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光
感悟是一種能力,但它并非與生俱來,它是需要我們用心去培育的。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感悟能力呢?
一、書本中學習,體會中感悟。
人類的心靈中有許多東西是通過后天學習獲得的。前人或他人的心靈感悟的結(jié)晶——文學經(jīng)典,是我們用心體會、認真學習的典范。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由自己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想到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達了自己對天下寒士的無限關懷和美好愿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作者認為這還不夠,于是又寫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只要能讓天下寒士免遭風雨嚴寒的侵襲自己凍死也心甘。閱讀時,我們自然會與作者這種推己及人的崇高感情產(chǎn)生共鳴,并且從中受到啟迪。再如季羨林的《幽徑悲劇》,它通過一棵古藤被愚氓砍死的悲劇,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關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他眼里,這棵古藤不僅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更有著鮮活的生命,所以當古藤被無端砍死時,他的善良而敏感的心靈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我隱隱約約聽到古藤的哭泣聲,細如蚊蠅,卻依稀可辨?!薄拔易约旱男愿裰圃斓倪@一個十字架,只有我自己來背了?!倍嗝闯林氐谋А<纠系母形蚴巧羁痰恼媲械?,更是獨到的,我們在學習中要能夠深切體會作者的這種心情,感悟著他的感悟,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另外,前人留下的名言、警句、俗語、成語,都是前人感悟生活和人生的結(jié)晶,我們應該認真學習。譬如,魯迅先生有言:“什么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像這樣的名言,應該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認真的學習,反復的揣摩,細心的體會。
二、日記中抒寫,積累中感悟。
寫日記有利于提高人格修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在對人的精神氣質(zhì)的深刻影響上。日記寫多了,生活積淀就深厚了,情感也就會隨之豐富起來??鬃右覀円蝗杖。沼洸徽且环N很好的反省方式嗎?一天下來,我們做過那些事,哪些有意義,哪些沒多大意義;哪些做得正確,哪些還需要改進,我們都要很好的自問。這樣做,對我們心靈的凈化,道德的提升都是極有裨益的,它能讓你自省、自律,提高自我修養(yǎng)。
另外,日記不應只單純地記載當天發(fā)生的事,還要將當時的感受和思考記錄下來,這樣作文時,你就有了自己的題材倉庫,思想倉庫,情感倉庫,那是屬于你個人的東西,帶著強烈的個性色彩,對于寫作來說,好處在于:當日記寫到一定數(shù)量,對生活的感受和情緒儲備達到一定程度時候,你的胸中自然就會有話可說,那時的作文就成了一件輕松而快活的事了,寫出來的東西也必定會情致飽滿,個性鮮明了。
當然,人和文怎能截然分開?這里的分開只是論述上的需要。不論對于寫作還是做人,日記的作用都是其他訓練方式難以替代的,它的特點在于:在不知不覺的積累中獲得感悟,又在不知不覺的感悟中獲得做人和作文的雙豐收。何樂而不為呢?
三、交流中提高,深化中感悟。
交流就會產(chǎn)生碰撞,就會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但有些學生很怕交流,幾乎羞于啟齒,即使交流,也是遮遮掩掩,這樣的學生往往自信心不足。我想,首先要大膽地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明白人的腦子是用來思想的,嘴巴是用來表達的,相互交流不僅是培養(yǎng)和提高感悟能力的需要,也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第二,要倡導民主氣氛,杜絕話語霸權(quán);第三,教師本人要起表率作用,在學生面前要放下架子,真誠袒露,師道尊嚴和故弄玄虛都會成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的障礙,必須拋棄。課堂上的充分討論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課堂就成了大家的課堂,積極的交流,熱烈的氣氛可想而知。在交流中,學生的感受得以豐富,思維得以訓練,思想得以磨礪。如在教學《關雎》這一課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談論各自的感受,于是,學生個個暢所欲言,有人說男子如此癡情令人感動,愿有情人終成眷屬;有人說詩中女子的情況幾乎沒有交代,這樣可以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給人無窮的回味;有人說“鐘鼓樂之”,是中國文學大團圓時代的開始;有人說這樣的愛情詩本身并不適合中學生,但《詩經(jīng)》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我們應該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對理想對美好生活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通過交流,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對問題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徹了。
交流的內(nèi)容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同題的作文或讀書的心得體會,也可以是對班級、家庭或社會人生的各種感受;交流的時間可以在課堂,也可以在課后;交流的地點可以是校內(nèi),也可以是校外。未來的社會是開放的多元的,不善交流的人在未來競爭的社會里將難以長足發(fā)展。
不同的學生對同一件事、同一生活現(xiàn)象、同一篇作品,感悟的內(nèi)容、程度可能會有不同,但不管怎樣,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感悟能力就一定會有所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金光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