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建國初期的儀仗營

2008-06-21 10:12:22
文史月刊 2008年6期
關鍵詞:儀仗禮炮國賓

慕 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國際交往隨之增多。用儀仗隊迎送國際賓客,是一種重要的外交禮儀。為了適應外交工作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即成立了儀仗隊。早期的儀仗隊只有一個排,隨著任務的增多,來往客人的等級也越來越高,儀仗隊也由小到大,逐步走向正規(guī)。到1953年6月,正式成立了儀仗營。依仗隊員們,牢記祖國人民的重托,以飽滿的精神,嚴整的軍容,威武的雄姿,剛健的步伐,心里涌唱著“我們是黃河的波濤,我們是長江的巨浪,我們是偉大祖國的保衛(wèi)者,我們是人民的革命武裝”的中國儀仗隊曲,為國家圓滿地完成了一次次重要的迎送外賓任務,在客人面前展示了我們的軍威和國威,為共和國贏得了榮譽,為八一軍旗增添了光輝。

儀仗營的誕生

儀仗營同共和國幾乎是同時誕生的。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我們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10月2日,蘇聯(lián)政府首先宣布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隨后,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朝鮮、蒙古等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相繼宣布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

中國迎來的第一位外賓是蘇聯(lián)駐中國大使羅申。1949年10月16日,羅申要正式向毛主席遞交國書,中央確定用儀仗隊和軍樂隊舉行歡迎儀式。當時將組建儀仗隊迎賓的任務交給了警衛(wèi)營。警衛(wèi)營接受任務后,立即著手組建儀仗隊,決定編制放在警衛(wèi)一連,人員在全連范圍內挑選。為了完成好第一次迎賓任務,儀仗隊一組建即開始突擊訓練。

訓練什么?怎樣訓練?幸好,這支部隊還不是初次迎接外賓,多少有一點經驗。早在1946年3月,美國總統(tǒng)特使馬歇爾要來延安調解國共兩黨關系時,就曾緊急從南泥灣一個團選拔出500名戰(zhàn)士,臨時編成3個連,經過短期緊張訓練,執(zhí)行過一次迎賓任務。馬歇爾來時,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陪同下,在機場檢閱了這支臨時組成的儀仗隊,任務完成的很好。檢閱完后,臨時儀仗隊隊員各自回到了原單位。這次訓練參考過去的訓練方法和新增加的訓練內容,很快形成了訓練方案。訓練開始,著重進行隊列和隊形變換及各種步伐和各種禮節(jié)訓練。禮節(jié)主要有注目禮、持槍護槍禮、推槍護槍禮和托槍護槍禮。

在歡迎羅申大使時,由于時間緊、任務急,儀仗隊來不及做禮服,為了顯示儀仗隊威武雄壯,首先決定儀仗隊員服裝暫著繳獲的日軍呢料軍衣、馬褲、馬靴、鋼盔,手持上刺刀的日軍三八式步槍。歡迎儀式是在中南海勤政殿進行的。當軍樂隊奏完兩國國歌時,大家按著隊長洪亮的口令,列隊向客人行注目禮。隊員們動作整齊,精神飽滿,任務完成得十分順利。對此,各級首長和外交部的同志們都很滿意。

迎賓儀式結束后,大家高興得不得了。隊員們有說有笑,各自談論當時自己的感受。是啊,第一次為共和國迎接外賓,心情能不激動嗎!晚上,大家躺在床上,浮想聯(lián)翩,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一直沉浸在自豪的幸福感中。

隨著我國的發(fā)展壯大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同我國建交的國家日益增多,對我國進行友好訪問的外國領導人和外交使節(jié)越來越多。于是,對執(zhí)行國家禮儀任務的儀仗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1952年9月28日,蒙古人民共和國總理澤登巴爾率領政府代表團要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上級明確指示,歡迎的氣氛要熱烈,場面要隆重。為了做好迎賓的準備工作,儀仗隊事先進行了歡迎儀式的預演。由于隊員個頭不齊,年齡差距較大,身材不勻,氣質不高,難以形成一個威嚴雄壯的整體,不能很好地展示出我們的軍威和國威。上級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不得不臨時決定,把這次迎接外賓的任務交給來京參加國慶受閱的長春第七步兵學校承擔。由此,上級感到組建一個正規(guī)、合格、隨時能高標準完成國家迎接外客任務的儀仗隊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于是,1953年6月正式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儀仗營。儀仗營由公安警衛(wèi)師警衛(wèi)營和第2團3營抽編而成,下轄4個連隊。原警衛(wèi)營1連和2連,為儀仗營1連和2連;第2團3營的9連和10連,為儀仗營的3連和4連。每個連隊編制為178人。儀仗營歸公安警衛(wèi)師領導。

