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黃國西退休后,去了美國加州和兒子生活在一起。幾個月前,她接到老家學校電話,希望她在加州為母校物色兩個外籍教師。
黃國西去了一些學校,和他們談起聘用外籍教師的事情。令她感動的是,她得到當?shù)貛熒淖鹬?。他們很認真地聽她談話,去或者不去,都仔細說出原因。很快,黃國西為家鄉(xiāng)的學校物色到了兩個外籍老師。令她意外的是,當她電話告知家鄉(xiāng)學校時,老校長卻說他們現(xiàn)在暫時不需要外籍老師了,希望黃國西委婉地處理這件事情。
黃國西給家鄉(xiāng)學校打了很多電話,強烈說明這不是一句簡單的“要”還是“不要”的問題,是侵害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她請求老校長不要食言。最終,老校長對她電話的狂轟濫炸不厭其煩,只要一看是美國來的電話,就干脆不接。為此,黃國西決定親自回國一次。她找到老校長,老校長直接問道:“你究竟需要多少賠償以彌補你聯(lián)系外籍教師的辛苦?”
黃國西說:“我認為,既然說好要外籍老師,就不該中途變卦,如果實在有原因不需要,必須由當?shù)亟逃纸o美國加州發(fā)一個公開道歉函,證實你們有過此事。”
老校長認為黃國西小題大做。等黃國西回美國后,中方學校依然沒有為這件事情作出任何解釋。于是,黃國西再次回國。在她的強烈要求下,中方當?shù)亟逃纸o加州出了一份公開道歉函。登上回美國的飛機,黃國西似乎輕松了許多。當有人說她太較真時,她說:“我在乎的是我的信譽,在美國,即便一個普通的外來老年婦女都得到別人的信任,我想我不能輕易破壞這份誠信與和諧?!?/p>
[品悟]不錯,在當今流行的一句話“誰認真誰倒霉”里,其實折射出一個極度消極、做人標準喪失、明哲保身的社會現(xiàn)象。
只有當人人都在乎自己的信譽,社會才顯示出一種積極向上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