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丘
遭遇竊賊
2004年3月26日的早上8點,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楊青蕓騎著自行車到國稅局的辦公大樓,把自行車停放在門口的大樹下,就進去辦事。幾分鐘后,楊青蕓發(fā)現(xiàn)不遠處一個婦女騎著她的自行車離去。
楊青蕓意識到自己的車子被人偷了,于是邊喊邊追。小偷騎車上了機動車道,越騎越快,越騎越遠。正當楊青蕓不知所措時,旁邊的過路人讓她趕緊叫一輛摩托車,或許還能追得上。
正巧,不遠處有一輛出租摩托車,楊青蕓便雇上它繼續(xù)追。順著自行車道,她提前趕到了下一個路口,準備攔住偷車人。偷車人看到楊青蕓堵在前面,突然向路中心拐去。就在這時候,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小偷連人帶車撞上了一輛同向行駛的大貨車,緊接著又被大貨車的后輪碾壓了過去。
失主反成被告
躺在馬路上的小偷,腰部以下血肉模糊,不省人事,肇事司機馬上報了案。根據(jù)事故勘察,無法認定這起交通事故是任何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
在這起意外的交通事故中,楊青蕓的自行車也報廢了,但考慮到小偷受了重傷住進了醫(yī)院,作為失主的楊青蕓事后沒有再去找小偷理論。
轉(zhuǎn)眼半年時間過去,楊青蕓突然接到了法院的電話,讓她到法院去拿傳票。到了法院后才知道,原來那個偷車的婦女把她給告了,而且還是第一被告,楊青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事情怎么會是這樣呢?同時被起訴的還有肇事大貨車司機和車主。
小偷的“訴訟請求”是:要求失主楊青蕓和肇事司機及車主賠償自己因人身傷害導致的經(jīng)濟損失,共計94000多元。
一個小偷居然把失主告上了法庭,這件聞所未聞的事情很快成為泉州市街頭巷尾談論的熱點話題。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小偷的舉動感到不可思議。
人們的議論幾乎都是站在維護失主利益的角度上。那么,作為原告的偷車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盜車人自述
方銀菊今年29歲,10年前,她和丈夫一起從四川農(nóng)村來泉州打工。兩人一個月的收入不到1000元錢。
方銀菊說,出事那天,她騎著自行車在路上走,并不知道后面有人在追趕自己,在經(jīng)過一個路口時,被等在那里的楊青蕓突然推了一把,才撞到了大貨車上,當時就昏迷了。
事故發(fā)生后,方銀菊的骨盆和右腿腓脛骨開放性骨折,很快被送到了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進行救治?,F(xiàn)在,這么長的時間過去了,方銀菊傷腿上的固定架還沒有拆除。為了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他們已經(jīng)借了7萬多元的外債,而且還有難以預計的后續(xù)治療費用,他們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
方銀菊夫婦說,一開始他們也沒有想到要打官司。由于交警部門沒有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方銀菊想得到賠償?shù)脑竿茨軐崿F(xiàn)。在這樣的情形下,他們才不得不決定找律師,打這場官司。
方銀菊夫婦認為,盜竊自行車是一回事,而打官司要求賠償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對方銀菊的受傷,失主楊青蕓有著不可推卸的直接責任。
方銀菊說自己被大貨車撞上,是楊青蕓當時突然推了她一把。但是,失主楊青蕓對此卻堅決否認。
大貨車司機吳有志是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的:那天早晨,他開車的速度并不快,快到路口時,一個同向騎車行駛的婦女突然拐上了自己前面的車道。因為事情發(fā)生在一瞬間,他躲閃不及,結果撞上了。
至于楊青蕓是否推了方銀菊,因為事發(fā)當天,天正下著小雨,街上行人很少,連附近店鋪的店主也說他們沒看見;而那個摩的司機,最終也沒有找到。因為沒有找到現(xiàn)場目擊證人,無法認定楊青蕓是否推過方銀菊。但是,方銀菊的受傷是事實。對此,楊青蕓認為,自己雖然同情方銀菊,事后也沒有找她要求賠償自己的自行車,方銀菊在被追趕下,慌不擇路撞上大貨車,這可能和自己有關系,但并不能說自己就有過錯。
作為被告,肇事司機和車主同樣對這起不經(jīng)意間撞上的官司感到十分委屈,認為小偷應該對此事負全部的責任。翁淑英是這起交通事故中肇事車的主人,對自己成了被告,他表示無法理解。他認為,作為小偷,偷了別人的自行車,又自己撞到別人的汽車上,反過來還要求賠償,這樣一來,以后小偷不是更猖狂了嗎?這還有什么道理可講?
