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你讀過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嗎?曹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三國演義》里最能表現(xiàn)曹操性格的,就是曹操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蹦憧?,這句話正體現(xiàn)了曹操的性格:奸雄。怎么樣,語言描寫可是刻畫人物性格的法寶!
“言為心聲”:語言描寫要先知道說話人所想
小朋友,每個人內心都是一個“小天地”。要是能知道別人怎么想的該多好??!其實也不難,能做別人肚子里的蟲子,還能通過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揣摩他的想法。尤其是語言,透過語言能看見人物內心的“小天地”。
寫好語言,先要把握人物所想。是言不由衷,還是有感而發(fā),是急于求成,還是另有打算……
“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成功語言描寫的標準
魯迅曾說:“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小說里寫對話的巧妙,以為并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卻能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可見,成功語言描寫的標準是: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效果。
人各有聲,聲各有調。語言描寫要能讓人一看就知道說話人是什么出身、籍貫、經(jīng)歷,更知道其文化層次,性格情趣。文化水平高的人,說話咬文嚼字;文化水平低的,說話就通俗易懂;有的人喜歡大聲說話;有的人喜歡輕聲細語……語言描寫,要繪聲繪色、惟妙惟肖。
內容、語氣、聲調:語言描寫三要素
小朋友,語言描寫不宜多,要少而精。因此,語言描寫要抓住主要要素來寫。語言描寫基本要素就是說什么,說話時的什么語氣、什么聲調。
我滿臉怒氣,扯了嗓子喊:“快拿來!那是我的!” “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怯生生地,聲音小得連我自己都聽不清。
你看,語言描寫一定要讓人看出當時說話人的樣子。第一則中的說話人就語氣生硬,大有一種不給不行的架勢。第二則,就體現(xiàn)對事情沒有把握,不知道別人會不會接受自己的陪禮道歉。
語言描寫就是指對人物說話時的內容、語氣、聲調等進行描寫。抓住這三個方面才能基本寫清語言。
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的影子
我們說話時,往往在其它方面也有相應的反應。尤其是動作描寫,就好像是語言描寫的影子,許多語言描寫都是和動作描寫結合在一起用的。比如:“他拍拍我的肩頭,笑著說:‘……’”;“他手指一抖,哭出聲來。”這些是伴隨著細節(jié)動作來寫的。
語言描寫的對象就是說話,人物說話構成有:說的動作,說的神態(tài),說的內容。所以,在語言描寫時結合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可是一個好辦法!
提示語的位置:語言描寫形式要富于變化
語言描寫的提示語就是用以引出說話內容的那部分文字。一般說來,語言描寫提示語的位置有五種:
1、提示語在前:媽媽摸了摸我的額頭,心疼地說:“我兒子(女兒)瘦了?!?br/> 2、提示語在后:“我兒子(女兒)瘦了?!眿寢屆嗣业念~頭,心疼地說。
3、提示語在中間:“我兒子(女兒)瘦了。”媽媽摸了摸我的額頭,心疼地說,“再可別感冒了?!?br/> 4、提示語在兩邊:媽媽摸了摸我的額頭,“我兒子(女兒)瘦了?!彼奶鄣卣f。
5、沒有提示語:這種形式必須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使用。
小朋友,語言描寫時,這幾種提示語的位置交替使用,會使描寫富于變化,表達形式上才不會單調。
小朋友,先介紹這些方法,試試用,也許馬上就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