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兩個孩子出生不久就被醫(yī)院診斷為“嬰兒型脊髓萎縮”,終生只能與輪椅為伴。更要命的是,在孩子分別才四、五歲大的時候,她們的爸爸又在一次意外中突然離開了人世。那一年,她才三十歲不到。
兩個癱孩子和一個女人,接下來的日子會是什么樣?
每天早上,她早早地就起床,先給大女兒穿好褲子,扶她靠在枕頭上坐起來,再穿上衣;給大女兒穿好了,再接著給小女兒穿。一般人穿衣服很輕松,但對娘兒仨卻是一項大工程,因為兩個孩子的肌肉和骨骼萎縮變形,稍一用力就會很疼,做媽媽的,動作需要輕得不能再輕,慢得不能再慢,給兩個孩子穿好衣服,每次都要花一個多小時。把兩個孩子整整齊齊地穿戴好抱到一邊后,她要疊好被子,再用水洗過的抹布擦干凈女兒睡覺時弄得臟污的炕面。這時,她才能直起身子,一邊捶著又酸又痛的腰,一邊拿來牙膏分別給兩個孩子擠上,再到廚房倒好水給兩人洗臉。洗漱停當(dāng)后,馬上又要給她倆喂早餐。然后,她把姐妹倆抱到輪椅上,給她們準(zhǔn)備好書、本子和筆,教她們讀書寫字。更多的時候,她總在不遠(yuǎn)的地方洗衣、拖地、做家務(wù)。她忙一會兒,就會跑過去,給兩個女兒動動胳膊動動腿——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她都要給女兒翻十幾次身子。
這樣辛苦繁忙的每一天,從女兒四五歲開始,一直到兩個女兒三四十歲,到自己滿頭白發(fā),她都是這么忙過來的,從來沒有間斷過。也就是說,這樣的一天,她簡單地重復(fù)了近萬遍,今后還要簡單地重復(fù)下去。
小女兒三十一歲生日那天,兩把輪椅三個人,娘兒仨在一起開心嘮嗑。
大女兒問:“媽媽,您就沒想過要改嫁么?”她簡單地答道:“沒有?!?/p>
小女兒問:“為我們倆受了一輩子累,您覺得值么?”她反問:“我多活一天,這世上就多有三條人命,怎么會不值呢?”
大女兒問:“這三十年,媽媽不是陪我們在家里就是陪我們在醫(yī)院,不覺得虧么?”她答:“女兒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這是我虧欠你們倆的?!?/p>
小女兒問:“您就不怕會有老到抱不動我們倆的那一天嗎?”
她還是簡單的一句話:“不怕。只要你們活著,我就要活著。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會有力氣、有辦法不讓你們遭罪?!?/p>
簡單的母親,簡單的日子,簡單的回答,深藏著的是不同尋常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