2004年11月8日,泉州市鯉城區(qū)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其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原告方銀菊盜竊他人車輛,為躲避追趕,冒險騎車行駛在機動車道上,對造成人身傷害主觀上存在重大過錯;司機在發(fā)現(xiàn)前方有人在相互追逐時,沒有采取有效的緊急避讓措施,主觀上有明顯過錯;失主楊青蕓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自行車被盜后的追趕攔截行為,是自助行為,但是,當發(fā)現(xiàn)方銀菊冒險行駛在機動車道上后,應當預見到繼續(xù)追趕可能會給原告造成危險,因此對造成方銀菊的人身傷害主觀上存在過錯,應當承擔一定賠償責任。
因此一審法院判決:對原告方銀菊66172.55元的人身傷害損失,被告楊青蕓承擔10%,賠償6617.25元;車主承擔35%,賠償23160.39元;原告方銀菊自行承擔其余55%的民事責任。
法院的判決結果,讓許多關注這起小偷告失主官司的人感到難以理解,人們更多的疑問是:一個小偷還有什么權利起訴失主,并獲得賠償?
楊青蕓聽到法院判決的時候,覺得很委屈:“我覺得我追回我的財產(chǎn)沒有過錯。我為什么要承擔10%的賠償責任呢?如果我知道她偷我的自行車會發(fā)生這種后果的話,我想我可能就不會去追了。說實在的,看到自己的自行車被人偷走,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快追回自己的自行車。我想,不管是誰碰上這樣的事情,都會這樣去做的?!?/p>
2004年11月,失主楊青蕓、肇事司機和車主分別對一審法院的判決提起上訴。
終審判決
2004年12月17日,上午8點30分,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對這起案件進行二審。在這次庭審中,對方銀菊因盜車逃跑,引出意外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到底應由誰承擔責任,仍然是各方爭論的焦點。
在法庭上,方銀菊說:“我沒有偷她的自行車。我是正常行駛,我是為了過馬路才往那邊走的?!倍姐y菊的丈夫史永兵說:“你說偷了你的自行車,有一句古話,是捉賊要拿贓?!?/p>
誰也沒有想到,方銀菊會當庭否認自己偷了楊青蕓的自行車。
為了證實事故中損壞的自行車就是自己的,楊青蕓描述了她的自行車的特征。她的描述與泉州市豐澤交警大隊提供的事故現(xiàn)場照片基本吻合。而且,從交警大隊對方銀菊的兩次《詢問記錄》中,也能看到其中有這樣的內(nèi)容:當警方詢問自行車是誰的時,方銀菊承認不是自己的;對于自己當時的行為,方銀菊也承認是做錯了。
2004年12月29日,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法院認為:阻止違法行為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社會義務,公民有權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護合法的財產(chǎn)權益免受他人非法侵害。楊青蕓采取自助行為,并無不當,原審的判決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因此法院判令:駁回原審時方銀菊對楊青蕓的訴訟請求,方銀菊自行承擔65%的責任,車主翁淑英承擔35%的責任,賠償方銀菊23160.39元。
這場在泉州市鬧得沸沸揚揚的官司終于平息了。對于楊青蕓來說,法院肯定了她追趕小偷的行為,沒有過錯!
在這起案例中,作為有盜竊行為的方銀菊,在自行承擔了主要責任后,仍然得到了一定的賠償。這是因為,即使她有違法行為,但她并沒有喪失作為一個公民應當享有的生命健康權。當她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害時,同樣有權利要求獲得賠償,因為在法律的天平上,人身的價值,永遠要高于財產(chǎn)價值。
(摘編自央視“社會記錄”)