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齊
早晨,我破例上街吃早點。
我們這一帶,住了十幾萬人??赡苁菫榱舜龠M人們黎明時的勤奮,鍛煉人們在家做早點的能力,中午之前,街區(qū)各飯店大多不開門。只有一個小飯鋪,賣地溝油制作的不潔早點,服務生的指甲有黑邊。
昨晚散步,發(fā)現(xiàn)一家正規(guī)飯店,也開始經營早點,高興,認為是新生事物,或者好傳統(tǒng)的光復,今天一早,特地前來支持。
前來支持的人很多,不得不排隊?,F(xiàn)在除了銀行和交易所,哪里還排隊?由此可見,廣大市民對公共早點的渴望,不亞于股票。政府提倡和諧,至少這個不和諧。輿論呼吁過,不好使。政府應該跟飯店說,不要只想著午餐晚餐賺錢,早餐也得有,誰開早餐,給誰優(yōu)惠,不開的,加稅。
我發(fā)現(xiàn)自己考慮問題,有點像干部,得意,邊想邊隨隊列移動。排頭只有三名顧客了,油條和豆腐腦兒品相誘人,氣息正宗。
側翼,某人靠攏過來,有加塞兒傾向。我警惕,跟緊隊伍。
那人跨前一步,向窗口遞錢。
無人制止,即使正在被他直接妨害的排頭顧客,也心平氣和,假裝看不見。這很奇怪,因為該人雖年輕,長相卻不惡,個頭也不高,“敵”我力量對比,有利于守秩序的一方。
“排隊!”我忍不住高喊,“后邊去!”昨晚我睡得好,醒來振奮,對現(xiàn)實充滿希望和責任感。
我不是豪杰,不會武,但我個子高,穿長袖衫,外人看不出胳膊粗細,刺青與否。而且,沒洗臉,頭發(fā)蓬亂,用語蠻橫,不說“先生”,“請”,不像知識分子,像社會大漢,這就給加塞兒那小子,施加了某種威力。
那小子縮手,停止遞錢,卻不去排尾,而是站著不動,跟我,處于所謂相持狀態(tài)。他一定看到,我是戴眼鏡的人,并非一條地道的壯漢。這是一個遺憾。
若是排得快,放他一馬也無妨,偏偏很慢,顧客顧家,一人往往買七八根油條,現(xiàn)炸,費時間。
排頭還有兩人,壞小子仍站在窗口,窺測時機。說他是壞小子,不冤。他在別的時間、空間也許是好人,但現(xiàn)在這幾分鐘,太差,不及格。
“排隊去!這么多人,哪能不排隊?”我繼續(xù)催,扭頭,對著大家,“是不是啊?”
我的本意,是想發(fā)動群眾,求得聲援。這個并不復雜,語法上叫一般疑問句,只須回答“是”或“不是”,就管用。與此相比,特殊疑問句難一些。如果我說,加塞兒是個什么行為呀?咱們大家,應該怎樣對待呀?就是特殊疑問,群眾一定困惑:這孫子誰呀?這么說話?回答也就千奇百怪,不了了之。
我微笑,等待大家說“是”。無須多,有兩三個“是”,就有兩三顆友軍的子彈,叭!叭叭!足矣。不料,大家惜字如金,等了半天,硬是無人答話,連哼一聲都不肯。群眾,不是你想發(fā)動,就發(fā)動得了的。
壞小子受了鼓舞,上身前傾,蠢蠢欲動。
“哎我說,排隊啊,早晚能排到?!蔽衣犚娮约汗铝懔愕穆曇?,語氣已趨和緩,不像是仗義執(zhí)言,倒像是苦苦相勸。我心不甘,再次問大家,“是不是啊?”
仍然無人回答,只有油條在油鍋里咝咝響。
人們目光冷漠,或者游移,躲閃,不悅,似乎嫌我多事,竟然將如此討厭的選擇,強加在大家頭上。本來,早晨挺美好的,豆腐腦兒挺嫩的,你偏要讓我們公開個人看法,憑什么?
