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文
散文是一種內(nèi)容大于形式的文體
根據(jù)我近10年來主編《當代散文精品》的體驗,讀者喜歡的散文,是那些具有真情實感和真知灼見的散文。這樣的散文承載著作者獨到的感受和體驗、新穎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才情天縱,自然天成。這樣的散文是個人記憶,而非社會記憶——雖然它深化了社會記憶;這樣的散文是個人話語,而非公共話語——雖然它豐富了公共話語。這樣的散文往往突破了已有思維的慣性軌道,獨辟蹊徑,別開生面,直抵人類在某個歷史階段認知和審美的嶄新高度,拓展了人類情感和智慧的空間。
這樣的散文,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那里曾經(jīng)異彩紛呈,在“五·四”時期也曾閃現(xiàn)過光芒。在西方,從古希臘到啟蒙運動以來,也陸續(xù)地產(chǎn)生過杰出的篇章。相比之下,中國從20世紀下半葉以來,產(chǎn)生這樣的散文太少了。究其原因,除了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使然外,便是作家頭腦的禁錮,或由于作家在頭腦中形成的那些誤區(qū)。
散文這種文體確實與詩歌、小說、戲劇不同。后三者在進入創(chuàng)作階段時,作家主要精力用于形式與形式和內(nèi)容的統(tǒng)一,而散文則主要在思想內(nèi)容方面。因為散文若沒有真情實感和真知灼見,形式上再講究、再用力,也是徒勞無益的。就詩歌、小說和戲劇而言,你可以極端化地認為形式大于內(nèi)容,或形式就是內(nèi)容,就像有的電影那樣,采取大制作、大場面的所謂視覺的盛宴也能贏得觀眾。但散文不行,散文主要看作家的情感能不能打動讀者,認知見解能不能啟迪讀者。
也有另一種散文,主要靠情趣和幽默贏得讀者。但情趣和幽默是很難刻意把握的怪獸,弄不好就流于油滑和調(diào)侃。如果在情趣和幽默中看不到作者的智慧和善良,這樣的文章也難為上品。在娛樂化和市民化的社會中,讀者容易對情趣和幽默類散文情有獨鐘,作者也喜歡以粲然的笑臉作文章,但是,無論在任何社會中,貫穿于散文中的思維品質(zhì)和審美意蘊始終是最根本的。
有人把散文的內(nèi)容比作河水,把散文的形式比作河床和岸。然而,按泰戈爾的說法,這樣的組合所得是詩,而不是散文。泰戈爾認為散文是溢出河床的洪水,一片散漫。泰戈爾的說法給我們一種啟示——散文的內(nèi)容不是等于形式,而是遠遠大于形式。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散文易學而難工,韻文難學而易工。”幾乎粗通文墨的人都可以寫散文,就是因為散文在形式上不像詩歌、小說、戲劇那么講究、那么難的緣故。
散文的難,難在作者感悟和認知事物的洞察力和想像力上。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還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痹缭谕鯂S之前,北宋的張耒,在其《賀方回樂府》序中,就說:“文章之于人,有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而麗者,皆天理之自然,性情之至道也?!碧K軾是張耒的老師,在晚年總結為文之道說:“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薄扒笪镏?,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謂辭達。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這里的“行云流水”,既指散文的內(nèi)容,也指散文的形式。我們看到蘇軾在文字背后隱含的那種內(nèi)容和形式不可機械割裂的觀點。蘇軾認為,首先是透徹地認識事物,然后才是逼真深刻地表達,不愧是文章大家的高明精辟之見。
