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初這六七十年為亂世,亂世風景之一,就是許多出身微賤者可以乘機有所作為,或稱帝稱王,或出將入相。后周及宋初的大將王景即是這樣的人物。
強盜的最終夢想
王景是萊州掖(今屬山東)人,家里世代種田為業(yè),但王景可不想做老實巴交的鄉(xiāng)下人,他“少倜儻,善騎射,不事生業(yè)”,天下動蕩不寧,他干脆跟一幫同鄉(xiāng)惡少結伙做了強盜。不過,他的人生目標顯然不是做一個強盜頭子,很快投到后梁大將王檀麾下,此后隨著朝代更迭,他也不斷轉換門庭,先歸降后唐莊宗,后唐清泰末年,他又帶著部下歸順了后晉高祖石敬塘。后晉為契丹所滅,劉知遠建立后漢,王景又投后漢,這時他的官已做到同平章事。
亂世中的六朝元老
周太祖郭威還是一介平民時與王景就是好友,他即位后,又給王景升了官,加兼侍中。王景為后周也建了不少功業(yè),被封為涼國公。等趙匡胤代周自立,王景已是垂暮之年,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政權更迭,他早已明白應該置身事外。他受封太原郡王,安安穩(wěn)穩(wěn)做了幾年王爺,還曾朝見宋太祖,宋太祖對他很客氣,“宴賜加等”,又給了鳳翔節(jié)度、西面緣邊都部署等虛銜。王景卒年七十五,死后贈太傅,追封岐王。由后梁時候從軍算起,這位昔日的強盜竟已經成為“六朝元老”了,即使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之際,這樣的經歷也很不簡單。
兒子“王當代”
王景起身行伍,以勇猛著稱,而不以智略見長。他的兒子王廷義繼承了他這幾條,也以善騎射、性勇敢著稱,動不動就向人家夸耀說:“我王某某,是當代王景之子!”人們聽多了,就送他一個外號“王當代”。這位“王當代”大概太迷信自家的強大基因了,后來在一次作戰(zhàn)中居然不戴頭盔就攻城,結果被箭射中頭部而死。
官場生存之道
如果由王廷義的性格倒推上去,王景很容易被認為是那種有勇無謀、崇尚蠻力、鄙視文人的狠角色。事實不然,他執(zhí)政反而是以寬容、“不尚刻削”而著稱的,小老百姓吃了官司,他都要當面詰問清楚,沒有什么大過錯的即下令釋放,并不輕信胥吏之言。他在后漢任職時鎮(zhèn)守滄州,當時契丹發(fā)生饑荒,很多幽州百姓逃到后漢這邊來求食,至滄州境者有五千余人,王景對這批災民作了妥善處置,還下令分配田地給他們。后周時候他被郭威調入朝中,有數百民眾攔在路上挽留他,有人為了留住他,甚至截斷了他的馬鐙。
對于文臣,王景一般都表現得謙退恭謹,被認為有“折節(jié)下士”之風。對于朝廷使臣,他尤其恭敬有加,每次接待使臣,即使對方官職比他低很多,他也必定降階送迎,周旋盡禮。左右看不過去,勸他說:“您是王爺呀,王位尊崇,沒必要這么自降身份吧。”王景回答:“做人臣的應當敬重君命,我還怕自己做得不夠恭謹呢?!彼瓮⒊醴馑麨樘ね?,派吏部尚書張昭來傳達這個任命,王景對張昭特別禮重,還送上萬余緡的厚禮,左右認為他出手太大方了,王景告訴他們:“我還在行伍間時,就已聽說過張尚書的大名,現在朝廷派他到我這兒來做使者,說明朝廷器重我,這種情況,怎么能用以往的接待標準來衡量限制呢?”當然,也可以說,他并不見得真正禮重文臣,只不過是精通為官之道罷了。由鄉(xiāng)間強盜演變?yōu)橹爻伎ね?,這官場生存之道也是非精通不可的。
感情生活
當初王景背叛后唐投奔后晉,家人受到株連,妻子被殺,兩個兒子逃脫獲免。晉高祖石敬塘對王景很器重,厚加賞賜,又問他還有何要求,王景連說沒有:“臣自歸國,受恩隆厚,誠無所欲?!笔刺量此悬c言不由衷,就追問他到底想要什么,王景這才行了兩次稽顙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說:“我昔日做小兵時,隊長經常到官妓侯小師家去,我那會兒只是個扛椅子的跟班,但心里也很愛慕她。現在我的妻子被殺掉了,假如能娶侯小師為妻,就心滿意足了。”晉高祖大笑,便把侯小師賜給王景——只要求金錢美女的將軍,在帝王看來無疑就等于臉上寫了“可靠”二字。
王景娶侯小師為正妻,后來她累封為楚國夫人,這大概也是一般文臣將相不肯做的事。他對侯小師甚為寵愛,侯氏曾從他那兒偷偷拿了金數百兩送給舊情人,王景知曉了,也并不責罰。
編輯/孫櫟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