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聞
去年11月初,我赴德國波恩考察一家園藝公司。
德國人不喜歡浪費,我點了4道中國菜,其中有一道是牛肉炒青椒,還要了兩瓶啤酒。
半個小時后,菜肴和啤酒全被我們一掃而光。
施密特看著空空如也的盤子,朝我豎起大拇指,意思是“很好”。之后,他從桌上精致的牙簽筒里抽出一根牙簽,向著墻壁的一隅,用另一只手掌遮住腮幫,悄悄地剔起牙。我也抽出一根牙簽,剔著牙縫,隨后,將牙簽放進(jìn)碟中,等著服務(wù)生收拾。
施密特剔完牙,沒有將牙簽放在碟里,而是將其折斷,接著,從公文包里掏出一塊手帕,把幾截牙簽放在手帕上,對我說:“把你的牙簽也放在這塊手帕里?!?/p>
我不解,莫非他要變什么魔術(shù),或者要派什么用場?
只見他熟練地卷起手帕,將幾截牙簽包起來,放入公文包里面的夾層中。
我問:“您這是干什么?”
施密特說:“把它們帶回家,放入粉碎機(jī)里,渣粉還是一種極好的土壤蓬松劑?!?/p>
我說:“這種小得不起眼的牙簽,交給服務(wù)生處理不就得了嗎?”
施密特立刻嚴(yán)肅起來,正兒八經(jīng)地說:“據(jù)我所知,這家餐館暫時沒有專門粉碎牙簽之類物品的機(jī)器,一般都是扔進(jìn)廢物袋里。牙簽的一端像針尖一樣銳利,它可能把垃圾袋戳出一個小洞,臟東西就會漏出來,弄臟環(huán)境;牙簽裹在殘菜中,一旦被狗或貓吃掉,它可能卡住動物的喉嚨;如果清潔人員碰上它,有可能被刺破皮膚,甚至可能出現(xiàn)細(xì)菌感染……”
對一根小小的牙簽,這位先生竟然如此“小題大做”。
后來,我知道在很多德國家庭都有一種自己動手制作的家用小機(jī)器,專門用來粉碎木質(zhì)、竹質(zhì)之類的廢棄物。粉碎出來的渣粉,摻和少許肥料,撒在花圃中或草坪里,據(jù)說蓬松土壤的效果很好。他們美其名曰:這些東西來自自然,當(dāng)然要回歸自然。
劉述禮摘自《大眾閱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