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祺
相敬如賓
這是我第二次到美國,前一次住在美國十五個州中最小的羅德州島,離波士頓很近,這次住在美國五十個州中最大的加利福尼亞州的硅谷,世界聞名的高科技集中之地。
硅谷位于加州舊金山灣區(qū),太平洋就在身邊,有習習海風滋潤,一年四季百花輪流綻紅吐黃,水清葉綠。
在華盛頓,在紐約可見高樓大廈林立,但在更多的地方卻少見這種景觀;總見幢幢房屋不高不低,彼此絕非摩肩接踵,間隔之間不是草坪就是綠樹,不見哪里有裸露的地皮。無論走到哪里,感覺有風拂過時卻不覺有塵土輕揚。什么時候空氣都讓人神清氣爽。
我在硅谷住了近半年,住宅對面,在“單位”和“單位”之間有一條人造小河,蜿蜒在辦公室之間,潺潺流水不是在房前就是在屋后,在窗前,小河有人工營造的沙灘,常有人在沙灘椅子小憩。
小河是野鴨的家園。常有來客,多是路過,小留二三天。主客各行其是,短暫相處,都很融洽。野鴨們他處還有“別墅”,隨著季節(jié)變換,飛來飛去,總要避開嚴寒,迎接陽光和溫暖。他們有的在這里生兒育女,帶著愛兒愛女在河里游玩。有時見河中野鴨突然少了許多,過不了幾天,又見野鴨不知從何處成群結(jié)隊飛來。他們絕不固守一處,他們的生活天地開闊,眼界也隨之開闊,見多識廣。
我天天早上沿著小河散步。既然天天見面和野鴨們彼此都不感到陌生,成為熟人,成為朋友,我剛剛走近小河,最先見到我的野鴨抬頭面向著我,與我目光對視,長長的脖子點幾點,我也向他們點一點,雖不出聲,但卻在心里問候:早上好! 一路走去,一路相互問候,深覺鴨緣好,很溫馨。
小河兩岸綠草如茵,綠樹成林,每個“單位”四周花開不絕。河上有三座木橋,橋上兩邊有長長的木椅,我常在木椅上小坐片刻,與河中悠閑自在,神態(tài)瀟灑游來游去的鴨們簡直可以俯身低頭耳語。
鴨們在河中游一陣又上岸在草坪上憩一陣,有的把頭扭向一邊藏在翅下打盹,四周寂靜如止水。從不聞鴨們放歌,只偶爾有悄聲細語。環(huán)境造就他們的教養(yǎng),不為自己的痛快驚擾他人。在近半年的清晨我和近千只野鴨結(jié)伴,有時他們喜歡和幾個家人或朋友在河岸上的人行小徑一搖一擺相隨散步;有時在我身前,有時在我身后,有時又迎面相遇,這時,因為小徑路窄,我和鴨們都很禮貌地側(cè)身相讓,鴨眼望著我,嘎嘎兩聲,我相信,我理解那是在問:“你好!”我從來不忘微笑著回應:“你好!”
我多次在木橋的木椅上獨坐時,有野鴨一雙,相偕緩步走上木橋,任橋面狹窄,他們依然并肩,相依著、緊靠著和我擦腳而過;我盡可能將雙腳縮到椅下,他倆一定是出于對我的好心相讓表示感激,兩鴨抬頭望著我,兩聲嘎嘎,一定是說:“謝謝!”
小河岸邊,“單位”走廊木柱上,掛有木箱,投幣即可得到喂鴨的食品,人們的投放動作很文雅,撒在河邊,鴨們并不蜂擁而去,高興地低聲哼著,慢慢游去,雖是美食,彼此卻很謙讓,絕對沒有爭搶。
河邊各“單位”工作時間,可以從玻璃門或玻璃窗里看見有人在上班,但卻寂靜無聲。偶爾可以看見在上班時間有少量汽車出入而在各“單位”的停車場上上班者的汽車已經(jīng)井然有序地停放著。
中午12點各“單位”上班者休息了,吃午飯了,有人改穿運動裝在河邊跑步,有人在同樣寂靜無聲的一家臨河的餐館用餐,絕對無喧嘩。
河邊來去人多了,有些野鴨照樣神態(tài)安閑,步履從容地在小徑上散步,人與鴨相遇了無不側(cè)身相讓,輕輕地兩聲嘎嘎一定說的是:“對不起!”
