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華
又是一個星期天,一個回家的日子。同學們都回去了,可我卻一個人獨坐窗前。夜,靜悄悄的,只有墻角隱約傳出幾聲蟋蟀的叫聲,朦朧的月光輕輕灑在大地上,像美女的輕紗,曼妙而輕柔,但這美景在我心中已經(jīng)失去了欣賞的價值。
我一直在逃避著回家,說路途遙遠,說車費昂貴,說家中寂寞難耐……而每次打電話回家,父母總是叮嚀道:現(xiàn)在的治安不好,錢會寄去的,沒事也不必回來……所有這些都成為我不回家的借口,都應該可以讓我安心。但思鄉(xiāng)的情緒卻常常打濕我的夢,夢里有母親的白發(fā),有我所不忍看到的父親那日漸衰老的容顏。
我終于回到了家,卻空守著偌大的屋子,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回了剛從田里回來的母親。時間已是中午的十二點了,看著母親光著的雙腳,腳上還未來得及洗掉的泥土,以及頭上那雜亂的絲絲白發(fā),那滿臉因見到我而驚喜的笑容,我所有的冷漠頃刻消失,眼里有的只是淚水……
知道我從早上六點多鐘到現(xiàn)在還滴水未進,母親顧不上歇息便又忙著張羅午飯,一邊還不停地數(shù)落,說我這么大的人還不會照顧自己,總是讓她擔心,說這樣對胃不好……當眼前一切朦朧的時候,我偷偷擦掉了臉頰上流著的淚水。
下午,我又要回學校了。匆匆地重逢又匆匆地離別,我忽然對家產(chǎn)生了無限的眷戀。我滿以為自己已走出了年少的情感,走出了母親的搖籃。然而,我現(xiàn)在才知道,家是一股永流不斷的水,永遠有聲無聲地滋潤著我。
走的時候,母親沒有送我出門,但我分明從她微紅的忍住眼淚的雙眸中再次讀懂了母親的心。
父親送我回校,一路上誰都沒有做聲。不知不覺已從坎坷的小路走到了公路邊,父親把一沓整齊的錢放到我手上,不停地叮囑我:“小妹,到鎮(zhèn)上讀書不同在家里,父母不在身邊,你得好好照顧自己,現(xiàn)在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涼,要多穿點衣服啊。錢該用時就用,零食要少吃……”
我強忍住淚水,眼前的公路卻逐漸迷蒙起來,找出種種理由不回家,都是為了逃避這一刻。父母聲聲的囑咐,承載著深厚的親情和希望,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報答他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蹦赣H的勞叨,父親的叮嚀……啊,可憐天下父母心!我那善良的雙親啊,你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慈愛,我怎能不想回家呢?
不敢回家,只是不想看到母親頭上那雜亂的絲絲白發(fā);不敢回家,只是不忍看見父親那日漸衰老的容顏;不敢回家,只是不堪忍受那匆匆的重逢又離別;不敢回家……
父親,母親,待我的成績上去了,再回來向你們報喜,好嗎?
【作者系廣東省懷集一中蓓蕾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黃永達】
家是心靈的港灣,家中有母親的殷殷關照、父親的切切叮嚀。無論何時,家是我們永遠的牽掛。作者想回家而不敢回家,這其中飽含了怎樣的戀家情結(jié)。
作者通過詳細記敘一次回家的經(jīng)過,總結(jié)出不敢回家的原因是不想看到母親的白發(fā),父親日漸衰老的容顏……深刻表達出作者對家的眷戀,對父母的感激之情。用真情感動讀者是本文最大的成功之處?!军c評:林 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