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籃球運動剛誕生的時候,籃板上釘的是真正的籃子,每當球投進的時候,就有一個專門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來。為此,比賽不得不進行得斷斷續(xù)續(xù),缺少激烈緊張的氣氛。為了讓比賽更流暢地進行,人們想了各種取球方法,都不太理想,甚至有一位發(fā)明家制造了一種機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彈出來,不過這種方法也沒能讓籃球比賽緊張激烈起來。
終于有一天,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兒子來看球賽,小男孩看到大人們一次次不辭勞苦地取球,不由大惑不解:為什么不把籃網的底去掉呢?一語驚醒夢中人,大人們如夢初醒,于是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籃網樣式?;@球比賽中從此出現了籃板球和二次進攻、快速反擊戰(zhàn)術,籃球成為了風靡全球的熱門運動項目。cEaXjYT+orax9pZ6DNhkMw==
去掉籃網的底,就這么簡單,但那么多有識之士都沒有想到。
聽來讓人費解,然而這個簡單的“難題”就這樣困擾了人們多年??梢姡瑹o形的思維定式就像那個結實的籃子禁錮了我們的頭腦,使得我們的思維就像那個籃球被“囚禁”在了籃網里。于是,我們會盲目地去搬梯子、去制造機器……一把剪刀,輕輕一剪,難題就解決了,生活中許多時候,我們就需要這樣一把剪刀,去剪掉那些纏繞我們的“籃網”,生活原本并沒有那么復雜。
(王 銘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