小河的頭尾兩端是社區(qū)的環(huán)行馬路,車流不斷,鴨們不時飛到馬路邊的草坪上或走著,或蹲著看風景;有時他們一搖一晃橫過馬路,所有來去的車都停下來等他們,鴨們對被尊重,被關(guān)心很得意,脖子左扭右扭,嘎嘎嘎嘎唱著哼著走到馬路對面。他們能飛不飛卻要步行。為了他們的安全,環(huán)行馬路幾處出口的電線桿上分別掛著黃牌,上面畫著一只大鴨率四只小鴨在馬路上走著,英文兩行,提醒駕車者,放慢行駛,讓鴨安全通過。
我們的住宅區(qū)里有游泳池和一個小小的圓形的溫水池子,野鴨愛水,偶爾有一兩只野鴨飛來溫水池子里泡水,在涼水中游慣了,他們發(fā)現(xiàn)泡在溫水中又是一種滋味,久泡不起。有人也要泡水,卻讓野鴨優(yōu)先,讓他們盡興泡個夠,絕對無人驚擾,更無人驅(qū)趕。只是不知道那小小一池溫水,野鴨泡后走了是否換水,我想水還是要換的吧!
小河兩岸松樹林立,松果累累,松鼠竄來竄去,亮晶晶的一雙小眼,滴溜溜轉(zhuǎn)著。鼠類都有相同的鬼祟和疾速奔跑的驚恐。在習慣了這里的和諧、安詳和安全之后,他們的心態(tài)和性格有了改變,我從他們面前走過,他們的小圓眼睛望著我,并不驚恐,轉(zhuǎn)身跑去時絕對不是逃竄的樣子。
松鼠不時與野鴨擦肩而過,鼠眼轉(zhuǎn)著,鴨眼如視而不見,松鼠吱吱兩聲,鴨不哼不哈,看來野鴨并不喜歡松鼠,但是彼此還能共溶共處于這片天地。
曾經(jīng)看見幾只野雞在河邊徘徊,很自在,很輕松的樣子。野雞雙翅不能飛,他們從何處來,怎么來?總不會是坐車來吧! 是什么人送他們來此休閑度假嗎?
美國胖人很多,減肥之風很盛。小河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如仙境。眼前的野鴨肥、松鼠肥、天鵝野雞也肥,很少看見誰瘦精干巴,鴨們是不是也該節(jié)食減肥呢!
半年相處相交真有些依依不舍,明天就要飛越大洋天各一方,情不自禁再到河邊走走。小徑上三只野鴨迎面走來,嘎嘎兩聲輕而且柔,我真想也嘎嘎兩聲輕而且柔地向他們說一聲:“再見!”
回到祖國,回到昆明,再一次看到成千上萬的海鷗云集翠湖。昆明人愛海鷗,海鷗也愛昆明,可惜人與鷗過于密集,鷗在有限的湖面蹁躚,湖水渾濁。人在喂鷗,東西扔在空中,讓鷗們奮力拼搶,是為逗樂。這不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吧,盡管只是小事一樁。
懷念硅谷!懷念那人與自然的和睦和諧,懷念那人與野鴨相敬如賓的景況。
我們正在建設和諧社會,通向各項目標的路程雖然艱辛遙遠,相信定會一步一步在方方面面終有實現(xiàn),比如翠湖湖水會由渾濁變?yōu)榍宄?。流?jīng)成都鬧市的府南河不是早已徹底改觀,徹底根治,成為清如明鏡的河流了嗎?
海鷗不遠萬里從西伯利亞飛來他喜愛的昆明,人與海鷗相敬如賓多好啊!