好的散文主要不在語言文字上,不在形式上,而在思想內(nèi)容上。其一是感情和心靈的參與程度,即好的散文往往是“血淚筑成的長城”。其二是作者的洞察力和想像力,即感知事物的方式。感知事物方式的不同,常常表現(xiàn)為視角的不同,視角創(chuàng)造景觀。創(chuàng)造力往往是一種用新的視角審視事物的能力,并由此發(fā)現(xiàn)先前沒有的東西。以此解釋中國近年的寫作和出版低齡化現(xiàn)象,就再明白不過了。當五六十歲的老作家們的散文和小說在圖書市場遭逢冷落之際,一些青少年的散文和小說卻受到讀者青睞。這些青少年在語言文字上的造詣和藝術手法方面顯然沒有老作家深,他們的作品受歡迎,主要是因為視角比老作家新,感情和心靈的參與程度也比老作家深。這應了李商隱的詩句:“溪山十里桐陰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崩献骷覍懽骷记蓩故?,容易忽視感情和心靈的投入,容易沿襲舊的視角。他們頭腦中的條條框框,或稱誤區(qū),限制了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
王小波的父親是大學哲學教授。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一文中,十分生動地敘述了父親撰寫文章時的情景,王小波寫道:“每當他企圖立論時,總要在大一統(tǒng)的思想體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雞要在一個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樣。結果他雖然熱愛科學而且很努力,在一生中卻沒有得到思維的樂趣,只收獲了無數(shù)的恐慌。”
王小波的父親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尷尬和困境,顯然不是在形式上,而是在思想內(nèi)容上。
五十多年來散文創(chuàng)作的三個誤區(qū)
散文文體有特殊性,在人類歷史上曾幾度輝煌,為什么從20世紀后50年以來中國散文風光不再?這是因為作家在思想觀念中存在著誤區(qū)。這些誤區(qū)像沼澤地一樣,陷住了作家,使他們邁不開腳步。
簡約說來,有下列三個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擔心說錯話、犯錯誤。
作家在寫散文時,不是想方設法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而是想方設法不說錯話。這種竭力讓自己扮演真理化身的愚妄,堵塞了心靈自由而純凈的抒發(fā),限制了發(fā)現(xiàn)和獨創(chuàng)。其結果是作家自己和自己重復,作家之間相互重復,只能構成沒有個性特色的社會公共話語系統(tǒng)。
其實,世界上有幾個人一生不說幾句錯話呢?現(xiàn)在看,魯迅先生關于中醫(yī)、京劇的一些話就不大正確,可這掩蓋不了魯迅的光輝。人類思想史上確實有過一種寶貴的東西,叫“片面的或偏激的深刻”??酌虾屠锨f的有些言論針鋒相對,可到底誰對誰錯呢?對人類已有的杰作,我們確實不必用對錯這種簡單的標準來衡量。許多杰作尚處于未完成形態(tài),孔子、莊子言猶未盡,仿佛《紅樓夢》只有80回似的。
寫文章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試錯的過程。然而我們的作家既想當真理的化身,也想當一貫正確的典范。這也是愚妄的。人對事物的認識不會一生而正確,也不會一步到位。阿爾貝·加繆說:“深邃的思想處于一種不斷漸進的狀態(tài)。同樣地,人單獨的創(chuàng)造也隨著他不斷而繁多的面相而加強,那便是他的作品。一個接一個,它們彼此補充、修正或取代,也彼此抵觸?!钡钟|即矛盾,矛盾也包括錯誤和正確之間的矛盾。用這樣的觀點去看馬克思、毛澤東、魯迅等偉人,也是說得通的。馬克思青年時代是黑格爾左派,魯迅青年時代是進化論者,毛澤東青少年時代喜歡孔孟,以及拿破侖和華盛頓,晚年犯了錯誤。這說明一個人一生一貫正確,幾乎是不可能的。
誤區(qū)之二:擔心不真實。
