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掀開翅膀是美麗的,也知道無法阻擋掀開翅膀,但仍然要畫出翅膀下的陰影。
偶然間,一只美麗的蝴蝶在南美洲扇了一下翅膀,結果在北美洲,也許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風暴。
這是被經濟學家反復引用的關于經濟現象因果關系的一個說法。這個說法似是而非,頗為可疑,百無一用。之所以制造這么個說法,或許是某日某時某個經濟學家在某個美麗的書房,疲憊沮喪之時,忽然對其所研究的對象產生了恐懼,繼而崇拜,于是幻化出一只美麗的蝴蝶。
分數是學生的命根,金錢是商人的寄托,蝴蝶就是經濟學家的圣母——圣母啊,你像一只無底的杯子,承受著經濟學家疲憊的眼淚。
實際上,蝴蝶的翅膀是有力量的,尤其是當成百上千上萬的蝴蝶同時扇動翅膀的時候。在2002年,中國無數的蝴蝶扇起了一場汽車風暴。
經過幾年的車商高聲大噪和百姓捂緊腰包的較量之后,中國汽車市場突暴大波,國家計委的統(tǒng)計表明:2002年中國汽車行業(yè)完成利潤總額431億元,同比增長60.94%,產量增長38%,銷量增長37.1%。
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有哪個行業(yè)的利潤能如此飆升?何況是夕陽產業(yè)之汽車。此前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OICA)曾預測中國汽車銷量可能增長15%,但他們低估了中國蝴蝶的力量。就勢爬坡,中國汽車業(yè)人士宣稱,汽車還將火10年。
未來10年中國經濟有了急先鋒,這對發(fā)展迅疾求富心切的中國來說,實在是個大好事。愿經濟之神繼續(xù)照顧中國。
但是,當蝴蝶的翅膀展開之后,陰影也同時產生。汽車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對資源的消耗,早已議論多多。誰來保佑汽車的牛奶面包呢?中國地質科學院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勘察數量沒有大突破,未來二三十年內,中國將面臨各種資源的短缺,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即使目前還在出口的鋅,二三十年后也將短缺。
更不妙的是,近年實際發(fā)生的礦產資源消費數量,以及國際方面對中國礦產資源需求的預測,都遠遠超過中國人自己的估計。
自家資源短缺,就只有靠進口了。比如從伊拉克進口石油。國家經貿委的消息表明,中國石油進口依賴度已達30%,并將會繼續(xù)上升。與此相對的,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卻在下降。70年代,美國有40%的石油要從中東進口,其后美國開始在其他地區(qū)尋找石油,中東供應美國的石油只占25%,再往后,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將只有8%。美國人被兩次石油危機打怕了。
美伊開戰(zhàn),美國不僅將掐住中東,也將掐住中國的石油。
于是中國轉向莫斯科尋求石油。中俄政府曾簽署鋪設安加爾斯至大慶輸油管的協議,規(guī)定一部分建設費用由中方負擔。中方提出,在建設費用收回之前,希望將原油購買價格控制在每桶12美元左右,而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已達到每桶35美元。俄羅斯人拒絕了,雙方談判擱淺。
這時候日本人出現了。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日俄首腦會談中已經同意,為鋪設從西伯利亞安加爾斯到遠東地區(qū)的輸油管線提供合作。在訪問結束后,小泉純一郎還特意在哈巴羅夫克停留,表明日本人絕不是虛晃一槍。日本石油88%依賴中東,亦想突圍它求,不受制約。
俄羅斯副外長亞歷山大·洛修科夫公開說:有關石油管道問題還沒有任何決定,這將完全根據經濟效益原則來解決。牌擱這兒了,看你怎么打。
張開美麗的翅膀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有車人沒有權利批評無車人,并讓他們去擁有車。就好比住在樓房里,看著下面大片的胡同被拆除,知道北京人將來要后悔的,但卻沒有權利去阻擋住在胡同里的人即刻住進樓房的愿望。甚至官員也不能阻擋,就業(yè)、利潤、政績,都是命根子。
有人說,如果中國人像美國人那樣消費,三個地球也不夠。但美國人也沒有權利批評中國人,憑什么你可以過上后工業(yè)化生活,憑什么你可以滿世界消費?天賦人權,生而平等,200多年前就寫進了美國憲法,怎么學的?
知道掀開翅膀是美麗的,也知道無法阻擋掀開翅膀,但仍然要畫出翅膀下的陰影。
?。ㄐ?慧摘自《科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