儀仗隊的編制好定、服裝好做、武器好換、任務好下,而人員難選。為了祖國的榮譽,儀仗隊要塑造良好的中國軍人的形象, 這就要求隊員們要有良好的身體條件和軍人素質,一般要五官端正,體魄強健,身高1.73米至1.77米。

隊員條件確定之后,緊接著在全師萬名干部、戰(zhàn)士中進行選拔,同時還派人到一些兄弟單位進行挑選。為把條件好的干部、戰(zhàn)士選入儀仗營,師長劉輝山、政委張廷幀、參謀長古遠興分頭下去,逐個考核,嚴格把關。往往選一名隊員,要經過反復對比衡量,才能定下來。最難選的是營長。營長在舉行迎賓禮儀時是現(xiàn)場唯一的指揮員。因此,不但要有好的相貌和身材,而且嗓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說話要流暢有力。師領導絞盡腦汁,把所有的干部排隊比較,最后選定了王立堂任第一任營長,翟白元任教導員,韓俊章任副營長,劉玉明任副教導員。

王立堂一到職,儀仗營立即召開了成立大會。師首長到會祝賀并講了話,對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儀仗營的同志們采取各種形式表示一定不辜負領導的期望,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從此,儀仗營誕生了。

艱苦的訓練生活

儀仗營的成立大會,無異是訓練的動員大會。大會過后,全營同志便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繁忙的訓練之中。根據(jù)上級“打基礎、向正規(guī)化邁進”的指示精神,訓練內容主要是隊列、操槍和步伐變換及各種禮節(jié),其目的是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軍人姿態(tài)。為把訓練搞好,還從步校選調了周玉普、許廣證、宋姿等5名干部任參謀。這些參謀和隊員們打成一片,盡職盡責,為儀仗營成長和發(fā)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訓練生活非???,每天差不多要練8至10小時的正步和齊步走。簡單的重復,機械的動作,枯燥無味。特別是分解動作,按照口令,一步一動一停,每糾正一遍動作中,大家要“金雞獨立”單腿站立五六分鐘。特別是盛夏季節(jié),驕陽似火,有的同志身體弱支持不住,常常暈倒在地上,隊員們的衣服整天濕漉漉的,大家都累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躺在床上身體每塊肌肉和關節(jié)都痛。時間不長,全營同志的體重普遍下降。

苦和累沒有影響大家的訓練熱情。主要原因是干部以身作則,營長和大家一起操練,師首長經常親臨操場督促檢查。每天隊員們的身上有多少汗水,領導的身上也有多少汗水。更重要的是每個同志心里都有一種光榮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關系到軍隊與國家的榮譽。因此,在訓練中寧肯吃大苦受大累,也不能叫部隊和國家的形象受到損害。1連1排戰(zhàn)士謝安營,外表長得很好,訓練也肯努力,但有一個毛病,一端槍就不自覺的向左歪頭。為了改掉這個毛病,他自己想了個辦法,在衣服的左側插上個大頭針,端槍歪頭時,大頭針就扎脖子。他堅持了半個月,以后端槍再也不歪頭了。可是他脖子左側,卻被大頭針扎了一片傷痕。3排有個戰(zhàn)士叫張俊發(fā),腰有點弓,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后背綁了一根棍,吃飯、洗臉都不肯彎腰。隊員們?yōu)槭棺约荷眢w正直,經常腳跟、臀部、頭部三點成一線靠墻或樹站立。有的同志長年睡覺不用枕頭,甚至躺在床上還是立正姿勢。