真實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生活的真實,一種是藝術的真實。生活的真實未必真實,只有藝術的真實才能給我們揭示出本質(zhì)的真實。魯迅在1927年的《怎么寫》一文中說,散文“幻滅之來,多不在假中見真,而在真中見假”。沈從文在1942年說:“文學藝術只有美和不美。精衛(wèi)銜石,杜鵑啼血,情真事不真,并不妨事。”和沈從文同時代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說:“作家愈努力寫真實,就愈是徒勞,反而距離典型就愈遙遠。”美國當代思想家羅洛·梅說:“我們的信念是尋求內(nèi)在的真實?!眱煞N不同的真實觀,導致兩種不同的寫作,一種用眼睛寫作,書寫的僅僅是現(xiàn)象的真實;一種用心靈寫作,書寫的是內(nèi)在的真實,即本質(zhì)的真實?;厥孜覀兯?jīng)歷的那些荒誕歲月,難道是真實的嗎?難道不應該揭示出它的本質(zhì)嗎?一個具有洞察力的想像,不比荒謬的生活本身更真實嗎?我想,我們最好像潛水員一樣,深入到事物的本質(zhì)里觀察和書寫。
誤區(qū)之三:擔心不像散文。
散文這一名稱,經(jīng)考證最早出現(xiàn)在南宋羅大經(jīng)的《鶴林玉露》中,說:“四六特拘對耳,其立意措詞貴渾融有味,與散文同。”當然,這里散文的概念與今天所說的散文不可能相同?,F(xiàn)代意義上的散文,按郁達夫的說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從西方引進的一個概念。所以,是先有了散文作品,后有散文這一名稱。我們根本不必擔心自己寫的像不像散文,倒是要擔心自己的散文有沒有說出真心話,有沒有獨特的感受和見解,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以上三個誤區(qū),不僅制約著創(chuàng)作者,也制約著評論者。在流行的評論文章中,我們經(jīng)常讀到這樣的句子:“某作家從前寫過觀點錯誤的文章。”“某作家犯過錯誤?!薄澳成⑽姆从车纳畈徽鎸崱!薄澳成⑽牟幌裆⑽?,是準散文或邊緣散文?!蔽覀冏x這樣的文字,感到不是讀文藝批評,而是看批評者和作者(被批評者)在沼澤地里摔跤。這樣的批評,只能使我們在誤區(qū)的沼澤地里愈陷愈深。
在信息時代給散文家重新定義
我們的時代陷落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刊物五花八門,報紙的版面增加得幾乎成了大開本的刊物;電視盤踞著每個家庭,互聯(lián)網(wǎng)和盜版活動互為補充;讓人忍俊不禁的各種“段子”,通過小小的手機爭相傳送。相比之下,傳統(tǒng)的文山會海變成冰山之一角。
信息垃圾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感到窒息。隨處是忘記關閉的水龍頭,嘩嘩地流泄著稱為言論、文學、影視和廣告等等一類的液體;成群結隊的鼠標圍著陳年谷倉不停地嗑,嗑出的谷糠堆積如山,大風一到便把它們吹向遠方。
信息太多并不是好事。美國前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在論述信息泛濫的危害時說:“就理解和領會能力而言,頭腦中塞滿東西和頭腦中空空如也同樣糟糕。”對待信息泛濫,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采取過簡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信息泛濫,亦即信息過剩。資本家曾經(jīng)把生產(chǎn)過剩的牛奶倒進大海,秦始皇對待周朝立國以來800年中產(chǎn)生的“過?!毙畔t是焚書坑儒。我們今天面對過剩的信息,不可能采取以上的辦法,只能靠洞察力和判斷力加以篩選整理。散文創(chuàng)作,說到底是一種對信息消化、加工乃至創(chuàng)造的過程。作家通過心靈和智慧的參與,消化掉一些信息,又創(chuàng)造出新的具有認知和審美價值的信息。這也是散文和散文家存在的理由。
在信息時代,每一個人都在消費信息,也在創(chuàng)造信息。有的人消費大于創(chuàng)造,有的人則創(chuàng)造大于消費。清代文學家葉燮(1627 1703)說過一段話:“大凡人無才,則心思不出;無膽,則筆墨畏縮;無識,則不能取舍;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彼?,從信息的角度看,真正的散文家應定義為處理并創(chuàng)造具有認知和審美價值信息的高手。
編輯對整個精神創(chuàng)造機制的影響