我不再看群眾,哪里有群眾?我只看壞小子,確切說,看壞小子的腰。
腰平常,沒帶刀。帶刀也不怕,我比壞小子高,我能用板凳抵擋,我有勁,一拽,就把壞小子……拽過來。
“干什么?”壞小子有點緊張。外強中干。麻桿兒打狼,兩頭害怕。
“你不是想加塞兒嗎?”我說,“加吧,就加我后頭,我買完了,你買?!?/p>
壞小子松口氣,想笑,沒笑好,更像壞小子。
眾人還是無言,靜靜面對,我和壞小子結盟。
[原載2007年5月14日《沈陽日報》]
劉 齊
早晨,我破例上街吃早點。
我們這一帶,住了十幾萬人??赡苁菫榱舜龠M人們黎明時的勤奮,鍛煉人們在家做早點的能力,中午之前,街區(qū)各飯店大多不開門。只有一個小飯鋪,賣地溝油制作的不潔早點,服務生的指甲有黑邊。
昨晚散步,發(fā)現(xiàn)一家正規(guī)飯店,也開始經營早點,高興,認為是新生事物,或者好傳統(tǒng)的光復,今天一早,特地前來支持。
前來支持的人很多,不得不排隊?,F(xiàn)在除了銀行和交易所,哪里還排隊?由此可見,廣大市民對公共早點的渴望,不亞于股票。政府提倡和諧,至少這個不和諧。輿論呼吁過,不好使。政府應該跟飯店說,不要只想著午餐晚餐賺錢,早餐也得有,誰開早餐,給誰優(yōu)惠,不開的,加稅。
我發(fā)現(xiàn)自己考慮問題,有點像干部,得意,邊想邊隨隊列移動。排頭只有三名顧客了,油條和豆腐腦兒品相誘人,氣息正宗。
側翼,某人靠攏過來,有加塞兒傾向。我警惕,跟緊隊伍。
那人跨前一步,向窗口遞錢。
無人制止,即使正在被他直接妨害的排頭顧客,也心平氣和,假裝看不見。這很奇怪,因為該人雖年輕,長相卻不惡,個頭也不高,“敵”我力量對比,有利于守秩序的一方。
“排隊!”我忍不住高喊,“后邊去!”昨晚我睡得好,醒來振奮,對現(xiàn)實充滿希望和責任感。
我不是豪杰,不會武,但我個子高,穿長袖衫,外人看不出胳膊粗細,刺青與否。而且,沒洗臉,頭發(fā)蓬亂,用語蠻橫,不說“先生”,“請”,不像知識分子,像社會大漢,這就給加塞兒那小子,施加了某種威力。
那小子縮手,停止遞錢,卻不去排尾,而是站著不動,跟我,處于所謂相持狀態(tài)。他一定看到,我是戴眼鏡的人,并非一條地道的壯漢。這是一個遺憾。
若是排得快,放他一馬也無妨,偏偏很慢,顧客顧家,一人往往買七八根油條,現(xiàn)炸,費時間。
排頭還有兩人,壞小子仍站在窗口,窺測時機。說他是壞小子,不冤。他在別的時間、空間也許是好人,但現(xiàn)在這幾分鐘,太差,不及格。
“排隊去!這么多人,哪能不排隊?”我繼續(xù)催,扭頭,對著大家,“是不是啊?”
我的本意,是想發(fā)動群眾,求得聲援。這個并不復雜,語法上叫一般疑問句,只須回答“是”或“不是”,就管用。與此相比,特殊疑問句難一些。如果我說,加塞兒是個什么行為呀?咱們大家,應該怎樣對待呀?就是特殊疑問,群眾一定困惑:這孫子誰呀?這么說話?回答也就千奇百怪,不了了之。
我微笑,等待大家說“是”。無須多,有兩三個“是”,就有兩三顆友軍的子彈,叭!叭叭!足矣。不料,大家惜字如金,等了半天,硬是無人答話,連哼一聲都不肯。群眾,不是你想發(fā)動,就發(fā)動得了的。
壞小子受了鼓舞,上身前傾,蠢蠢欲動。
“哎我說,排隊啊,早晚能排到。”我聽見自己孤零零的聲音,語氣已趨和緩,不像是仗義執(zhí)言,倒像是苦苦相勸。我心不甘,再次問大家,“是不是啊?”
仍然無人回答,只有油條在油鍋里咝咝響。
人們目光冷漠,或者游移,躲閃,不悅,似乎嫌我多事,竟然將如此討厭的選擇,強加在大家頭上。本來,早晨挺美好的,豆腐腦兒挺嫩的,你偏要讓我們公開個人看法,憑什么?
我不再看群眾,哪里有群眾?我只看壞小子,確切說,看壞小子的腰。
腰平常,沒帶刀。帶刀也不怕,我比壞小子高,我能用板凳抵擋,我有勁,一拽,就把壞小子……拽過來。
“干什么?”壞小子有點緊張。外強中干。麻桿兒打狼,兩頭害怕。
“你不是想加塞兒嗎?”我說,“加吧,就加我后頭,我買完了,你買?!?/p>
壞小子松口氣,想笑,沒笑好,更像壞小子。
眾人還是無言,靜靜面對,我和壞小子結盟。
[原載2007年5月14日《沈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