在儀仗營,爭取成為一名優(yōu)秀隊員,是大家的共同目標。只要能使自己具備一個隊員應有的素質和條件,再苦再累都能克服。踢腿要有爆發(fā)力,大家就在自己的腿上綁兩個沙袋跑步;要求隊員有耐久力,同志們在太陽地上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曾做過一個不精確的統(tǒng)計:一個隊員3年走的正步合起來,等于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程;每人每天流的汗水集起來,兩年可達1噸;每人每年要穿破皮鞋7雙,腳上的雞眼平均6個。這些,都體現(xiàn)了“儀仗重于生命,事業(yè)高于一切”的儀仗精神。在苦練中,大家總結出許多經驗和方法,如:“三挺一瞪”、“兩快一慢”、“腰桿當家”、“踢腿帶風”,“落地砸坑”、“走似鐵流滾滾、站似青松挺立、坐如泰山不動”等。這些來自實踐的經驗和方法,對當時的訓練發(fā)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訓練越來越嚴格,要求也越來越規(guī)范。正步端臂距胸10厘米,兩腿踢步離地25厘米,兩腳之間相距75厘米,一分鐘110-116步,不能有誤差。每個班都有一把尺子和一塊秒表,一步一量,一步一測,不但要步伐準確,而且要剛勁有力,充滿朝氣。經過兩個多月的苦練,打下了堅實的隊列基礎,然后便與軍樂隊開始合練。合練又高了一個層次,要求隊員們要懂得音樂,要有較強的樂感,每一步要不快不慢地踏在節(jié)拍上。音樂、步伐、神態(tài)要合為一體,以顯示出部隊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并要求不論是列隊還是行進,橫著一條線,縱著一條線,斜著一條線,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條線。要達到這一要求,難度更大。然而,難度再大,也沒難倒有堅強決心和毅力的儀仗隊員。隊員們白天練,晚上練,節(jié)日練,假日練,操場上的磚地被刻苦訓練的步伐踏出了一個個小坑。師首長第一次檢驗那天,隊員們精神百倍地來到操場。在操場上聽到的是指揮員洪亮的口令聲、雄壯的軍樂聲和整齊有力的步伐聲。師首長高興地當場肯定了隊員們的訓練成績,表揚了大家刻苦訓練的精神。對于師首長給予的鼓勵,大家感觸很深,因為領導的表揚可是儀仗隊累酸了腿、軍樂隊吹破了嘴共同刻苦訓練得來的??!

為祖國迎賓受閱

儀仗營經過嚴格訓練之后,開始執(zhí)行任務。1953年11月的一天,外交部禮賓司打來電話說,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首相金日成元帥率領政府代表團,要來我國訪問,要做好迎賓準備。接到通知后,從全營挑出100名在訓練中成績優(yōu)秀的戰(zhàn)士,并選定了一名旗手、兩名副旗手,儀仗隊隊長由營長王立堂擔任。12日下午,奉命準時到北京站列隊迎接。當金日成首相乘坐的專列一停,周恩來總理便走上前去,同下火車的金日成熱情握手、親切問候。接著,隆重的歡迎儀式在懸掛中朝兩國國旗的站臺上舉行。隊長王立堂跑步向金日成首相報告,金日成首相在周恩來總理的陪同下檢閱了儀仗隊。儀仗隊整齊的隊形、一致的動作、英勇的神態(tài),向貴賓和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風采,順利、圓滿地完成了本次迎賓任務。

頭幾年迎接外國元首,沿用的是陸軍儀仗隊,到了1956年,開始改用陸、海、空三軍儀仗隊。三軍儀仗隊由151人組成,隊長1名,旗手1名,副旗手2名,隊員147名。第一次改用三軍儀仗隊迎接的是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蘇加諾。1956年9月30日,蘇加諾總統(tǒng)應毛主席的邀請來我國訪問。時值國慶節(jié)前夕,北京披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在交通要道豎起了高大的彩牌和標語塔,上面寫著“向蘇加諾總統(tǒng)致敬”、“亞非和世界和平萬歲”的巨幅標語,給節(jié)日增加了歡樂的氣氛。當時蘇加諾總統(tǒng)乘坐的是一架銀灰色的雙引擎飛機,毛澤東主席親自到機場迎接。歡迎儀式開始后,首先由軍樂隊奏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國歌,接著蘇加諾總統(tǒng)由毛主席陪同檢閱了這支新組成的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然后一起乘一輛敞篷汽車前往住所。離京時,蘇加諾總統(tǒng)再次由毛澤東主席陪同,在機場檢閱了儀仗隊。這次迎送外賓,大家深深感受到祖國在發(fā)展,儀仗營在成長。

