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朦朧詩的代表人物,詩壇女性的代言人——她的名字在20世紀80年代不斷被提及,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評論文章數(shù)量之多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正如她本人所說,上個世紀80年代“我的名字像踢爛的足球在雙方隊員的腳邊盤來盤去,從觀眾中間拋出的不僅是掌聲,噓聲,也有爛蘋果和臭雞蛋”。無論是褒是貶,一個詩人的名字被反復言說,這個事實本身就耐人尋味。特別是在今天這樣一個詩歌備受冷落的文化氛圍中,重讀她的作品的確能引起我們一些饒有趣味的思考。
為什么舒婷會如此引人關注,對她的討論持續(xù)了近兩年,評論文章也有上百篇,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朦朧詩誕生于中國大地苦難歲月的黑夜時分,具有反抗和反思色彩的這一詩歌流派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打亂了詩歌的時代“秩序”。舒婷也正是這叛逆者中的一員,她的詩最初發(fā)表在非正式的油印刊物《今天》上,1979年4月和6月《致橡樹》和《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以及《這也是一切》引起詩壇的關注。1980年《福建文藝》以舒婷的詩歌作為切入點,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關于新詩創(chuàng)作問題的討論”,舒婷就這樣被推到了朦朧詩的前沿,成為關注的焦點。
最初,對于舒婷詩歌創(chuàng)作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問題上:詩歌的抒情對象、詩歌的基調(diào)問題、詩歌的形式問題。舒婷成長于文革時期,是這場運動的“參與者”和“觀望者”,滿眼是無產(chǎn)階級叱咤風云革命襟懷的書寫,到處是具有美好前景的時代和歷史的贊美,她面對的是在思想、文化上對人的捆綁和束縛,看到的是喪失了對于人,對于生活,對于政治獨立思考和把握的整整一代人。她理智地超越了對英雄主義和對偉大時代的直接歌頌,將筆觸伸向人的內(nèi)心世界,人的豐富而復雜的情感世界。同文革時期相比,在舒婷的詩歌世界中我們很難找到燦爛的陽光和鮮艷的花朵,找到的常常是如“古井”、“沙穴”、“黃昏”、“淚水”、這類低沉灰暗的意象,加上詩人的個人經(jīng)歷及在十年浩劫中形成的特殊氣質(zhì),就更加深了抒情基調(diào)陰郁的印象;同樣在她的詩歌中我們也找不到號角式的高昂和粗豪的口號式的夸耀,詩人制造了一個遠離喧囂的寧靜的詩歌世界,一個在寧靜中孕育希望的世界。時代的鞭痕和彈孔是無法抹去的,但詩人知道“一切的現(xiàn)在都孕育著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為它斗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這也是一切》),并非號角才能演奏,悠遠低沉的笛音也并不能掩蓋理想的光輝。在形式上,舒婷的詩借鑒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靈活地運用象征、隱喻、通感等藝術手法,打破時空秩序來重新組織意象,拉開了思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許多評論者認為舒婷詩歌的這種外來形式的引進是對于傳統(tǒng)的蔑視。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我們將詩歌比作一棵大樹,那么詩歌傳統(tǒng)就是根,詩歌中的多種流派和風格就是陽光、雨露,大樹不僅要從根部汲取營養(yǎng),也要從自然界得到補充,而其中自然包括著外來詩歌的影響。在舒婷的詩中我們看到的不是西方現(xiàn)代主義的悲觀,而是賦予情感的樂觀。她的詩歌為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苦難歲月的人們唱出的是慰藉的歌,是理解的歌,是希望的歌,是鼓舞的歌。
對于舒婷——“新詩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盡管詩歌界的態(tài)度猶豫不決,有青睞鼓勵的,也有反對駁斥的,不過在眾多有爭議的朦朧詩人中,她最先得到了有限度的認可——我們要感謝那些不斷挖掘舒婷詩歌美學價值的詩歌評論者,是他們在舒婷詩歌的“生存權(quán)”上給予了有力的支持——也最先得到了出版詩集的機會。
今天,舒婷的詩已成為朦朧詩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她作品的研究在向著縱深發(fā)展,她的詩集也多次出版印刷,受到不同階層讀者的青睞,是怎樣的詩歌美麗使得這樣一個在爭議中成長起來的詩人經(jīng)久不衰的呢?她的詩歌成功地被接受又為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留下了哪些啟示呢?
