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修然
在人成長的過程中,困難總是難免的。雖然要克服有些困難離不開朋友的幫助、家人的照顧,但那是起輔助作用的,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然而,現(xiàn)在的許多父母卻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了一把遮風擋雨的傘。
父母關愛孩子是應該的,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一些風雨,家長可以在風雨過大時幫孩子一把,但不能只要有風雨,就立刻替孩子打開雨傘,甚至到了雨停云散之時仍不愿合上傘。這樣,表面上看父母在為自己的孩子著想,但實際上讓孩子失去了一次接受風雨洗禮的機會,甚至會讓孩子過分依賴父母手中的傘。
說到這,我想起了現(xiàn)在孩子生病時的情形,就算得的是普通的感冒、發(fā)燒,身邊也時常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是姑媽、小姨一起陪同去醫(yī)院。一家人忙前忙后,這個削蘋果,那個買飲料,這個抱一抱,那個摸摸頭,一遍遍地問燒不燒,渴不渴。但結果是大人越關注,孩子就越感到病痛的厲害,就越發(fā)哭鬧。這就證明,有時父母的傘雖然替孩子擋住了風雨,卻也把愛看天空的孩子的視線擋住了,讓孩子變得更加不安,甚至忘記了天空的顏色,更從未接受過甘霖的洗禮。
我的姐姐在新西蘭讀書,有一次,她外出郊游,路過一段長滿綠草的坡地,看到幾個大人在坡地旁聊天,一個似乎剛會走路的小寶寶,正用爬的方式從坡底向坡頂爬,眼看就要到坡頂了,那孩子一不小心,從上面滾了下來??闪罱憬泱@奇的是,大人們仍在說笑,那孩子也沒像中國孩子一樣哇哇大哭,而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攀爬。因為那個孩子明白,就算他再怎么哭,大人們還是不會過來,于是干脆不哭,接著向困難發(fā)起挑戰(zhàn)。
由此可見,在風雨來臨時,父母不給孩子打傘,孩子經(jīng)受風雨可使自己的體質增強;如果父母從小一直為孩子撐傘避雨,從沒讓他淋過雨,那么當父母不能給孩子打傘時,遇到風雨的孩子將會如何,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想讓孩子變得更堅強、更健康、更具有競爭力,沒有傘也許會更好!
責任編輯/郭天虹guotianh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