迎賓,分為檢閱式和分列式兩種。在靜止狀態(tài),接受國賓檢閱,稱檢閱式;在行進間接受國賓檢閱,稱為分列式。迎賓的規(guī)格,根據(jù)國賓的身份而定。根據(jù)我外交部的要求,不論國家大小,不分社會制度,不分與我國親疏,都一視同仁,平等相待,熱情迎送。儀仗隊員感受最深的是迎接錫蘭(今斯里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1962年12月31日,班達拉奈克夫人應邀首次來我國訪問。錫蘭地處赤道附近,終年如夏,平均氣溫28攝氏度。這期間,北京已進入嚴冬,人們早已穿上厚厚實實的冬裝。當時周總理擔心班達拉奈克夫人經受不了氣候變化,指示儀仗隊禮儀要周到,動作要迅速,盡量減少在機場的停留時間。按照周總理的指示,在班達拉奈克夫人剛走下飛機時,執(zhí)行隊長王立堂就立即跑步報告,接著走分列式請貴賓檢閱。同志們精神飽滿,動作緊湊準確。從當時班達拉奈克夫人表情上看,她理解了儀仗隊員的心意,非常高興,十分感動。

任何事情,都會出現(xiàn)特殊情況,儀仗營迎賓,盡管事先做了充分準備工作,但到時候也還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儀仗隊員不會忘記,有一次在執(zhí)行任務之前,海軍隊的排長黃慶峰突然頭暈,當時沒有預備人員頂替,大家都非常著急。但冷靜一想,認為迎賓時間不長,吃點止痛藥片堅持一下就過去了。于是營長王立堂向在機場工作的友誼醫(yī)院醫(yī)生說明情況,醫(yī)生出乎意料的答復說:“不要著急,用不著吃藥,迎賓之前給他半杯葡萄酒喝就行了?!蓖趿⑻梅磫柕溃骸昂染撇痪透^暈了!?”醫(yī)生說:“你不懂,喝少量葡萄酒起鎮(zhèn)靜作用?!贝蠹野胄虐胍?,臨行前給黃排長喝了半杯葡萄酒,沒有想到,還真管用,黃排長的頭不暈了,順利完成了任務。從此,這事兒成了大家的趣談。還有一次,冬季迎接一位國賓,機場地面上結了許多冰;在分列式行進中,一個戰(zhàn)士“撲通”一聲滑倒了,他身邊的戰(zhàn)士手疾眼快一把將他拉起,繼續(xù)正步向前行進。這情景被國賓和陪同國賓的周總理看得一清二楚,當時他們都笑了,心里稱贊戰(zhàn)士們的機敏靈活。此事,也使儀仗隊員明白了一個道理,發(fā)生意外問題是難免的,但處理恰當會起到比正常還要好的效果。

每執(zhí)行一次儀仗任務,總結一次經驗教訓。因此,全營干部戰(zhàn)士的政治、軍事素質不斷提高,完成任務一次比一次好。1959年9月,越南胡志明主席前來參加我國國慶10周年慶?;顒?。胡志明主席下飛機后,在周恩來總理的陪同下檢閱了儀仗隊。當擔任執(zhí)行隊長的劉玉明教導員陪同胡志明走到排尾時,胡主席停下腳步,轉身送給他一枚象征著中越兩國友誼的紀念章。這枚紀念章的圖案為中越兩國國旗交叉,上面有鐮刀斧頭,下面有“友誼”二字,背面刻有“胡志明贈”等字樣。胡志明主席是來我國訪問次數(shù)最多的國家領導人之一,他每次來,儀仗隊都要迎送,他親眼看到儀仗營成長。今天他贈送紀念章,其用意也許是出于對隊員的鼓勵和贊賞吧!