編輯在信息傳播和消費中,扮演著分配官的角色。如果他們?nèi)鄙偬拐\,以日偽保長式的機敏偽飾和雙面孔對待讀者,或者有時像魔術師一樣對讀者炫耀大卸八塊的絕技,美其名曰“打擦邊球”,那么,這種純技術的演示就不能與讀者的心靈實行交流和溝通,也很難形成整個民族精神創(chuàng)造的活力。虛偽是經(jīng)過包裝的舊貨,缺乏原創(chuàng)性。如果編輯的才、膽、識、力四者俱缺,這樣的精神植物人在當前市場經(jīng)濟浪潮中推出的書、刊、報,就不會受到讀者的歡迎。燦爛的精神之花,既需要土壤、陽光和雨露,也需要真誠的園丁。
一個國家的精神創(chuàng)造機制,只有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民眾的創(chuàng)造力,才是最佳的。多年來盜版活動屢禁不止,乃至愈演愈烈,足以暴露出精神創(chuàng)造機制的不完善。編輯編發(fā)的作品,很少有讀者喜歡;而編輯槍斃掉不準出版的作品,恰恰受到讀者歡迎。這就給盜版者留出了廣闊的市場,使出版市場呈現(xiàn)出混亂狀態(tài)。
編輯和作家之間存在著互動和制約的關系。如果編輯對作家具有原創(chuàng)力的作品總像警察行刑似地予以槍斃,那么,作家為了生存,也只好因襲模仿,粗制濫造,以適應編輯的口味。長此以往,一個民族的精神創(chuàng)造力便會遭到損傷。
作家和編輯的精神背景
無論作家和編輯,都有個從業(yè)的精神背景問題。近年寫作的低齡化現(xiàn)象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存在。為什么那些經(jīng)驗和技巧都不及長者的青少年,寫出了受讀者青睞的作品?就是他們擁有新的不同于長者的精神背景??s小范圍說,就是雛鳳的頭腦中沒有老鳳的上述三個觀念誤區(qū)。
精神背景就是作家的精神信仰和依靠。不僅作家有、編輯有,普通人也有——這也是讓他們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對作家而言更為重要,不僅決定著他為什么寫作,也支配著他寫什么,如何寫。中國近30年來,凡是曾經(jīng)以極左文藝路線作為自己寫作精神背景的那些作家,大都像秋天的蒲公英被雨打風吹去了。這就是他們寫作的精神背景坍塌之故。當然,并非凡消逝了的作家,就一定如此。因為寫作有著生活資源、作家才情、健康狀況,以及作家個人的選擇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今天還活躍著的那些老作家,他們寫作的精神背景無疑依然是可靠和結實的。
從傳統(tǒng)社會過渡到現(xiàn)代社會,乃是從史詩時代進入到散文時代
黑格爾有一著名論斷:“從傳統(tǒng)社會過渡到現(xiàn)代社會,乃是從史詩時代進入到散文時代。”現(xiàn)代社會將失去史詩的幾個基本符號:英雄、理想和大激情等。現(xiàn)代社會需要平常心,需要自由、求知和理性的心態(tài),也需要信仰的堅守。
中國社會經(jīng)過近30年的改革和建設,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西方發(fā)達國家正在經(jīng)歷的后工業(yè)社會,即信息社會,已經(jīng)與在中國歷史上幾度萌芽,卻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市民社會共存于神州大地。人們在“一國兩制”無限豐富的生存現(xiàn)狀中,致力于探索和創(chuàng)造。多元的存在無法套用某個一成不變的觀念,光怪陸離的現(xiàn)實給探索和創(chuàng)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散文作為一種馬克思、恩格斯稱為“美文學”的存在,其內(nèi)容和形式也會呈現(xiàn)多元和無限的可能性。每一朵花、每一顆星,都在不同的位置上擁有自己的陽光,也有存在的理由。如同伏爾泰說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堅定地捍衛(wèi)你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
在當代散文的繁榮方面,我們確實可以從先秦諸子和歐洲啟蒙思想家那里汲取精神乳汁。比如,前者的自由和創(chuàng)造心態(tài),后者的求知和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