體會空間
兩次去美國,在羅德島州和加利福尼亞洲先后各住半年,其間外出觀光旅游匆匆走過十來個州。美國的土地面積與我國相近,美國的人口卻少于我國三倍多,他不到三億人口,我們十三億多。
美國人均占有的空間比我國人均占有的空間高出三倍多。
我無論走到哪里,美國給我地廣人稀的印象很深很深。比如,加利福尼亞州歸金山灣區(qū)一帶,我來來去去多次,每走一次一定要感嘆一次,眼前怎么只見公路、樹木、草坪和相隔距離疏密得當?shù)摹皢?/p>
位”辦公處和住宅區(qū),屋外很少見人呢!除了圣誕節(jié)在迪斯尼樂園有過一次魚貫而入 ,排著長隊,有擁擠感以外,更多的地方只覺地廣人少,比如街上行人疏疏落落,房前屋后少見有人轉(zhuǎn)悠,店鋪里雖然顧客不斷,在我的眼里只覺冷清。因為習慣了嘈雜,一個人在住宅區(qū)一帶走走,東望西望見不著幾個人;常見幾個墨西哥人在修剪草坪和樹枝或清掃樹葉,我從他們身邊走過,有點心慌,四下無人就他們兩三人,他們是好人嗎?我安全嗎?幾次提心吊膽之后,見他們面帶微笑對我說:“哈羅”,我也“哈羅”回應。漸漸就不再心慌,暗笑自己以小人之心度人家美國人。這環(huán)境多清幽,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鳥鳴婉轉(zhuǎn),這藍天綠地,任我盡情享受,習慣了擁擠,習慣了置身狹窄空間,一旦開闊了,舒展了,清爽了還一下子不習慣。
美國是不是已經(jīng)不存在城鄉(xiāng)差別了。我和兒子乘車走出紐約,走出華盛頓,走出芝加哥,我看見公路兩側(cè)住房拉開了距離,“單位”都有綠樹環(huán)繞,“單位”名稱很少掛在大門墻上,大多在馬路一側(cè),草坪之后豎起一方比人高的水泥砌就、造型各異的牌子。這等情景總引我發(fā)問:“這是鄉(xiāng)村嗎?”兒子說沒有這個概念了。我總認為哪里占有空間最大哪就是鄉(xiāng)村。
不叫城市那叫什么,紐約就叫紐約,紐約以外各有各的地名。住在紐約的人,住家常想往紐約以外搬,往寬松處搬,以個人能占有更大空間為樂。我們不得不一家與一家一墻相隔,人家美國人卻愿意且又可能家與家前后左右有草坪,有樹或者小樹林相隔,追求一種各自能夠自由自在的距離。
我對美國人占有幾倍于我們的空間產(chǎn)生了興趣,盡可能關(guān)注一些與空間有關(guān)的事物。
美國公路上小車如流,大貨車不少,總之“小車”多于“大車”,偶然會在車流中看到一輛公共汽車。在我習慣稱為城鎮(zhèn)的地方,能看到公共汽車站,站像亭子,可遮風擋雨,木凳是綠色。我每出門上路就注意在美國少見的公共汽車,總是站上無人或少人;好不容易看到一輛公共汽車,車身長長,車廂里乘客寥寥,坐椅不見客滿。不知是否高峰時也會擁擠,我的“調(diào)查”沒有發(fā)現(xiàn)。
美國有車的人家很多很多,很少很少的沒車人家需要公共汽車。這很少很少的公共汽車的乘客占有車站和車廂的空間就很大很大了。
行車上路,我的兩眼從不空閑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來來去去的小車上多是駕車人一個人,開車去上班、辦事。總覺這些空間占有得有些浪費,心想同事間何不互相搭乘;又經(jīng)“調(diào)查”,才知道美國人是同事的很少是鄰居,各自的房子買在哪里,哪里的鄰居并非同事,各在東西南北工作,互不相干;又知道,車主不歡迎外人搭乘,這個國家依法辦事,如出了車禍車主要按規(guī)定給搭車人賠償。再知道,人家美國人喜歡自由自在,寧愿一人開車一個人坐并不愿擁滿一車人。理由很多。我總認為占有空間雖大,耗油太多,利用率很低。
每次“調(diào)查”之后,總有感慨,我們要是只有四萬萬同胞多好!半個多世紀前要是聽取了關(guān)于控制人口的建議,至今少有幾億人口,我們?nèi)司加锌臻g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一定強過今天。