禮炮連的增建

火炮是戰(zhàn)爭中殺傷力較大的武器,禮炮則是和平的天使。在隆重歡迎國賓和盛大慶典儀式上鳴放禮炮,是一項重要的禮儀活動。1949年10月1日,我國開國大典曾鳴放禮炮進行慶祝,但在1964年4月以前的迎送國賓中則沒有鳴放過禮炮。為了完善我國的外交禮儀和更好地迎送來訪的國賓,1963年6月,上級決定儀仗營增建一個禮炮連。第69軍第126團在國慶大典時曾多次執(zhí)行過鳴放禮炮的任務,這次組建從那里調來連長牛茂林和3名排長、24名炮手。7月31日,儀仗營召開禮炮連成立大會,師長曾紹東和副政治委員杜澤洲出席了大會,并宣布8月1日為禮炮連的成立日。

人員有了,就要配裝備。那些在戰(zhàn)爭年代功績卓著、早已退役的九四式山炮,炮身短,便于搬運,聲響也洪亮,于是讓它重新服役,繼續(xù)為共和國效力。為使禮炮發(fā)射時聲音整齊,特請軍械部門組織專人對30門禮炮的發(fā)射裝置進行了改進,由手工拉發(fā)改成電鈕操縱擊發(fā)。指揮員一聲令下,炮手一按電鈕,多門禮炮可在同一時間內發(fā)出同一聲響,也可以有間隙一聲一聲的響,根據(jù)需要而定。禮炮最早起源于英國的海軍,最大的戰(zhàn)艦裝有21門炮,21響為最高禮節(jié),19響次之。后來,這一禮儀從海上沿用到陸地上。1875年美國首先采用了這一禮儀,于是逐漸成為世界各國迎賓的一種方式。目前國際上歡迎國家元首或相當于國家元首時,鳴放禮炮21響;歡迎政府首腦或相當于政府首腦,鳴放禮炮19響;有陸??杖妰x仗隊迎送的國賓鳴放禮炮,只有陸軍儀仗隊迎送的貴賓則不鳴放禮炮。

鳴放禮炮在奏賓主兩國國歌時進行。鳴放禮炮要求非常嚴格,每一聲炮響都要有間歇。不管國歌演奏的時間長短,必須做到歌起炮響、歌止炮停,誤差不得超過一秒鐘。

蘇丹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主席阿布德,是用鳴放禮炮迎接的第一位國賓。1964年5月間,阿布德要來我國作友好訪問,確定在歡迎儀式上鳴放禮炮。禮炮連接到通知后,很快選出了優(yōu)秀炮手組成禮炮隊。他們根據(jù)軍樂隊提供的演奏蘇丹、中國國歌所需時間,精確計算了鳴放21響禮炮的間歇,并命配屬連隊的三輛汽車,提前將禮炮運往首都機場。5月16日下午6點,阿布德乘坐的專機在首都機場著陸時,儀仗隊、軍樂隊、禮炮隊早已做好了歡迎的準備工作。禮炮排成一字型,炮口朝向一方。當軍樂隊奏蘇丹、中國兩國國歌時,連長牛茂林沉著指揮,炮手按間歇時間有節(jié)奏地隨著國歌樂曲準確鳴放了21響禮炮。阿布德在劉少奇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陪同下檢閱了陸??杖妰x仗隊。

1964年中,先后用禮炮歡迎的國賓還有,來自紅海之濱的阿拉伯也門共和國總統(tǒng)薩拉勒,及前來參加我國建國15周年慶祝典禮的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剛果總統(tǒng)馬桑巴代巴、馬里總統(tǒng)凱塔,以及進行國事訪問的阿富汗國王查希爾。這一年,是鳴放禮炮歡迎國賓最多的一年。

禮炮連的建立,標志著儀仗營朝著正規(guī)化建設邁進了一步。

節(jié)日在天安門站崗受閱

50年代和60年代,每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和十一國慶節(jié),首都北京都要舉行集會、游行等大型慶?;顒?。儀仗營除了迎送國賓以外,還要在這兩個重大節(jié)日里,擔負天安門廣場的武裝標兵、群眾標兵和警衛(wèi)中央首長、保護人民群眾絕對安全等任務。完成這些任務,要求站立時間長、情緒始終飽滿,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良好的軍人姿態(tài)。這就需要有強健的身體和堅強的毅力。

