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明國際近期公布的《2005全球腐敗排行榜》上,芬蘭的廉潔排名全球第二,此前,芬蘭在這項排名中已連續(xù)5年獲得第一。
在芬蘭,就算是在車流稀少的深夜街頭,當紅燈亮起,司機也會安靜的停車等在那里,你看不到有誰會去闖紅燈。芬蘭人在日常生活中奉公守法的習慣,以及整個社會形成的強大正氣,你想在這樣的國家里搞腐敗,是不是很有難度呢?
芬蘭人熱情好客,民間互相請客送禮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對芬蘭的公務員來說,受禮和吃請絕對是天大的事,人際交往必須謹守分寸,法律監(jiān)管十分嚴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一不小心就把前途和事業(yè)搭了進去。因此,芬蘭的公務員進入政府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趕快向有經(jīng)驗的公務員請教,到底界限在哪里,以免誤觸法網(wǎng)。
老公務員會告訴他們,一般的經(jīng)驗是:可以喝一杯啤酒,或者吃一個三明治,但是如果不小心喝了別人的葡萄酒,那么就可能出問題。芬蘭的法律規(guī)定公務員不能接受價值高的禮品,而他們對價值還有細化的定義:根據(jù)物價指數(shù)調(diào)整,一般在24美元左右。芬蘭的物價水平比較高,在一些餐廳里,一杯白開水可能都要收你5美元,這樣看來就算你在餐館里請公務員喝白開水,也要數(shù)一數(shù)喝幾杯才可以。這是公務員受請的規(guī)定。而如果是公務員接待,也就是出于交際應酬的需要公款請客,上至總理下至普通的科員,一起吃飯的有些什么人,點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錢,都要巨細無遺地在網(wǎng)上開列清單,人人可以看得到,件件能夠查得清,一切攤在陽光下。
媒體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曝光,公眾發(fā)現(xiàn)不妥可以舉報、起訴。法律不僅細化可操作,更重要的是法律非常嚴肅,你絕對不能當它是擺設。
芬蘭就曾有中央銀行行長級別的高官,在公務接待中一不小心上了一道鵝肝,傳媒上網(wǎng)查閱菜單后曝了光,行長為了這道鵝肝而下臺!
也許有人要對此嗤之以鼻,但芬蘭的公務員的確需要小心。因為在芬蘭,不僅接受金錢和實物算作受賄,就算是接受低于市場利息的低息貸款,甚至是接受不花人家一分錢的榮譽頭銜,也可能被視為受賄。芬蘭的人口少,生活圈子小,政府的人員也少,公職高薪,但謀職不易。一旦公務員被證實了腐敗,不僅會被立即革職,嚴重的話還會入獄,私營機構不愿雇用,也會被社會上的人看不起,更重要的是在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面前永世不得抬頭。腐敗的成本是十分高昂的。
說來你可能不相信,芬蘭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公車腐敗。除總統(tǒng)外,芬蘭整個公務員系統(tǒng)中,只有總理、外交部長、內(nèi)務部長和國防部長四個人享有固定的專車待遇。而且他們也只能在上班時使用。據(jù)說雖然貴為一國元首,芬蘭的總統(tǒng)也常常騎自行車出去。
?。ㄖx紅艷摘自《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