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79歲高齡的莉柏克搭乘外孫駕駛的轎車,途經(jīng)當?shù)匾患饮湲攧诳觳偷辏ㄟ^“駕車銷售窗口”買了一杯咖啡,售價四十九美分。駛離餐館后,莉柏克需要往咖啡里添加奶粉和白糖,外孫便停住了車。
當時,老太太坐在前座乘客位,把杯子停放在雙膝之間,左手拿著奶粉袋和糖袋,右手試圖打開杯蓋,沒料想,一個意外閃失,整杯滾燙的咖啡潑灑在兩腿之間,致使大腿內側、股腹溝、前臀等處嚴重燙傷,其中“三度燙傷”面積占全身皮膚百分之六。
傷勢初步穩(wěn)定后,莉柏克的女兒憤憤不平,遂給麥當勞寫了一封報怨信,以咖啡過燙為由,要求賠償醫(yī)療費、照顧病號的誤工費等,共計兩萬美元。可是,麥當勞僅同意支付八百美元“安慰費”。但是,莉柏克全家不肯善罷甘休。
沒過多久,莉柏克的女兒偶然結識了一位名叫摩根的律師,此人精明老辣、經(jīng)驗豐富,擅長賠償訴訟。初步了解案情后,摩根律師判定,老太太的傷情令人震驚,兩腿之間“體無完膚”,麥當勞難逃法律責任。于是,莉柏克鼓足勇氣,以咖啡質量缺陷、危及人身安全、釀成責任事故為由,一張狀紙把麥當勞告到了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
“麥當勞咖啡案”1994年7月開庭,起初,陪審團也覺得此案滑稽可笑,荒謬絕倫,以為原告只是被燙出了幾個水泡而已,瑣事一樁,不足掛齒??墒?,當陪審團看了醫(yī)生的診斷報告和受害者的傷情照片后,皆感驚心動魄,極度震撼,這個貌似荒誕不經(jīng)的燙傷案,顯然非同尋常,不可低估。
在法庭上,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麥當勞咖啡燙傷顧客的事故是司空見慣的家常便飯?還是偶爾發(fā)生的個別現(xiàn)象?在控方律師要求下,法官下令,麥當勞必須公開內部秘密文件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令陪審團大吃一驚的是,這些文件和數(shù)據(jù)顯示,在1982至1992年的十年期間,麥當勞總共遭到七百余起咖啡嚴重燙傷事故的投訴,其中數(shù)十起燙傷事故給當事人造成了極大的身心痛苦。盡管聯(lián)邦法院從未正式立案審理這些投訴,但暗地里,讓麥當勞平均每年花費五萬美元,償付因咖啡燙傷引起的庭外和解以及給受害者賠償一點兒象征性的“安慰費”。
可能有人認為,麥當勞實在太傻了,為何不在出庭前對文件和統(tǒng)計數(shù)字做些“修飾”呢?簡單而言,麥當勞根本不敢!輸?shù)粢粋€民事官司,不過賠償幾十萬或幾百萬美元而已,可是,篡改文件和商業(yè)統(tǒng)計資料,則是涉及“偽證罪”和妨礙司法的刑事重罪,一旦不慎露出馬腳,整個公司將面臨萬劫不復的滅頂之災。
接下來的問題是,麥當勞為何無視燙傷事故頻發(fā),死活非要把咖啡溫度設置在快餐業(yè)“高不可攀”的危險高度呢?出庭作證時,麥當勞的老總向陪審團解釋說,咖啡溫度的設置,并非隨心所欲,而是根據(jù)咖啡專家的建議。為了提取咖啡的迷人香味,咖啡豆經(jīng)挑選、烘焙、研磨等程序后,以96℃的熱水沖泡調和時口味最好,在82℃-86℃飲用時口感最佳。
這時,摩根律師抓住破綻,出其不意地追問了一句:“貴公司是否從顧客人身安全的角度著想,咨詢過燙傷專家的專業(yè)意見?”麥當勞老總只得老老實實地回答:“沒有咨詢過?!惫偎敬虻酱藭r,被告已處于明顯下風。
經(jīng)閉門討論,陪審團判定,麥當勞不但應當承擔咖啡過燙、質量低劣的法律責任,而且由于對顧客的投訴置若罔聞,對數(shù)百起燙傷事故漠然置之,其侵權行為已經(jīng)明顯構成了“輕率的”和“惡意的”性質。
主審法官最終裁定,麥當勞應付賠償六十四萬美元。
可是,控辯雙方皆不同意法官裁定,聲稱繼續(xù)上訴。但沒過多久,雙方突然宣布,兩家已達成了秘密庭外和解。正是在陪審團審判的威懾之下,超級跨國公司不得不視普通消費者為上帝。
多年之后,據(jù)法律界權威人士披露,麥當勞秘密支付莉柏克的一次性“和解費”,總金額大約在六十至七十萬美元左右,與法官的裁定大致相當。刨去三分之一的律師費,莉柏克大概拿到了四十余萬美元賠償,這個轟動一時的大案,終于正式降下了帷幕。
?。◤?飛摘自《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