為了完成好這一光榮重大的任務,一般都是提前一個月就開始艱苦訓練。站立訓練,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時間和加大難度。開始練習站立1個小時、2個小時,最后練習站立4個小時、5個小時以至6個小時。在訓練場經常有人像木棍一樣暈倒,跌得鼻青臉腫,甚至磕掉門牙。新兵比老兵暈倒的多,因為新兵心情過于緊張,掌握不好站立要領,站立時間一長,失去控制,暈倒在地上。而老兵站立時,站立要領掌握熟練,將身體重心適時在左右腿上倒換調整,使兩腿有靈活交替休息時間,就能達到站立時間長而不暈倒的程度,而且外人也看不出來。在訓練場上休息時也不準坐臥,就是回到宿舍,在食堂就餐,一般也都站著。盡管戰(zhàn)士們都年輕力壯、虎虎生生,但一天訓練下來,也是筋疲力盡,身子像散了架子,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好似過獨木橋。

經過一個月的嚴格訓練之后,大家雖然普遍曬黑了、累瘦了,但身體強健了,意志堅強了,每個人基本上能連續(xù)站五六個小時。達到了標準,就取得了標兵資格。最后,經過領導逐個審查考核,確定了一份標兵名單,抄報上級。

標兵有兩種:一種是武裝標兵,另一種是群眾標兵。標兵的人數(shù)和布置,根據(jù)大會的規(guī)模確定。擔負十一國慶節(jié)閱兵時的標兵為武裝標兵。1959年國慶閱兵時,挑選出的457名干部戰(zhàn)士,擔負武裝標兵。武裝標兵一律著儀仗禮服、戴白手套、穿黑皮鞋,分別佩帶“五四”式手槍和“五六”式半自動步槍。擔負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群眾游行時的標兵為群眾標兵。1954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時,派出群眾標兵227名,分別布置在天安門廣場、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處。群眾標兵一律著毛嗶嘰禮服,佩帶“執(zhí)勤”袖章和“五四”式手槍。標兵紀律非常嚴格,目光不能斜視,好似一尊尊塑像;兩腿像生了根,立正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不論刮風下雨,電閃雷鳴,蚊叮蜂蟄,或發(fā)生一些其他情況,都要巋然不動。

節(jié)日前夕,在天安門廣場一般要組織兩次預演、合練。預演、合練都是在夜間進行,為的是不影響市區(qū)的交通和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預演、合練的目的,一是讓大家熟悉自己的位置與任務范圍;二是檢查各方面準備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在1959年國慶10周年閱兵預演中,有9名武裝標兵暈倒在地上,當時都及時進行了人員調換。為防止標兵暈倒,需要增加營養(yǎng)、增強體質。平時和步兵伙食標準一樣,而在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期間,伙食費提高到三類灶的標準,以補充過大體力消耗。但是到了真正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又不能足吃猛喝。因為標兵在執(zhí)勤的五六個小時之內,不能大小便。這就得在臨執(zhí)行任務前兩三天,少吃飯,少喝水。為了解決既要限制飲食,又要有充沛的精力這一矛盾,采取了多吃雞蛋和水果,以保持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

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標兵一旦在天安門廣場前暈倒了,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為此,大家想了個巧妙的辦法,即在群眾開始游行時,由排長帶3名戰(zhàn)士,跟隨游行隊伍前進,如有哪個標兵堅持不住,需要替換,就按事先規(guī)定好的暗號,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褲縫夾動,排長帶領的3名戰(zhàn)士,就有一名站在他的背后,將其推離崗位,這名戰(zhàn)士就成了替補標兵,原來的標兵跟排長而去。

