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用空城計智退司馬懿的故事,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赡阒勒l是空城計的發(fā)明者嗎?它不是諸葛亮,而是三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話說諸葛亮失了街亭后心中郁悶,那天傍晚,他身著便服,帶了兩個隨從在西城中散步,實則上他是想借散步時琢磨出一個退兵的好計謀來。其時,西城內(nèi)的百姓也是人心惶惶。因為他們看到,那五千兵已經(jīng)分出一半押運糧草走了,而傳來的小道消息都是司馬懿的大兵快要到了。
諸葛亮正漫無目的地走著時,就聽到沿街的一處鋪面里傳出一陣陣笑聲、猜酒令聲。諸葛亮搖搖頭,心說,真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是與非。
他正要抬步離開,猛聽到里面有人高聲叫道:“三個工匠,個個頂亮?!?br/> 諸葛亮一聽,立時怒火攻心,真應(yīng)了一句老話,叫做:掉毛的鳳凰不如雞呀。我僅僅丟了一個街亭,就被這等布衣如此嘲弄,這些人也著實可惡。于是他對手下命令道:“將這幾個人拿來是問。”
諸葛亮前腳進了府,兵丁后腳就將喝酒說大話的人捉了來。諸葛亮一看是三個人,便讓他們報姓名。三人不知為何被捉,更不知犯了何事,身上不由打起了哆嗦,吞吞吐吐地報了姓名。一個叫張三,一個叫李四,一個叫王二麻子。
諸葛亮喝道:“爾等知罪嗎?”
“不知。”
諸葛亮一聽,火更大了,死到臨頭還嘴硬,就命令將這三人立即拉出去砍了。那三人傻眼了,怎么一下子就判了死罪呢,就大呼冤枉,高聲叫道:“相爺,你叫我們死,我們不敢不死,可你歷來是仁愛之人,不濫殺無辜,你總得讓我們死得明白才是。我們到了陰間也好向閻王爺說呀。”
諸葛亮搖搖羽毛扇,冷冷一笑說:“好,我告訴你們。你們好大的膽子,竟說什么‘三個工匠,個個頂亮’,你們敢小瞧于我?”
那三人一聽,又大喊冤枉,說:“相爺,您打死我們,我們也不敢侮辱您呀。那話我們是說了,不過指的是我們?nèi)齻€。我是個篾匠,李四是個裱糊匠,王二麻子是個畫匠,而我們?nèi)齻€都是禿腦袋,所以剛才我們喝酒時開玩笑說‘三個工匠,個個頂亮’,頂是指腦瓜,亮是指禿頂。請相爺明查……”
還用查嗎,明擺著嘛。諸葛亮這一看,可不是嗎,這三人個個都是禿腦瓜頂。他就知道自己剛才是一時性起,不問所以,鬧出了笑話??墒?,現(xiàn)在人捉了來,再放回去,那不是更讓士兵和百姓笑掉大牙,說我堂堂諸葛亮僅憑諧音就草菅人命。
諸葛亮就琢磨用什么辦法結(jié)束這件事兒,他想了一下,捋捋胡須說:“爾等說的還有些道理,只是,我捉你們并不是為的這事,讓你們來是另有打算,只是怕城內(nèi)有司馬懿的奸細(xì),故采取了捉拿的方法,使你們受驚了。”
三人大喜,說道:“任憑相爺吩咐?!?br/> 諸葛亮說:“最遲明日,司馬懿那廝就要兵臨西城,城中的百姓難逃一劫。我請你們來,是想請你們幫我想個退敵的良策?!?br/> 三人一聽,愣了,找我們出退敵的計謀,我們吃幾碗飯自己還不清楚嗎?這分明是捉錯了為自己找借口嘛。
三人這時酒也早嚇醒了,就湊在一起想主意……
這一夜,諸葛亮根本沒睡。天麻麻亮,就有兵士來報,說司馬懿已經(jīng)統(tǒng)領(lǐng)15萬大軍到了西城外十幾里處。諸葛亮一聽,心中大驚,急急地布置人馬快快撤退。但是他知道,就是跑了,那司馬懿也會追上來,便仰天長嘆:“唉,天要滅我也?!?br/> 諸葛亮剛走到二門處,有人高喊:“相爺,我們怎么辦?”
諸葛亮一看,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這三人已經(jīng)從兵士們慌亂的腳步聲中判斷出大兵臨城,兇多吉少。他們想溜,可看守他們的兵丁不放,說沒有相爺?shù)拿睢_@時,他們看諸葛亮出來,便急急地叫道:“我們已經(jīng)想出了計策?!?br/> 諸葛亮一聽,忙問:“什么好計?”
其實,這三人哪有什么好計呀,這一夜他們想法子脫身,想法子消磨時光,想來想去,就想到了自己的手藝。于是,他們向看守討來竹條、紙張、畫筆、顏料等,糊了一個跑馬燈,在燈的六個面上讓王二麻子畫了諸葛亮過去的成功戰(zhàn)例,為的是歌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拍拍諸葛亮的馬屁,好讓他放了他們。現(xiàn)在諸葛亮一問,他們就拿出了這個跑馬燈。
諸葛亮看來看去,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突然,諸葛亮一拍腦袋,大聲叫道:“著呀,這燈外實內(nèi)虛,虛虛實實,如同戰(zhàn)場一樣,確實是條妙計。來人,速速著人將城門大開,灑掃街道,將我的琴擺到城樓上,我要上城樓……”
諸葛亮就是諸葛亮,他從這跑馬燈上受到啟發(fā),使出了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保全了自己和將士的生命。
有好事之人了解這空城計的來歷,便默默記下了。只不過是這樣寫的:“三個吹牛皮的工匠,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際,憋出了個空燈計,令孔明演變成空城計,他們頂半個諸葛亮也?!?br/> 久而久之,人們嘴上傳成了“三個牛皮匠,頂個諸葛亮”。再到后來,變成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了。而那三個工匠的名字也成了中國普通人的代表,那就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
?。ㄘ?zé)編/章慧敏插圖/黃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