但愿我們在人均空間占有上不如美國,但在占有的空間質(zhì)量上將日勝一日。
迪斯尼主題公園
2004年歲末,圣誕節(jié)那天我走進位于洛杉磯的迪斯尼公園。此時公園里人山人海,我有幾分欠安全的感覺??赡苁鞘堋胺纯帧钡男麄饔绊懀瑢ξ跷跞寥翣顟B(tài)下如有萬一,人海如山崩的后果有幾分驚悚。注意身邊游人各種膚色,各種年紀,不少是全家出動,在如此環(huán)境,神色泰然;出于從眾心理,我也隨之漸漸泰然。
早聞米老鼠大名,他在園內(nèi)有別墅一幢,頗想見識見識,隨眾在他家門口排隊。聽介紹說他有事外出,只有他的女朋友在家。米老鼠有女朋友,我可是聞所未聞,看不到他,看到她也很好。于是排隊靜候參觀??汕烧驹谒跋拢舸巴ニ俗跁盖?,伏案讀書,神情優(yōu)雅文靜。一會兒,她走出書房,來到住宅門廊頻頻向門外等候的朋友們揮手致意,聽介紹說她是應朋友們的要求出來和大家見面的,只聽一片歡呼聲,可見她極受歡迎。恭候者秩序井然地上前與她握手,請她簽名,與她合影,熱心此事的并不都是小朋友,我也與她握了手,合了影,因為事先無準備,沒帶本子,沒能請她簽名。米老鼠的女朋友言談舉止儀態(tài)萬方,氣質(zhì)不凡,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卡通形象。
白雪公主也在自家門前和朋友們見面。朋友們看她時欣喜的表情,走上前去與她相擁的熱情,全然不是游戲,儼然真人真事真朋友。
傍晚園內(nèi)燈光燦爛,游人環(huán)繞在園內(nèi)道路兩旁,有站有坐,等待著看游行。世界7大童話中人物游行是公園的節(jié)目精典。
游行開始,首先出現(xiàn)的是一支由10個卡通人物組成的樂隊,他們頭戴高高的圓桶形黑帽,穿方頭齊膝黑皮靴,一身紅衣褲,銅管小號吹奏得熱烈歡快。其后,是一輛著節(jié)日裝飾的大車,車頭坐著一位衣著樸素,面目慈祥的老太太。她是誰?是圣誕老人的太太。她此時乘車出行是為協(xié)助丈夫給大家送禮物,祝福節(jié)日快樂。在她身邊高高堆著象征性的裝禮物的紙盒紙箱。
老太太微笑著向兩旁朋友飛吻不止。
我真孤陋寡聞,從來不知圣誕老人有個太太。
著名童話人物灰姑娘出現(xiàn)了,美人魚出現(xiàn)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出現(xiàn)了……路旁朋友向他們高喊“哈羅”;他們不厭其煩,走過來,走過去和大家握手,像久別的老友重逢,臉上堆笑,一派真摯、一派真誠。
為游行播送的樂曲歡快輕松,游行的場面,涉及的故事和人物是朋友們愿意重溫的舊夢,愿意再會的友人,整個過程讓人山人海沉浸在歡樂中。
游行結(jié)束,人山人海擁向湖邊,湖上搭有舞臺,臺上演出米老鼠戰(zhàn)勝群魔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影像似虛似實;交戰(zhàn)時,臺上、湖上,刀光劍影,運用高科技手段產(chǎn)生的逼真效果,讓人身臨其境。
正義終于戰(zhàn)勝邪惡,歡慶勝利的樂曲震撼心靈。正義的代表米老鼠出現(xiàn)在舞臺頂端,如矗立高山之上,他又歌又舞,霞光四射。我原以為米老鼠是一個屬于滑稽但又可愛的卡通人物。目睹此時現(xiàn)場情景才明白他其實被尊為英雄,站在山巔之上為正義高歌狂舞;人山人海如此掌聲雷動,為他經(jīng)久不息。
迪斯尼公園的全稱是迪斯尼主題公園。為什么用主題二字?什么是公園的主題? 在公園中生活了整整一天才明白主題者正義戰(zhàn)勝邪惡,善良戰(zhàn)勝自私,提倡友愛與勇敢。所有的游樂貫穿于這一主題。原來美國的娛樂有的也很注意提倡一種思想,也強調(diào)“寓教于樂”吧!
責任編輯陳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