當游行隊伍全部通過天安門之后,廣場的學生便向主席臺擁來。這時,標兵手牽著手,形成一道沖不斷的鎖鏈,擋住如潮的人流不要越過標兵線。主席臺上宣布散會,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天安門場來往走動,而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仍不開放,標兵們撤至金水橋一線,嚴格控制這個地區(qū),并在每座橋上派軍官協(xié)助維持秩序,防止群眾被擁下金水橋河中。到了夜晚,一般要抽200多人,在金水橋一線維持秩序。有的白天當標兵,晚上當哨兵,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數(shù)十萬民眾觀賞五彩繽紛的節(jié)日焰火共度狂歡之夜,大家身體雖然很疲勞,但內心卻感到非常欣慰和振奮。

難忘中央首長關懷

吃苦在訓練場上,工作在中央首長身旁,這是儀仗隊的一大特點。因些,在與中央首長頻繁接觸中,得到了無微不至地關懷和愛護。往日那一幕幕動人的場面,一個個感人的情景,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今天幸福自豪的回憶。

建國后不久的一天,同我國建交的各國大使向毛主席遞交國書,儀仗隊員與軍樂隊在中南海勤政殿連續(xù)舉行歡迎儀式。領導為了減輕大家的勞累,決定中午送飯就地用餐。正當大家三人一伙、五人一群的在勤政殿前吃飯時,毛澤東主席微笑著健步向大家走來。同志們端著飯碗急忙站起,毛主席用手一一把大家按坐在原地,而后他看看這個同志碗里吃的是什么菜,又看看那個同志碗里吃的是什么飯。當他發(fā)現(xiàn)儀仗隊吃的是饅頭,喝的是雞蛋湯,而軍樂隊吃的是米飯和炒菜時,便問:怎么吃的不一樣?大家告訴毛主席,儀仗隊和軍樂隊是兩個伙食單位,軍樂隊伙食標準比儀仗隊高一些,今天是兩個單位的炊事班送來的飯菜。毛主席聽后說:軍樂隊動嘴,儀仗隊動腿,工作性質一樣,吃的也應該一樣,上級領導不應該給下級制造人為的矛盾。從這以后,軍樂隊和儀仗隊需要就地用餐,一律由外交部門統(tǒng)一送飯。每當想起這件事時,大家都深深感到,這不僅是毛主席對儀仗隊全體同志的關懷和愛護,而且也是對各級領導的一次很有意義的教育。

在完成迎接國賓的任務中,有儀仗隊全體的辛勞,也有中央首長的心血。每次執(zhí)行重大迎賓任務,中央首長都為隊員們考慮得十分周到,想得非常細致。1959年十一國慶前夕,應邀來我國參加慶典的外國代表團比較多,儀仗營組成兩個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分別由營長王立堂和教導員劉玉明帶隊,赴火車站和飛機場迎接國賓。王立堂按外交部規(guī)定的報告詞向來訪的代表團團長報告。在休息的時候,周恩來總理派人將王立堂叫進機場貴賓室,總理說:“王立堂同志,你為什么只向代表團團長報告?這樣不好嘛,人家來了一個代表團,怎么能只請團長檢閱呢?報告時,要報出代表團各位領導人的職務和名字?!比缓髥柾鯛I長:“這樣改你有什么意見?”王立堂給周總理敬了個軍禮說:“沒有!”可是他由于高度緊張,改動的地方沒有記清,又不好再找總理去問。正在他著急時,總理的秘書走了過來,將一張紙條遞給了他。王營長接過來一看,上面所寫的就是剛才總理改動的報告詞。他又喜又激動,心里立刻對總理充滿了崇敬之情。

報告要絕對準確無誤,一字不能加,一字不能漏。外國人的名字比較長,少則五六個字,多則十多個字,盡管在執(zhí)行任務之前背得滾瓜爛熟,但到時候出于精神緊張,執(zhí)行隊長向國賓報告時,也有“卡殼”現(xiàn)象。一次在火車站迎接越南總理,擔任司禮的一位連長,向國賓敬完禮后,不知說什么了,直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動,全隊同志焦急萬分。就在這時,敬愛的周總理在一旁提詞,“越南總理范文同”,才使他擺脫了窘境。事后,周總理說,外國人也是人,中國人也是人,我們不要怕他們,也不能看不起他們,要平等相待。周總理的話大家始終牢記心頭,對隊員們后來完成任務起到了巨大的鼓舞、激勵和指導作用。