舒婷的詩借鑒了西方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創(chuàng)作形式,運用象征、隱喻、通感等藝術手法,組合豐富意象,運用天馬行空的聯(lián)想將表面毫不相關但之間又存在偶然相似關系的概念組合在一起,以低沉陰郁的筆調(diào)捕捉普通人的心靈顫動。然而形式上、抒情方式上的變更只能短時間地吸引人們的眼球,并不能從根本上贏得隨時代、社會、文化、思想意識變化而變化的不同的讀者,那究竟是詩歌中的什么力量在牽引著眾多讀者和評論者的心呢?
一般而言,女詩人容易限于單純情感的表達與傾訴上,同時在困境面前更容易本能地抒寫痛苦,少有超越困境的勇氣。而成長與文革時期經(jīng)歷較為坎坷的舒婷卻是一個顯然的例外。在舒婷的詩中不只是有限的自我表現(xiàn),也不只是苦難歲月的簡單描述,而是真摯情感和光輝理性的完美結(jié)合。
在“文化大革命”剛結(jié)束的“解凍”時期,人心干枯如同沙漠,理想與現(xiàn)實,理智與情感的沖突困擾著在黑暗中流逝了青春的一代人,精神交流中的真情和溫情成為普遍需要。舒婷一面極有分寸地表達著自己的情感,一面將對人生、社會、時代、人性的哲理性認識溶入詩歌中:有沖破封建節(jié)烈觀,張揚現(xiàn)代女性意識,倡導平等愛情觀的(《致橡樹》、《會唱歌的鳶尾花》、《思念》、《銀河十二夜》等);有對個體生命價值的思考,幸福人生真正內(nèi)涵的探尋(《贈別》、《白天鵝》、《中秋夜》等);有回憶歷史苦難,樂觀面對現(xiàn)實的赤子之心的誠摯表達(《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土地情詩》、《這也是一切》等);有對親人思念之情的深摯傾訴(《啊,母親》、《讀給媽媽聽得詩》等);也有低沉筆調(diào)下崇高理想的高揚和黑暗中對光明的執(zhí)著追求(《黃昏星》、《這也是一切》、《黃昏剪輯》等)。她的詩如草原上的一堆篝火,給在暗夜中“只身行走”的青年溫暖、勇氣、希望和力量,指引他們走向“人性的覺醒”。正如魯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樣》一文中寫道的那樣:“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經(jīng)歷了“文革”創(chuàng)痛的一代人,在噩夢醒來之后應該怎樣面對現(xiàn)實,怎樣繼續(xù)走完他們的人生之路呢?舒婷告訴她的同代人“不是一切呼喚都沒有回響;/不是一切深淵都是滅亡;/不是一切滅亡都覆蓋在弱者頭上;/不是一切心靈/都可以踩在腳下,爛在泥里/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淚血痕,而不展現(xiàn)歡容//”,過去的已經(jīng)無法改變,“一切的現(xiàn)在都孕育著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這也是一切》)。在《饋贈》一詩中,詩人更堅定地表明要“忍受一切艱難失敗,/永遠飛向溫暖、光明的未來”。在舒婷的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心底真是聲音的流淌,敲擊著內(nèi)心深處那些歷經(jīng)磨難的碎石,同時又有一股理性的熱情將希望注入了你的心田。
郭沫若曾在《論詩三札》上說:“古人用他們的言辭表達他們的情懷,已成為古詩,今人用我們的言辭表示我們的生趣,便是新詩。在隔些年,更會有新新詩出現(xiàn)了”。是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詩歌,我們無法預言未來的新詩將以何種自由解放的形式出現(xiàn),正如我們無法從某一角度準確定義什么樣的詩是好詩一樣,但一首經(jīng)得起推敲的“好”詩至少要: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飽含情感,蘊藏哲理。
(邵洋洋,遼寧師范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