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者,為民服務之人也。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一些黨員領導干部逐漸變得“養(yǎng)尊處優(yōu)”起來,成了連自己都覺得奇怪的“三不”干部。
一是不會講話。中國官場,“師爺”制度由來已久。只要是上了一定級別的領導,一般都會配有專、兼職秘書或主任,特別重要的領導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寫作班子——文字綜合科。大小會議,領導要講話,通常都是文字先行、材料先審。有時,就連簡單的會議議程的串詞或稱主持詞,都要準備得一應俱全。到時,領導只需按照秘書或主任準備的講話稿一路念下來即可。在這種秘書代筆的體制下,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逐漸地學會了打官腔,習慣了說大話,忘記了講真話、講實話,甚至變得不會講人話。
二是不會走路。自古以來,中國的顯要官員是不用自己走路的。古有官轎,今有公車,盡管現(xiàn)在一些地方已實行了“公車”貨幣化改革,但是一些主要領導在公車補貼拿著的情況下,還是有相對固定的“出租車”的。伴隨著官員配官車,“車輪腐敗”一直成為中國官場一個揮之不去的毒瘤。為了“安全”起見,一些官員自己升遷了,連司機都要帶上,而司機又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官員腐敗的“幫兇”。由于出門都有車輛,一些官員漸漸習慣了講排場、擺闊氣,就連下鄉(xiāng)慰問災民和困難群眾或者搞調(diào)研,都喜歡車水馬龍,前呼后擁,群眾看了雖不說列隊歡迎,起碼也得退避三舍。其實,浩浩蕩蕩的車隊過后,留下的是美名還是罵名,官員自己都心知肚明,但是他們一直樂此不疲地坐著官車,因為他們已經(jīng)不會走路了,更不用說能夠走進人民心中了。
三是不會做人。做官先做人,這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墒?,在一些官員那里,做了官,就不會做人了。因為做人最起碼的一條準則,就是誠實守信,而我們的一些官員已經(jīng)將之忘得一干二凈。為了撈取個人政績,不惜巨資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卻讓很多災民或困難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迎合上級歡心,竭盡獻媚讒言之能事,甚至編著瞎話蒙騙上級領導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為了耍官風擺官威,常常仗勢欺人,甚至揮拳傷人。由于一些官員失去了做人的起碼準則,也便失去了起碼的道德底線。揚榮棄恥,變成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拒貪避禍,變成了狂征暴斂和無惡不作。也正因為一些官員不會做人,他們也很難在為官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說話要說有用的話,走路要走光明的路,做人要做坦蕩的人。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如果連這三個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怎能擔當起“人民公仆”的身份,擔負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使命?
(倪洋軍/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