機場、車站是迎送國賓的重要場所,也是儀仗隊員經常見到中央首長的地方。每次在迎送國賓時,中央首長幾乎都要看望儀仗隊,問寒問暖,為大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一次在車站迎賓,葉劍英元帥見隊員們穿的是馬靴,說這不符合我軍軍情,便同其他中央首長商量,建議改成矮腰黑皮鞋。不久軍需部門就拿出了樣鞋進行投產制作,從此,隊員們告別了馬靴,穿上了精制的矮腰黑皮鞋。還有一次,我們在機場等候迎賓,賀龍元帥提出要與儀仗隊合影。當時正是隆冬季節(jié),寒風陣陣,大家都穿著大衣。教導員翟白元見大家穿的大衣有新有舊,顏色深淺也不一致,想讓大家脫掉大衣拍照,但又怕同志們凍著,于是便說:“等迎賓結束后再照吧!”正巧,這時周總理和聶榮臻代總長在劉輝山師長陪同下,也來到大家面前。賀龍元帥把大衣新舊不一致的問題跟總理說了,周總理當即表態(tài)說,這個問題應該解決。于是聶榮臻同志即對劉輝山師長說:“回去你們打個報告送上來,咱們說辦就辦?!钡诙燔娦璨块T就來人給隊員量大衣尺碼,很快,儀仗營就穿上了統(tǒng)一而又合體的新大衣。

初始,儀仗隊每人只發(fā)一套禮服,因為經常執(zhí)行任務,臟了無法換洗。在一次執(zhí)行迎賓任務時,教導員翟白元便向聶榮臻元帥反映了這一情況,建議再給每人發(fā)一套備用。聶帥笑著說:“你這個兵比我有辦法,要想解決得快,就該向上反映?!焙髞?,翟教導員在一次迎賓時,向周總理說了這一情況,周總理當即就作了答復。

后來儀仗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在執(zhí)行禮儀任務時,天再冷也不準穿大衣,因為穿短衣輕便,走正步顯得精神。有一次,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在機場迎接外賓時,來到儀仗隊面前問大家冷不冷,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冷?!迸砜傠p目炯炯地環(huán)視一遍周圍地面上的積雪說:“數(shù)九寒天,怎么能說不哩!軍隊有著裝規(guī)定,冬季天氣冷就應該穿大衣,不然,大家凍病了,誰來完成迎送國賓任務?同志們一定要愛護身體。”打這以后,迎送國賓著裝遵照彭總的指示,從實際出發(fā),按季節(jié)著裝。

一件件小事,匯集了中央首長博大的愛。每當隊員們想到這些,渾身上下就有一股無窮的力量,這力量推動著儀仗隊員們去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圓滿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迎送國賓任務和其他任務。(責編 張瀟中)

猜你喜歡
儀仗禮炮國賓
閃耀天際的里程碑
中國國賓洞——桂林蘆笛巖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3:36
拉卜楞寺“道得爾”儀仗音樂的歷史梳理①
朝鮮時代鹵簿制度與儀仗軍服飾
在文字里棲息
中學語文(2019年20期)2019-08-19 08:58:58
南瓜臥秋遍地黃
中學語文(2019年22期)2019-01-30 06:32:43
此去不經年,后會終有期
“禮炮”1號:空間站技術的大膽嘗試
太空探索(2016年11期)2016-07-12 10:32:46
新年禮炮
永不消逝的禮炮聲
世界博覽(2015年20期)2015-09-10 07:22:44
磴口县| 嵩明县| 辽宁省| 宁海县| 安西县| 凤凰县| 香河县| 平阴县| 舟曲县| 商都县| 清远市| 阆中市| 车险| 马公市| 营口市| 莒南县| 武汉市| 东明县| 宝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安仁县| 厦门市| 邢台县| 安化县| 房山区| 黄冈市| 汉沽区| 南郑县| 平潭县| 仁怀市| 灯塔市| 封开县| 斗六市| 荣成市| 交口县| 抚州市| 喜德县| 定结县| 屏山县| 祁东县|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