直接向持卡人收費。
專家表示,VISA等國際卡組織向發(fā)卡銀行收取的貨幣轉換費一般為1%。目前,美元/人民幣雙幣卡在非美元國家和地區(qū)交易時,貨幣轉換費一般為1%~2%,往往由發(fā)卡銀行在國際卡組織1%費用的基礎上自主定價。如浦發(fā)銀行雙幣信用卡境外交易貨幣轉換費,在境內(nèi)銀行中收費最高,為2%;而工商銀行VISA雙幣卡的貨幣轉換費為1%,并未向持卡人額外加收。
不同銀行的貨幣轉換費用有所不同,因此,在同等條件下,消費者可選擇貨幣轉換費較低的銀行。
如何盡量避免繳納貨幣轉換費?如果是在美國刷人民幣/美元雙幣卡,持卡人不必承擔1.5%手續(xù)費。在經(jīng)歷了20至56天的還款免息期之后,如果到還款當日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1%~2%,持卡人就可能因使用雙幣卡的美元賬戶而“略有盈利”。2007年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了7%,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升值幅度已超4%。雙幣卡持卡人境外刷美元已經(jīng)存在著廣泛的“理財機會”。
如果持卡人前往非美元地區(qū),如歐元區(qū),由于結算貨幣是歐元,持人民幣/美元雙幣卡消費,需要將美元折算成歐元,回國后用人民幣還款,又要將人民幣折算成美元,持卡人不僅面臨可能的匯率損失,還要支付1%~2%的貨幣轉換費用。因此,去不同國家,可選擇不同的雙幣信用卡,可以避免產(chǎn)生貨幣轉換費。(摘自2008年5月12日《理財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